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粉刷匠》 ︳人音版 (五线谱)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9490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粉刷匠》 ︳人音版 (五线谱)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9490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粉刷匠》 ︳人音版 (五线谱)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9490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粉刷匠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粉刷匠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新歌,拓展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 《采蘑菇的小姑娘》《粉刷匠》 | 课 时 | 2 | ||
课 型 | 综合课 | 教 具 | 电子白板 | ||
教材分析
| 《粉刷匠》是音乐教科书第二册(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九单元歌曲。《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唱名组成短小严整的四个乐句。旋律多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第一、二、四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乐句旋律稍有变化。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的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的劳动技术,一方面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一意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学生在歌唱欢笑中体验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叙事歌曲, 以它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亲切自然,容易上口。歌曲后半部分朗朗上口的衬词 ,使歌中的小姑娘活泼可爱的形象栩栩如生。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学会用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粉刷匠》,在演唱及表演中能表现出劳动的愉悦,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主动参与歌曲编创和动作表演,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歌曲情绪。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从中感受小姑娘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歌曲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 ||||
教 学 重难点 | 1、学生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找到最合适的演唱方式来演绎歌曲,在演唱及表演中表现出劳动的愉悦。 2、能够根据自己的体会加衬词演唱歌曲,在不同的音乐情景中感受音乐的情绪与速度的变化,并且大胆、自信地表演。
| ||||
教学流程 | 师生活动 | 达标意图 | |||
导入部分 | 一、导入学习,聆听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同学们,劳动创造了幸福,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感受一下采蘑菇的小姑娘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换来了丰硕的收获。 | 情感交流
| |||
形成部分 |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歌中是怎样形容小姑娘采的蘑菇又大又多的呢? (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小姑娘把劳动成果换成了什么礼物?又和谁分享呢?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2、再次聆听歌曲。 从你们的话语中感觉到你们非常喜爱这个小姑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喜爱和赞美再次聆听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4、按教科书提示的节奏,请一部分同学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的衬词部分伴奏,其余同学随着歌曲做表演。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模仿节奏并且配上老师劳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之后创作衬词作铺垫
| |||
发展部分 | 二、学习新歌 1、学习歌曲中主要节奏型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男、女生分别模仿老爷爷和小姑娘的声音按节奏读词 2、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默唱。 (2)、学生随琴声轻声唱歌曲。 (3)、跟着音乐,随响板敲击的节奏演唱歌曲 (4)、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跟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5)、跟着音乐,按节奏边刷边演唱歌曲 学生不仅随音乐演唱歌曲,并且能模仿老师,体验有节奏地“刷墙”。 (6)、选择合适的情绪来演绎歌曲 学生用自己选择的“欢快、活泼”的情绪来表现歌曲,老师指导学生用“清脆、明亮”的声音可以表现此情绪。 |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歌曲,对之前灌输的节奏知识点有一个衔接运用。
