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 主次分明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 主次分明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欣赏图片,理解课题,合作探究,明确要点,展示评价,欣赏书法园地,课堂小结,增强自豪感,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次分明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第9课《主次分明》
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较高,由于书法教学的缺失,四年级才开始正式接触书法课程。本班学生基本准确地能够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而笔画特点,笔画与笔画间的关系,则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才能准确分析。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规范的书法语言表述特征,如:笔画描述用逆起笔、行笔、收笔等词语,分析结构时左右结构的用宽窄、长短、高低等词语去分析。
教学方式:
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根据不同水平、不同技能的学生采用尝试体验、教师示范、交流评述、书法理论讲述渗透等方式,努力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学有收获,有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书法的兴趣。以观察、讲授、体验、比较为主。
教学技术:
1.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并灵活使用教学课件。
2.教师能够使用毛笔、粉笔熟练规范地随机示范书写。
教学目标:
1.书写时要做到主次分明,整体协调,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字中的主次要分明,大小对比有分寸、美观协调。
教学准备:文房四宝、多媒体课件、白板等。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收心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呼吸练习,调节学生心境;让学生心情放松,自然进入写书法状态。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刚才听到了歌曲是……对了《生僻字》!正如歌曲中所说:“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的学习——《主次分明》。
2.教师板书:第九课 主次分明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利用大家熟悉的歌曲《生僻字》导入,一下子把书法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亲近生活,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优化了课堂教学。一开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求知欲、点燃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图片,理解课题
1.课件出示书法图片,理解书法“章法”。
章法即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
2.今天我们讲的不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字之内,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的方法——主次分明。(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伴奏音乐的欣赏中,对学生进行书法环境的熏陶教育。从大处着手,初步理解“章法”一词的意思。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要上的内容——主次分明的具体含义。
三、合作探究,明确要点
1.学生自学阅读课本23页的内容,思考:书写怎样把握字中主次要的部件的关系?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2)组员汇报要点,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右、飲、感”的书写,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写例字“右、飲、感”时应注意之处。
3.教师总结要点提示:书法家常常将字中的一部分放大,一部分缩小,从而形成主次的对比。一般来说,字中的主要部分常常笔画较粗、较重,字中的次要部分常常笔画较轻、较细。
4.教师示范“右”书写要点,学生观察。
(1)教师边写边说书写要点
(2)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3)评价、展示
5.教学“飲”字,学生观察。
(1)指名说该字的书写要点。
(2)学生动手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3)评价、展示
6.教学“感”
(1)把你看到的书写要点说给同伴听。
(2)学生动手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3)评价、展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由“小组讨论说一说”,明确例字书写要点,做到“意在笔先,字居心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分解教学难点。教师亲自书写示范,清晰明了传授习字要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展示评价
1.师:什么样的力字最美呢? (师生明确:提、顿的力度和方向。)
2.同桌互评,学生自我对比,并调整。
3.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4.小组内评点,推荐出本组书写得好的同学作品展示,同时,每一小组评选出一名“小小书法家”给予表扬。
5.“小小书法家”到台前现场书写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及时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书写中的优缺点。评选“小小书法家”和小书法家现场书写演示,树立典型,充分激发、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五、欣赏书法园地
1.自学书法园地,小组内交流“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的意思。
2.同学们欣赏课本24页书法园地中的作品。
3.欣赏拓展书法图片。
【设计意图】追溯古代书写“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欣赏学习中,区分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爱上书法!
六、课堂小结,增强自豪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主次分明,同学们有所得,有所获,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进步十分高兴。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我们,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墨香,构建墨香校园”!
七、板书设计
主次分明
一个字之内,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的方法
(小小书法家作品展示区)
八、课后反思
1.浓厚的书写兴趣能唤起学生书写的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书法教学中,这点尤其重要,自从教授本班书法课的第一天起,我主要从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为抓手,激发学生写字欲望,使其爱上书法。
2.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写好书法字尤其重要。写字时,经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课前调整学生心情,心平气和,态度认真。”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本节课也是一样,相当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3.书法自信是源自得到别人充分、长期的肯定后的自信。纵观本节课教学,发现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自信”,课堂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继续培养。其次,书法自信还表现在学生平常语言表达训练基础上的。由于学生接触书法时间短,书法日常用语不够熟练,对同学作品或是写的字,不能做出完整的评价,大部分同学只能评价一句,不过,大多数同学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较为全面的评价一个人的作品。
4.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家长对其书法课程的偏见,学生的文房四宝,基本都不能得以保全。大多数同学只拥有两样东西——毛笔、墨汁,基本都是廉价品,书写用的纸仅限于白纸。第一次接触毛边纸有点不太适应,宣纸、砚台不长期接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第6课 戈字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 穿插让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欧阳询,了解欧体特点,讲授穿插让就的书写特点,指导书写“行”,学习书法园地,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 欠字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