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3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 (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9453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3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 (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9453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
展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是湘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教学内容。本节教材由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面膜、生态环境保护四部分组成。下面本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标准依据
1.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材所选择的区域是新疆,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本节课主要讲授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讲授新疆的位置与范围,第二部分讲授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第三部分讲授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第四部分讲授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教材把新疆放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这样的大背景下,安排学生去认识、探究学习,突现的是省内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些都构成了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可以以学促学,以兵带兵。但是学生的简图绘制能力还较为薄弱,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还较为模糊,在进行这些内容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分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初中教学课标的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教材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教材P85图8-40“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图8-41“新疆的位置与范围”,了解新疆的位置与范围,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阅读教材P86图8-42“新疆地形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总结本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独特的环境特征,初步找出本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
3.以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工业城市。
(二)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在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保护环境。
六、教法、学法
(一)教 法
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示范配合、点拨激励、组织调控的作用,使一个引领者、支持者、帮助者的形象牢牢地立在学生心中。具体可以采取:启发引导法、直观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二)学 法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作用,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共获成功的乐趣。
七、教学流程
图片导入:
播放歌曲《吐鲁番葡萄熟了》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很快引入新课 学习中。
讲授新课:
一、位置与范围
要认识新疆,首先要了解她在哪里?有多大?即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活动(一)(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读图8—40,归纳新疆在我国的部位及海陆位置。
归纳: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1,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新疆的经纬度范围,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新疆的土地面积及其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的位次。
2.找出与新疆接壤的国家。
3.想一想,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4.归纳新疆的经纬度位置、边境位置及范围。
归纳:新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漫长,与8个国家接壤。
过渡: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你了解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吗?你知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范围吗?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86“西部大开发”材料,说一说,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势?
归纳:新亚欧大陆桥从新疆境内穿过,新疆边境线漫长,与8个国家接壤,有利于对内、对外联系。
【设计意图】本节教材内容相对简单。根据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要求,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活动中掌握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二、自然地理环境
新疆位于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哪些自然地理特征呢?图片展示天山山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新疆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从这些景观图片中,大家了解到了新疆的哪些自然地理特征?
我们首先来了解新疆的地形特征。
学生活动(二)(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读图8—42,完成下列活动。
1.找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说出它们的大致走向。
2.找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说出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特征。
3.绘制新疆的地形结构示意图,说出其地形结构特征。
4.归纳新疆的地形特征。
归纳: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以天山为界,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
过 渡:深居内陆的位置和高山环绕的地形,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征呢?
课堂活动(三)(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阅读乌鲁木齐和喀什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活动。
乌鲁木齐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6 | 9.7 | -1.7 | 9.9 | 16.7 | 21.5 | 3.7 | 22.4 | 16.7 | 7.7 | -2.5 | -9.3 |
降水量/毫米 | 10.4 | 10.0 | 18.5 | 32.3 | 38.9 | 36.2 | 30.4 | 23.3 | 26.2 | 26.3 | 19.1 | 14.6 |
喀什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5.6 | -1.2 | 7.7 | 15.5 | 19.9 | 23.6 | 5.7 | 4.4 | 19.4 | 12.3 | 3.7 | 3.9 |
降水量/毫米 | 2.5 | 5.5 | 5.8 | 5.5 | 11.4 | 6.5 | 7.5 | 8.3 | 5.9 | 2.5 | 1.9 | 1.2 |
1.归纳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点,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特点判断新疆盆地内的地表景观特征。
3.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4.在新疆的气候特点中,哪些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利?哪些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不利?
归纳: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盆地内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少。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与南疆相比,北疆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和瓜果的生长。
过渡: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新疆的河流有何特征?
课堂活动(四)(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读图8—42“新疆地形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根据河水注入地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河流和湖泊。
2.根据新疆的气候特点,判断新疆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3.从河流密度、河流水量、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描述新疆河流的特征。
归纳: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为时令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过渡:我们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其中干旱特征最为突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资源特征。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P.87~88的“新疆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新疆的气候资源”、“坎儿井”材料,分组讨论,评价新疆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即P.88“活动”2)
归纳: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草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有限。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形成了独特的灌溉方式。
【设计意图】这部分活动的开展,学生互动性强。但教师做到了适时点拨总结。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要求,达到教学中师生和谐有机的配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有效化。
三、社会经济面貌
学生活动(六)(多媒体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新疆工业的特点。在图8—49中,找出新疆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基地。
2011年全国和新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表
工业品 | 原油 (万吨) | 天然气 (亿米3) | 成品糖 (万吨) | 纱 (万吨) | 烧碱 (万吨) | 乙烯 (万吨) |
全国 | 20287.55 | 1026.89 | 1187.43 | 2870.17 | 2473.52 | 1527.5 |
新疆 | 2615.6 | 235.33 | 46.14 | 37.7 | 130.5 | 104 |
新疆占全国的比重 | 12.89% | 22.92% | 3.89% | 1.31% | 5.28% | 6.81% |
工业品 | 农用氮、磷、钾化肥(万吨) | 塑料 (万吨) | 水泥 (万吨) | 生铁 (万吨) | 粗钢 (万吨) | 钢材 (万吨) |
全国 | 6213.13 | 4992.31 | 209925.9 | 64050.88 | 68528.31 | 88619.57 |
新疆 | 227.09 | 337.7 | 3171.66 | 1088.5 | 892.99 | 985.11 |
新疆占全国的比重 | 3.66% | 6.76% | 1.51% | 1.70% | 1.30% | 1.11% |
归纳:新疆工业发展很快,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学、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相继建成了油田。
过渡:新疆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
学生活动(七)(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阅读图8—49,完成下列活动。
1.新疆有哪些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为什么新疆的内河航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4.在图中找出新疆的主要机场。说一说,为什么新疆适合发展航空运输?
5.归纳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特征。
归纳: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新疆的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铁路连通全区主要地州。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新疆管道线路长,发展很快。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教师设计了两组“学生活动”,一组是资料分析活动,一组是问题探究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通过具体数字资料的分析和学生问题探究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要求。
四、生态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八)(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阅教材p92,完成下列活动。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为什么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即新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应如何治理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
4.以新疆为例,就如何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谈一谈你的看法。(即P.92“活动”2)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适时评价、补充,最后进行小结。
归纳: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新疆干旱区面积广,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治理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休耕)、生物资源(轮牧,保护和恢复植被)、水资源(合理分配)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这样的课堂设计的目的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地结合。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导致新疆的气候以干旱为突出特点,进而使新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这说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和内流河沿岸。新疆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诸如,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破坏问题等,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新新疆将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
八、说板书设计
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知识梳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态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