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3 平行线的性质(6)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01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3 平行线的性质(6)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01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探索发现,讲授新知,学生练习,应用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3平行线的性质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相关的数学计算。 2、能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逻辑 推 理。方法与过程: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自己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教学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应用。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粉笔 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活动一: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①如图:直线 a , b 被直线 c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c 2 1 a 3 4 6 5 7 8 b 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②这些角有那些角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塔索思考,注意关注学生对前几课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概念的认识及掌握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实际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活动2:二、探索发现,讲授新知问题1、作业本有平行线吗?请你找出两条平行线来?问题2、同学们你们将用什么方法在两平行线上来寻找同位角之间的关系?(1) 在我们刚才的一组平行线a∥b的基础上,再画一条截线c,使之与直线 a 、b 相交,并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2) 测量上面一组同位角的大小,记录下来.同桌互相讨论一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说出你的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平行线的性质探索过程,教师巡视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动手参与活动,探索发现结论,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索过程。 学生活动:根据探索过程,总结相关结论,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猜想,请学生回答得到的结论,并根据学生的结论给出平行线的性质1. 活动3:讨论: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你的猜想还成立吗?再任意画一条直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a c b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平行线的性质1(公理):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两直线不平行的时候结论是否成立,并在教室巡视,针对个别情况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后请几名同学起来回答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请学生来进行评价,教师最后总结,下结论。 给出平行线公理一。活动4思考1 如图,已知:a// b ①那么2与3相等吗? 解:∵ a∥b( )∴ ∠1=∠ ( ) 又 ∠1= ∠2( )∴ ∠2=∠3 1 2 4 a 3 b ②那么3与 4互补吗? 想一想同学们从中你们又能发现什么结论?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 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四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性质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得到性质2和性质3;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导得出平行线性质2和性质3。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平行线的性质2和性质3 活动5三、学生练习,应用新知练习1小青不小心把家里的梯形玻璃块打碎了,还剩下梯形上底的一部分(如图)。要订造一块新的玻璃,已经量得 ∠A=115,∠D=100 ,你想一想,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练习2.如图,直线a∥b, ∠1=54°,∠2, ∠3, ∠4各是多少度? 1 a 2 3 4 b 练习3、如图,已知点D,E,F分别在△ABC的边 AB,AC,BC上,且DE ∥ BC, ∠ B=48 ° . (1)试求∠ADE的度数;(2)如果 ∠DEF= 48 °,那么EF与AB平吗? A D E B F C思考:下列各图中,已知AB∥EF,点C任意选取(在AB、EF之间,又在BF的左侧). 试猜想∠B、∠F、∠C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 A B A B C C E F E F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5巡视指导,根据学生问题,加以指导,对学生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请两个学生上黑板板演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教师活动:请学生来回答问题,并对同学们的的回答总结性和鼓励性评价,最后给出答案。活动6四、课堂小结:1、归纳: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相等。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相等。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互补。2、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因为a∥b,所以 = ;因为a∥b,所以 = ;因为a∥b,所以 + =180°.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小结课堂内容 教师活动:让给学生来回答这节课学了些什么,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点出重点难点和学生易错的地方活动7作业布置:教材p23. 2,3 ,4 12(选作)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布置,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学生活动:自己完成2,3题,根据实际情况选作12题。五、板书设计 10.3 平行线的性质1、引入 2、新课讲授 3、学生练习 4、小结 5、作业布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数学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