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408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40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40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40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40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美丽中国”的是A. 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B.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C.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答案】B【解析】【详解】A、鼓励开私家车,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环境,不符合“美丽中国”;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美丽中国”;C、大量使用化肥,污染水体和土壤,要合理使用化肥,不符合“美丽中国”;D、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美丽中国”;故选:B。2. 英俄两国因一间谍中毒事件而闹得不可开交,此神经毒剂“诺维乔克”中含有一重要元素﹣硒,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 45 B. 24 C. 34 D. 79【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故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 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 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 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详解】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 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 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 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答案】D【解析】【详解】A、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A错。B、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B错。C、导气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C错。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D正确。故选:D。5. 小科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结合实验现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C.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D. 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答案】D【解析】【详解】混合溶液变成无色,说明加入的M能与硝酸铜反应,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粉,M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M盐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M粉,M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M盐溶液和铜。根据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滤渣中含有金属M,即金属M是过量的;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无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A、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无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即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故A正确。B、根据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故B 正确。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故C正确。D、加入的金属 M 不可能是单质铁,因为铁与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而实验中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故D 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常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 “洗衣凝珠”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该薄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塑料,它的化学式为。(1)聚乙烯醇塑料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聚乙烯醇塑料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3)醋酸是合成聚乙烯醇塑料的原料之一,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答案】 ①. 有机物 ②. ③. 【解析】【分析】
【详解】(1)聚乙烯醇塑料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有机物;(2)聚乙烯醇塑料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点睛】
7. 为探究溶液酸碱性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所需药品,在常温下进行实验。(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微微加热锥形瓶,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恢复到室温,如果观察到注射器活塞______,则说明气密性良好。(2)设计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并按照此表格进行了实验。为比较三组实验中H2O2的分解速率,请将以下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善。编号反应物催化剂收集10mLO2的时间(s)①20mL 5%的H2O2溶液+1mL蒸馏水0.1g MnO2______②20mL 5%的H2O2溶液+1mL 3.65% HCl0.1g MnO2______③20mL 5%的H2O2溶液+1mL 4% NaOH0.1g MnO2______(3)某同学经过三次实验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答案】 ①. 回到原位 ②. 50 ③. 100 ④. 20 ⑤.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的pH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解析】【分析】【详解】(1)分析实验装置特点可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微微加热锥形瓶,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恢复到室温,如果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2)实验目是比较三组实验中H2O2的分解速率,分析实验方案可知,需要记录收集等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来比较三组实验中H2O2的分解速率;依据乙图曲线可知,产生等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②>①>③;则表格中的内容是收集10mLO2的时间(s)①50,②100,③20,(数据合理即可)。(3)分析表中数据和曲线图可知,在碱性环境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快,在酸性环境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慢,则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的pH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合理即可)。8.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查阅资料:聚乙烯(由两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和;聚氯乙烯(由三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和。实验探究:为了确定塑料袋的燃烧产物,请将实验装置的接口abcdef按气体流经的次序连接起来。连接次序为a→______→f。然后进行探究。小明取12.5g塑料袋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并将B、C装置质量的变化记录在表中。 实验前实验后B装置的质量/g213.6217.2C装置的质量/g200.2207.5则该塑料袋是用______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该塑料袋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简述理由______。【答案】 ①. b→c→e→d ②. 聚氯乙烯 ③. ④. 不能互换,是因为互换后氯化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检验氯化氢和二氧化碳【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硝酸银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为了确定塑料袋的燃烧产物,连接次序为a→b→c(检验水)→e→d(检验氯化氢)→f(检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氯化氢和强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详解】[实验探究]为了确定塑料袋的燃烧产物,连接次序为a→b→c(检验水)→e→d(检验氯化氢)→f(检验二氧化碳)。B、C装置质量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和氯化氢,则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反应生成氯化氢质量:,塑料中氢元素质量:,氯元素质量:,碳元素质量:,该塑料袋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不能将装置C、D顺序调换,是因为互换后氯化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检验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c→e→d;聚氯乙烯;;不能互换,是因为互换后氯化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检验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 2020年1月23日,永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后,全市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在居家抗疫中,我们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C2H5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进行消毒杀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②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A易挥发 B消毒杀菌 C有无色特殊香味 D熔点﹣114℃、沸点78℃(2)“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______(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答案】 ①. 2:6:1 ②. B ③. 不能【解析】【分析】【详解】(1)①由化学式可知,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②A、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B、能消毒杀菌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C、无色有特殊香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D、熔点﹣114℃、沸点78℃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故选B。(2)在使用过程中,“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所以这两种物质不能混合使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