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老高考)第十四章 微专题86 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老高考)第十四章 微专题86 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1.理解分子动理论、晶体和非晶体、液体和液晶、湿度和饱和汽、理想气体、气体压强.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会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多选)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分子质量为m,分子的体积为V0.若1摩尔该气体的体积为Vm,密度为ρ,该气体单位体积分子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nVm B.eq \f(nM,ρ)
C.eq \f(Vm,V0) D.eq \f(M,m)
2.(多选)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E.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证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3.(多选)泡菜是把干净的新鲜蔬菜放在低浓度的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盐就会进入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就制成了有特殊风味的腌制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B.在腌制过程中,有的盐分子进入蔬菜内,也有盐分子从蔬菜里面出来
C.盐分子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
D.盐水温度升高,每个盐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
E.如果让腌制蔬菜的盐水温度升高,盐分子进入蔬菜的速度就会加快
4.(多选)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力则是它们的合力(即表现出来的力).关于分子间的引力、斥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力(合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力不可能为零
E.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其大小有限;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可以很大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E.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6.(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C.当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
D.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E.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来破坏空间点阵结构
7.(多选)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的气压式座椅,其主要构造是由汽缸和活塞组成,人离开椅子后,汽缸内的气体体积增大将椅子顶起,假设汽缸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比对外做的功少,则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B.如果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汽缸内的气体温度一定降低
C.如果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说明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D.人坐下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如果做功数值与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相等,则缸内气体的温度一定不变
E.如果环境的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小于气体向外放出的热量
8.(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C.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C ,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1 K
D.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
E.一辆空载的卡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装沙的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9.在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1.0 mL纯油酸注入2 500 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 500 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简达到1.0 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 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 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 cm的方格纸上.
(1)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________ m3,油膜面积为________ m2,求得的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 m(此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油酸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1 kg油酸所含分子数为ρNA
B.1 m3油酸所含分子数为eq \f(ρNA,M)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eq \f(NA,M)
D.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eq \r(3,\f(6M,ρNA))
(3)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都偏大.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计算油酸面积时,错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
B.水面上痱子粉撒的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C.做实验之前油酸溶液搁置时间过长
10.如图a,一台四冲程内燃机,活塞在压缩冲程某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为0.1 m,这段过程活塞对气体的压力逐渐增大,其做的功相当于2×103 N的恒力使活塞移动相同距离所做的功(图b甲).内燃机工作时汽缸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该过程中压缩气体传递给汽缸的热量为25 J.
(1)求上述压缩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2)燃烧后的高压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推动活塞移动0.1 m,其做的功相当于9×103 N的恒力使活塞移动相同距离所做的功(图b乙),该做功过程气体传递给汽缸的热量为30 J,求此做功过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答案精析
1.ABD 2.ABC 3.ABE
4.ABE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并且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A、B正确;分子力(合力)在随分子间距从很小处增大时,先为斥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后变为引力,随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力为零,故D错误;根据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性质可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其大小有限,当分子距离大于10r0时,可认为分子力为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当分子间距很小时,分子力可以很大,故E正确.]
5.BCE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比较不同温度的物体所含有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故温度高的物体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小,故B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故C正确;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温度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r<r0时),后增大(r>r0时),故E正确.]
6.CDE [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作用,故B错误;当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故C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破坏了空间点阵结构,故D正确.]
7.BDE [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比对外做的功少,则气体的内能减少,并不能说明该过程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A错误;如果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Q=0,气体体积增加对外做功,W为负值,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则ΔU也为负值,即气体的内能减少,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B正确;如果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并不能说明没有引起其他的变化,所以不能说明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对外做功,C错误;人坐下时,外界对气体做功,W为正值,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则Q为负值,如果W+Q=0,说明气体的内能不变,则缸内气体的温度一定不变,D正确;如果环境的温度降低,则气体的内能减少,由ΔU=W+Q可知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小于气体向外放出的热量,E正确.]
8.BCE [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他变化,如电冰箱,A错误;达到热平衡的条件是温度相等,则可知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B正确;由T=t+273.15 K,可知ΔT=Δt,即热力学温度的变化总等于摄氏温度的变化,C正确;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空气压缩机做功,要消耗电能,制冷过程不是自发进行的,制冷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D错误;在卡车装沙的过程中胎内气体经历了一个温度不变、压强增大的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体积变小,故外界对气体做正功,胎内气体内能不变,由ΔU=W+Q=0可知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E正确.]
9.(1)4×10-12 1.08×10-2 4×10-10 (2)B (3)B
解析 (1)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的体积为V=eq \f(1,2 500)×eq \f(1,100)×10-6m3=4×10-12m3.
超过半格的有108格,故油膜面积为S=108×1×10-4m2=1.08×10-2m2.
油酸分子直径为d=eq \f(V,S)≈4×10-10m.
(2)1 kg油酸所含分子数为N=eq \f(m,M)NA=eq \f(NA,M),A错误;1 m3油酸所含分子数为N=eq \f(V′,V)NA=eq \f(1 m3,\f(M,ρ))NA=eq \f(ρNA,M),B正确;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m0=eq \f(M,NA),C错误;设油酸分子为球形且直径为d,则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V0=eq \f(4,3)π(eq \f(d,2))3,油酸的摩尔体积为V=eq \f(M,ρ),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eq \f(V,V0),联立可解得d=eq \r(3,\f(6M,πρNA)),D错误.
(3)计算油酸面积时,错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使格数偏多,面积偏大,故直径测量值偏小,A错误;水面上痱子粉撒的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使面积测量值偏小,直径测量值偏大,B正确;做实验之前油酸溶液搁置时间过长,酒精挥发使得油酸浓度变大,仍按原来的浓度计算,则计算值偏小,因此测量值就偏小,C错误.
10.(1)175 J (2)-930 J
解析 (1)压缩过程活塞对气体做的功W1=F1l1=2×103×0.1 J=200 J,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ΔU1=W1+Q1=200 J-25 J=175 J.
(2)气体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功,故W2=-9×103×0.1 J=-900 J,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ΔU2=W2+Q2=-900 J-30 J=-930 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2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15章 微专题90 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加练半小时 第十五章 微专题89 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