让学生关注唱歌时的口型,表情
将节奏知识点延伸到演唱歌曲中
将歌表演在此很自然的作铺垫,也为导入部分老师模仿刷墙的教学有一个衔接与反馈 | |||
拓展部分
| 三、拓展学习 1、添加衬词演唱歌曲 (1)、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粉刷匠发现鼻子变了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声? (2)、学生自己即兴说出“惊讶”和“得意”的不同声音,加入到歌曲中。 (3)、在歌曲最后一句根据情绪添加衬词如:“咦”、“哈哈”演唱。 (4)、加衬词完整地演唱歌曲,并且声情并茂。 2、表演“粉刷匠的一天” (1)、设计四个情境:清晨刚起床的粉刷匠——正在赶往工地的粉刷匠——伴随着音乐开始忙碌劳动的粉刷匠——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自我陶醉的粉刷匠。 (2)、根据不同的情景音乐来表演“粉刷匠的一天”。(学生表演伸懒腰、揉眼睛、刷牙、洗脸;带着劳动工具赶往工地;边唱边表演刷墙;惬意地欣赏自己的杰作等创造性的表演)以不同的音乐情绪使学生表现歌曲,情感得到升华。 | 歌曲加衬词,更增添了歌曲演唱的趣味性,无形中教会学生二度创作。 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情绪来表现歌曲,鼓励学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 用不同速度的音乐表达歌曲不同的情感体验,让音乐生活化。让学生把之前所灌输的知识点都汇总并加以检验。 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想象自己就是粉刷匠,在一天不同时段中会有什么表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 |||
课后 课后反思
|
| ||||
板书设计
| 粉刷匠 (歌谱) 2/4 xx xx|xx x | xx xx |x - | 刷 劳动进行时: 活泼、欢快 欣赏成果时: 优美、抒情 | ||||
课 题 | 理发师 | 课 时 | 1 | ||
课 型 | 唱歌课 | 教 具 | 电子白板 | ||
教材分析 |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节奏相配合,生动的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情形,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幽默、愉快的情 2、能力目标:能把歌曲节奏、旋律融入身姿、歌舞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创编表演。 3、 情感目标:能在不同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风格,体验劳动时的快乐。
| ||||
教 学 重难点 | 1、用轻快、愉悦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理发师》 2、通过创编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学会并乐于与小伙伴共同合作表演,体验创造的快乐。 | ||||
教学流程 | 师生活动 | 达标意图 | |||
导入部分 | 1、 播放音乐,随《铁匠波尔卡》的音乐进教室。 2、 全面完整的聆听《铁匠波尔卡》,对该曲作简要的介绍。 3、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随《理发师》音乐自由律动。
| 在律动中感受歌曲旋律,为之后学习歌曲作铺垫
| |||
形成部分 | 1、 老师出示百宝箱,敲击某个乐器,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 2、 为乐器找朋友。老师打击出示的节奏型中的某一条,让学生指出打击的是哪一条,然后再模仿老师打击该节奏。 2/4 x x |xx xx | (沙锤) 2/4 x - | x - | (碰铃) 2/4 x 0 | x 0 | (木鱼)
|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猜乐器和敲打乐器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 |||
发展部分 | 1、 听唱法学唱歌曲《理发师》 (1) 录音轻声哼唱。 (2) 学唱歌曲,跟琴练唱。 (3)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游戏《理发》 (1)老师扮作理发师爷爷,邀请三名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 (2)说说刚才“爷爷”是怎样理发的?都来学一学,看谁的动作做的最像。 (3)同桌进行理发游戏,角色轮流互换。 3、观看理发店的录像 回忆自己或者妈妈、爸爸平时理发时的情景,看看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发现。 |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增强学生音乐感受能力。 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歌曲的旋律,教师对学生的表演作出积极的评价。 提示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录像材料中直观的了解理发时的情景及各种理发工具,为创编歌词作准备。 | |||
拓展部分
| 1师生讨论合作创编歌词 (1)平时理发店给我们理发的有哪些人?自己能否把他们唱入歌曲中。 (2)理发店还有哪些工具?也唱入歌曲中。 (3)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编歌词。 例1:盆子里面洗洗头呀,哗哗哗华,再用吹风吹一吹呀,哗哗哗华,哎!就快成功啦!谢谢叔叔哈哈哈哈哈!
