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及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93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及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93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及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493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展开1.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让蔬菜水果远离虫害
B.加大工地扬尘处理,净化环境空气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D.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2.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6克
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托盘天平等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H2SO4═ZnSO4+H2↑。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B.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5.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ab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D.整个变化过程溶液中镁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6.在室温条件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有 。
①溶液的体积
②溶解度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质量
7.在探究稀盐酸性质时,小开同学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铁粉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判断,“”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2)下列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锌粒
②铂丝
③碳酸钠溶液
④碳酸钡粉末
8.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钙中的四种组成。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所加物质均过量,微溶视作可溶)。
(1)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2)无色溶液B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A.硫酸根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钠离子
D.钙离子
9.为研究草酸亚铁晶体(Fe2C2O3•2H2O)分解的产物,在实验室称取一定量的草酸亚铁晶体,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草酸亚铁分解的产物中有 。
(2)若要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小夏同学提出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如图G、H所示的装置,依据此思路,只有当出现 时才能证明产物中有CO。
(3)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
(4)小金认为,从简约的角度考虑,D装置可以省略,理由是 。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是 ;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
(1)请将猜想2补充完整;
(2)小鹏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鹏认为猜想2正确。经过讨论和交流后,小明认为小鹏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小明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3)验证猜想3,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4)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11.工业生产制得的Na2CO3中常伴有NaOH(没有其他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同学取14.6克样品加水配成100克溶液,慢慢滴入某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滴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1)反应过程中共生成CO2的质量是 克。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在图2中画出生成CO2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4)根据题给条件,能否求出稀盐酸的浓度,请简要说明(不需要具体的求解过程) 。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让蔬菜水果远离虫害
B.加大工地扬尘处理,净化环境空气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D.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加大工地扬尘处理,净化环境空气;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污染,可能导致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较高,不可取;
B.加大工地扬尘处理,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可以净化环境空气,可取;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取;
D.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取。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2.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微观上该反应是2个A原子和1个B2分子反应生成2个AB分子,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6克
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托盘天平等
【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所需的仪器即可。
【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不是玻璃仪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H2SO4═ZnSO4+H2↑。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B.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分析】由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H2SO4═ZnSO4+H2↑,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用的实验器材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不同,故选项错误。
B、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适合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用的实验器材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ab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D.整个变化过程溶液中镁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分析】根据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至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d点时,d点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C、ab段(不含b点)发生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整个变化过程中镁离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反应的先后顺序、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6.在室温条件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甲 ;
(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有 ①③ 。
①溶液的体积
②溶解度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质量
【分析】(1)根据溶液的变化分析;
(2)根据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故答案为:甲;
(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是:①溶液的体积,③溶剂的质量,②溶解度不变,④溶质质量不变;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液的变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等,综合性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在探究稀盐酸性质时,小开同学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铁粉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判断,“”表示的是 Fe2+ (填离子符号)。
(2)下列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 ④ (填序号)。
①锌粒
②铂丝
③碳酸钠溶液
④碳酸钡粉末
【分析】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反应后新增加的离子为亚铁离子,溶液中氯离子和亚铁离子个数比是2:1,因此“”表示的是Fe2+;
(2)①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
②铂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
③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个数比是1:1,错误;
④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中氯离子和钡离子个数比是2:1,正确;
故答案为:(1)Fe2+;
(2)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钙中的四种组成。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所加物质均过量,微溶视作可溶)。
(1)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或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钙 ;
(2)无色溶液B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AB 。
A.硫酸根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钠离子
D.钙离子
【分析】依据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钙中的四种组成,加水溶解,得固体甲和无色溶液A,推出不含的物质,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得固体乙和无色气体,推出一定含有的物质;向无色溶液A中滴加Ba(NO3)2溶液,得固体丙和无色溶液B,推出固体丙,无色溶液A和B中的溶质;
(1)依据流程图分析;
(2)依据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分析。
【解答】解:依据题意可知,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钙中的四种组成,加水溶解,得固体甲和无色溶液A,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得固体乙和无色气体,说明固体甲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钙,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钙;向无色溶液A中滴加Ba(NO3)2溶液,得固体丙和无色溶液B,推出固体为硫酸钡、碳酸钡或他们中的一种,说明无色溶液A中含有SO42﹣、CO32﹣或它们中的一种,一定不含Ba2+,若有CO32﹣还一定不含Ca2+;若A中没有CO32﹣,还可能含Ca2+则B中一定不含SO42﹣、CO32﹣;
(1)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铜,由于固体是的四种物质组成,则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或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钙;故填: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或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钙;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中一定不含SO42﹣、CO32﹣;故填:A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流程图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9.为研究草酸亚铁晶体(Fe2C2O3•2H2O)分解的产物,在实验室称取一定量的草酸亚铁晶体,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草酸亚铁分解的产物中有 水、二氧化碳 。
(2)若要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小夏同学提出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如图G、H所示的装置,依据此思路,只有当出现 H中无明显现象,E中黑色固体变红色,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时才能证明产物中有CO。
(3)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
(4)小金认为,从简约的角度考虑,D装置可以省略,理由是 水蒸气不影响对一氧化碳的检验 。
【分析】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是因为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草酸亚铁分解的产物中有水、二氧化碳。
故填:水、二氧化碳。
(2)若要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如图G、H所示的装置,依据此思路,只有当出现H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E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才能证明产物中有CO。
故填:H中无明显现象,E中黑色固体变红色,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故填: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4)小金认为,从简约的角度考虑,D装置可以省略,理由是水蒸气不影响对一氧化碳的检验。
故填:水蒸气不影响对一氧化碳的检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是 HCl和NaCl ;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
(1)请将猜想2补充完整;
(2)小鹏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鹏认为猜想2正确。经过讨论和交流后,小明认为小鹏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小明的理由是 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
【实验与结论】
(3)验证猜想3,可选用的试剂有 ABCD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4)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蒸发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分析】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盐酸易挥发。
【解答】解:(1)猜想1: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猜想2:盐酸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HCl和NaCl;
猜想3:碳酸钠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故填:HCl和NaCl。
(2)小明认为小鹏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小明的理由是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故填: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可以用酚酞溶液检验;
B.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可以用氢氧化钡溶液检验;
C.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稀硫酸检验;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可以用氯化钙溶液检验。
故选:ABCD。
(4)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蒸发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是因为盐酸易挥发,随着蒸发氯化氢逸出。
故填:蒸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工业生产制得的Na2CO3中常伴有NaOH(没有其他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同学取14.6克样品加水配成100克溶液,慢慢滴入某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滴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1)反应过程中共生成CO2的质量是 4.4 克。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在图2中画出生成CO2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4)根据题给条件,能否求出稀盐酸的浓度,请简要说明(不需要具体的求解过程) 根据题给条件,能求出稀盐酸的浓度,例如加入100g稀盐酸,产生4.4g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氯化氢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盐酸质量分数 。
【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反应过程中共生成CO2的质量是:100g+150g﹣245.6g=4.4g。
故填:4.4。
(2)设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
x=10.6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0%=72.6%,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72.6%。
(3)生成CO2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4)根据题给条件,能求出稀盐酸的浓度,例如加入100g稀盐酸,产生4.4g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氯化氢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盐酸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根据题给条件,能求出稀盐酸的浓度,例如加入100g稀盐酸,产生4.4g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氯化氢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盐酸质量分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