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游子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200字,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200字左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
一、教材分析
歌曲《游子吟》是一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抒发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深深拨动着天下儿女的心弦。于是我以亲身感受母子情,向学生介绍作为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的经历为切入点,整堂课以母子情深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赏、感受、吟诵、演唱、表现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母子情,表现母子情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适当的队列队形变化练习有助于他们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在听赏时跟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表现爱妈妈的朴实情感。
2、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3、复习和巩固附点音符,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前倚音。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实现了音响与画面的动态结合,充分发挥音乐形象的感染作用,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的不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师生问好
教师用音乐语言问好
学生回答
二、听歌曲《鲁冰花》(导入)
听歌曲《鲁冰花》,说说对歌曲的理解
学生谈谈聆听歌曲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游子吟》(讲授)
1.介绍唐代诗人孟郊以及他为母亲作的诗。
2.谈喜欢的诗句和原因。
3.初听歌曲,用身体表达情感。
4.复听,为歌曲伴奏。
5.用“lu”音跟唱旋律
6.再次聆听,分乐句表现。
7.学唱单句。
8.找出乐谱中的音乐符号。
1.学生读古诗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用身体表现歌曲。
4.学生找出前倚音和反复记号,加以练习。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出示孟郊与母亲的图片
2.出示古诗《游子吟》
3.出示歌谱,并播放音乐
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活动)
1.出示打击乐器。
2.分组学习敲击节奏。
3.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学生说出名称
2.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节奏型。
3.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为歌曲创编动作(拓展)
1.请同学们创编动作。
2.完整演绎。
1.学生自主创编动作。
2.完整表现歌曲。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结全课
学生载歌载舞结束整节课。
播放《游子吟》音乐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平常的教学中,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接受的效果,学生也没兴趣,而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对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拓展延伸,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