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环节安排】
教学反思: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问题,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
方法
1.经历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探究过程,渗透配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
态度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获得成功感.
重点
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
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复
习
引
入
复习练习
1.填表
抛物线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
坐标
2.说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
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3)
(4)
3.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化为的形式
(1)
(2)
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们共同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教师评价.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问题1】画函数的图象.
【分析】:1.首先用配方法将函数写成
的形式;
配方后的表达式通常称为顶点式
2.根据顶点式确定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根据函数对称性列表.
4.画对称轴,描点,连线: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思考】根据所画的图象回答抛物线是由怎样移动得到的?
出示问题1,放给学生,让学生们在组内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动手完成.
配方法是本课时训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该加到训练力度.
尝
试
应
用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y=7x2+13x+9,求此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
【分析】可直接套用顶点公式;也可以用配方法求出.
解:∵a=7,b=13,c=9
∴-=,
==
∴此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教师出示例后,先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请两名学生板练,其他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个别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完成练习后,先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成果
展示
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2.已知二次函数化为
的形式为 ,其最大值为 .
3.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求的值.
4.点在的图象上,则为( )
A.或1B.-3或2 C.6或-1 D.3或-2
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展示.
补
偿
提
高
1.现有6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的场地
(1)若矩形的一边长为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若矩形的长分别为15米、20米、30米时,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3)从上面两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4)矩形面积随矩形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你能找到篱笆围成的矩形的最大面积吗?
2.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本环节目的:针对前几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作
业
设
计
作业:
1.必做:课本第41页,第6题.
2.选作
(1)当时,求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象
2.抛物线y=ax2+bx+c图象如右图所示,a,b,c的符号为(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作业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