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一、单选题 1.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于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于6月30日成功定点到工作轨位。据介绍,该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也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静止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静止C.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相对赤道上物体一定是运动的D.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2.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3亿千米,探测器飞行姿态稳定,各系统工作正常。关于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63天,指的是时刻 B.12时41分,指的是时间C.1.3亿千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D.在研究探测器飞行姿态时,可将其视为质点3.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末到第初是的时间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可能为零D.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时间对应的是某一位置4.“神舟十二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二号”在对接前进行姿态调整时,“神舟十二号”可以看成质点B.交会对接时,“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都可视为质点C.交会对接过程中,“神舟十二号”相对“天和核心舱”始终是静止的D.研究“神州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后的运动轨迹时,整体可以看成质点5.小明绕操场跑了2圈,一圈400米,小明运动的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A.800 m ,800m B.400 m,800mC.800 m,0m D.0 m,800m6.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于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整在北京隆重举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以上描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100周年 B.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整C.一百年 D.几千年7.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的结论不同是因为参考系的选择不同B.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8.据某报记者于9月13日12时10分发来的报道知,13日8时,某国际马拉松赛鸣枪起跑。经过激烈角逐,决出男女冠军,男子冠军的成绩是2小时13分08秒。女子冠军在10时32分14秒率先冲过终点成功夺冠,关于报道中涉及的时间,属于时间间隔的是( )A.9月13日12时10分 B.13日8时C.2小时13分08秒 D.10时32分14秒9.探索宜居星球是天文学家的追求,近年发现的类地行星Kepler-186f,它距离地球约492光年,不仅大小与地球相似,而且与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也刚刚好,使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的水。下列与“492光年”意义相同的是( )A.492年 B. C. D.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012345x/m05-4-3-8-2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第2s内的路程最大C.前3s内的路程为2m 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小二、多选题 1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B.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
参考答案:1.A【解析】A.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故B错误;C.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所以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也是静止的,故C错误;D.根据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可知,在高空它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A。2.C【解析】A.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63天,163天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A错误;B.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12时41分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B错误;C.距离地球约1.3亿千米,探测器飞行姿态稳定,1.3亿千米是指的位移大小,C正确;D.在研究探测器飞行姿态时,探测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将其视为质点,D错误。故选C。3.C【解析】A.第末与第初是同一时刻,故A错误;B.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故B错误;C.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可能为零,故C正确;D.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物体的某一位置,位移和时间相对应,故D错误。故选C。4.D【解析】ABD.研究物体运动时,当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才可看成质点。探究“神州十二号”的姿态调整和对接过程,其本身的形状是有影响的。交会之后的整体运动轨迹,因为本身大小对运动轨迹来说可忽略不计,故可看成质点。选项AB错误,D正确;C.因为要对接,两者肯定是有相对运动,C选项错误;故选D。5.D【解析】小明绕操场跑了2圈,一圈400米,共跑了800米,又回到起点,则知小明运动的位移是0,路程是800m,ABC错误,D正确。故选D。6.B【解析】【详解】ACD.100周年、一百年、几千年都表示时间间隔,故ACD错误;B.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整表示时刻,故B正确。故选B。7.A【解析】【详解】A.他们的结论不同是因为参考系的选择不同,选项A正确;B.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因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不一样,但是都是正确的,选项B错误;C.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选项C错误;D.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不一定只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选项D错误。故选A。8.C【解析】【详解】A.9月13日12时10分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B.13日8时是指时刻,选项B错误;C.2小时13分08秒是指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D.10时32分14秒是指时刻,选项D错误。故选C。9.C【解析】【详解】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则492光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B【解析】【详解】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线段的长度,路程等于通过路径的长度。A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9m,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1m,第4s内的位移大小是5m,第5s内的位移大小为6m,所以第2s内位移大小最大,第3s内的位移大小最小,故AD错误;B.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第5s内的路程分别为:5m,9m,1m,5m,6m,所以第2s内的路程最大,故B正确;C.前3s内的路程为5m+9m+1m=15m故C错误。故选B。11.AD【解析】【详解】ABC.位移的符号表示其方向,大小是指其绝对值,则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故A正确BC错误。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故D正确。故选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谚有云,3公里”表示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下列说法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