例2:理发店的大姐姐呀,咔嚓咔嚓,她用梳子和剪刀呀,咔嚓咔嚓,哎!就快理好啦!快快喷雾沙沙沙沙沙。
2、根据新编的歌词进行合作表演。 3、师生评价
| 师生合作创编歌词,降低了一年级创编的难度,也体现出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在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让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歌词进行表演,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表演活动也是对前面表演的巩固和提高,合作表演中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 |||
课后 课后反思 |
| ||||
板书设计
| 理发师 (歌谱) 2/4 x x |xx xx | (沙锤) 2/4 x - | x - | (碰铃) 2/4 x 0 | x 0 | (木鱼) | ||||
课 题 | 铁匠波尔卡 | 课 时 | 1 | ||
课 型 | 欣赏课 | 教 具 | 电子白板 | ||
教材分析 |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的系列活动,能与他人相互配合积极参 与,并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 3、情感目标:喜欢聆听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并能在系列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 的审美体验。
| ||||
教 学 重难点 | 1、通过不同的形式聆听、感受及表现乐曲《铁匠波尔卡》。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独特风格。 2、在音乐的听赏活动中,感受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
| ||||
教学流程 | 师生活动 | 达标意图 | |||
导入部分 | 一、 导入,走近音乐《铁匠波尔卡》。 1、初听乐曲。 师: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音乐会,音乐家们为我们准备了一首有趣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在欣赏的同时,老师交给同学们几个问题: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时你会想到什么……(播放音乐视频) 2、学生说说听到的、看到的 | 通过完整欣赏管弦乐《铁匠波尔卡》以及乐队演奏场景图片,使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印象,为后面重点欣赏乐曲做准备。 | |||
形成部分 | 1老师介绍音乐作品及音乐背景。(音乐家为我们演奏的一首根据铁匠打铁发出的声音创作的乐曲。现代的生活中,传统的打铁已经被机器所代替,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他们,但是在过去,铁匠打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作用可大了。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带着小铁匠,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叮叮当当”地打出了锋利的剪刀和削铁如泥的宝剑。) 2学生尝试用肢体语言模仿拿铁锤做铁块的动作。 3随乐律动。 跟着音乐,按节奏模仿铁匠来打打铁
|
聆听音乐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 |||
发展部分 | 二、感受、学习 1、感受乐曲节奏,邀请一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 2/4 X O | X O | 2/4 XX XX| X O | 2/4 0 X | 0 X | 2、师:聪明的作曲家也为乐曲创编了很有趣的节奏。 听——>生模仿——>随乐练习 2/4 O X|O X| X X|X X| 2/4 X O|X O|XX XX|X O| 3、随乐曲用喜欢的节奏型伴奏(播放乐曲片段,生随乐表现) 4、感受乐曲力度 师:小铁匠们,在刚才你们劳动的过程里,老师发现你们打铁的动作各有不同。不同的动作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呢? 5、出示两种颜色的卡片,选择适合表现强和弱的卡片。启发学生用不同力度的敲打声,表现出铁匠打铁时声音强弱的变化? 6、感受音乐主题 (1)学唱主题旋律 (2)师范唱主题旋律 歌词:叮当叮当,铁匠干起活来, 叮当叮当,真快乐。 (3)按照节奏读歌词——>唱词——>强调“#4”音准) (4)找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的歌词加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合适?能加歌词的地方你们帮着老师来一起表现。 (播放全曲,生找主题。同时出示图谱) | 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伴奏方式为乐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能够运用色块记录声音和表现音乐
| |||
拓展部分
| 三、完整表现全曲。 1、完整聆听乐曲。能加歌词的地方让学生唱出来,其他的部分,拍击身体不同地方,充分表现劳动的愉快。 2、给乐曲起名。 师:听过了这首根据铁匠打铁的声音创作出的音乐,我想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来给这首音乐拟一个标题。 3、了解“波尔卡”。 师:知道了这段好听的音乐的名字叫做《铁匠波尔卡》,有没有同学知道《铁匠波尔卡》当中的“波尔卡”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 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的《狩猎波尔卡》和《电闪雷鸣波尔卡》……
|
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 |||
课后 课后反思 |
| ||||
板书设计
| 铁匠波尔卡 管弦乐 2/4 X O | X O | 2/4 XX XX| X O | 2/4 0 X | 0 X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粉刷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粉刷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歌曲《粉刷匠》,聆听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粉刷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准备活动,音乐感知,儿歌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