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9498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9498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9498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显酸性的雨水称之为酸雨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2.(2021山东青岛高三模拟)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c、d、e都有可能反应生成bB.d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会生成e,溶液的pH减小C.盐g与盐f之间也可能发生反应D.铜与e的浓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3.(2021河北期末)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不能干燥NH3,也不能干燥H2S等还原性气体B.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C.SO2和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SO2的氧化性没有Cl2强D.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4.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在点滴板a、b、c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硫酸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序号试剂实验现象a品红溶液红色褪去b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NaOH溶液(含2滴酚酞)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SO2+2OH-S+H2OD.c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c(Na+)+c(H+)=2c(S)+c(HS)+c(OH-)5.(2021江苏镇江期末)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试管内的反应,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B.乙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丙和戊中溶液都褪色,原理不相同D.丁中出现浑浊,说明SO2具有氧化性6.某兴趣小组探究用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是SO2气体的还原产物B.装置C烧杯中加入少量苯可以防止倒吸C.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溶液蓝色褪去D.在A中的溶液中加入KMnO4溶液,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非选择题7.(1)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氯碱工业产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流程如下:(Ⅰ)将含SO2的废气通入电解饱和食盐水后所得到的溶液中,得NaHSO3溶液。(Ⅱ)将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气体反应后制得盐酸。(Ⅲ)将盐酸加入NaHSO3溶液中,回收反应所得到的SO2气体,生成的NaCl循环利用。①写出步骤(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步骤(Ⅱ)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步骤(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还有学者提出利用Fe2+、Fe3+等离子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氧化成S而实现SO2的回收利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S的转化率。①该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X溶液可以是 。 A.碘的淀粉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②若上述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欲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S的转化率,已知气体流速,还需测定的数据有 、 。 8.硫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对某些硫的化合物性质和制备进行如下实验探究:Ⅰ.探究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置于装置A中充分反应,对反应后的气体X进行气体成分分析(水蒸气除外)。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X中除水蒸气之外,还可能有的气体是 。 (2)B中的试剂可能是 ,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3)D、E装置用于证明气体X中的另一种组分,按照D、E装置顺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 Ⅱ.探究实验二:制取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探究其性质。(1)制取Na2S2O3(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省略)。①装置B中生成Na2S2O3的同时也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除搅拌和使用多孔球泡外,再写出一种可以提高B中吸收SO2效率的方法 。 (2)探究Na2S2O3的性质(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请填空:编号Na2S2O3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探究1Na2S2O3溶液的酸碱性 pH=8探究2Na2S2O3的还原性向新制的溴水中滴加Na2S2O3溶液 9.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Ⅰ: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cCu2S+dCuSO4+eH2O,则a∶b= 。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 mL溶液,取该溶液25.00 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36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 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 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2Cu2++4I-2CuI↓+I2,2S2+I2S4+2I-)
考点规范练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C2.C a为H2S,可以与SO2、H2SO3、H2SO4反应生成硫单质,A项正确;H2S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久置会被O2氧化成H2SO4,H2SO4酸性更强,pH减小,B项正确;g为硫酸盐,f为亚硫酸盐,两物质之间不反应,C项错误;铜与浓硫酸共热放出SO2,SO2与BaCl2不反应,所以无明显现象,D项正确。3.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同时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干燥H2S等还原性气体,A项正确;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时没有盐生成,不体现酸性,B项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并不是因为SO2具有氧化性,所以该现象不能比较SO2和Cl2氧化性的强弱关系,C项错误;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的过程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4.D 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可生成Na2SO4、SO2和H2O,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表明SO2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SO2过量时,c中还可能发生OH-+SO2HS,C项错误。c溶液中含有S、HS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S)+c(HS)+c(OH-),D项正确。5.B 铜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A项正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则乙通入二氧化硫后,溶液变红,但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B项错误;丙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戊中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原理不相同,故C项正确;丁中出现浑浊,是通入的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导致的,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D项正确。6.C SO2气体被Fe3+氧化为S,S为氧化产物,A项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的上方,无法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B项错误。溶液蓝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I2+SO2+2H2O2HI+H2SO4,故还原性:SO2>I-,C项正确。二氧化硫、亚铁离子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使之褪色,D项错误。7.答案 (1)①SO2+NaOHNaHSO3 ②2NaCl+2H2O2NaOH+H2↑+Cl2↑ ③HS+H+SO2↑+H2O(2)①AB ②实验时间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解析 求解SO2在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需要求出两个量,一个是SO2的体积,一个是混合气的总体积。利用量气装置,可求出吸收SO2后余气的体积;利用洗气瓶中的X溶液吸收SO2,通过与X溶液反应前气体流速与时间及反应后量出的气体体积可以求出SO2的体积。所以对于洗气瓶中的溶液,必须能全部吸收SO2,且能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以便确定反应的终点。求解SO2的转化率,应求出SO2气体的总量和生成S的量。因为在前一问中已求出SO2在混合气中的含量,所以只需确定混合气的总量即可。利用流速求总量,应该知道通入气体所用时间。要求SO2的转化率,需要确定生成沉淀的质量。8.答案 Ⅰ.(1)二氧化硫、氢气(2)品红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除去气体中残余的二氧化硫(3)黑色粉末变红色 白色粉末变蓝色Ⅱ.(1)①4SO2+2S2-+C3S2+CO2 ②控制二氧化硫的流速、适当增大B中混合液的浓度、适当升高B中溶液温度(任选其一)(2)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pH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溴水颜色变浅(或溴水褪色)9.答案 (1)SO2+2OH-S+H2O 白色粉末变蓝色(2)D装置中黑色固体无颜色变化,E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3)拉起铜丝,关闭K1、K2(4)将A装置中的混合溶液冷却后,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是否有蓝色出现(5)5∶4 (6)90%解析 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将黑色的氧化铜粉末还原为红色Cu;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可以用碱性溶液吸收。(1)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H2O;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所以B装置中的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色。(2)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可利用A中反应的产物分析判断。若生成氢气,D装置中的物质会由黑色变为红色;若生成二氧化硫,E装置中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实验现象是:D装置中氧化铜黑色不变化,E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拉起铜丝,关闭K1、K2,防止C、E中的溶液倒吸,炸裂玻璃管。(4)验证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需要把试管中的液体倒入水中溶解,观察溶液是否出现蓝色。具体操作是:将A装置中冷却后的混合溶液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溶液出现蓝色证明产物含有铜离子。(5)aCu+bH2SO4cCu2S+dCuSO4+eH2O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2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2价,根据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5Cu+4H2SO4Cu2S+3CuSO4+4H2O,所以a∶b=5∶4。(6)根据2Cu2++4I-2CuI↓+I2、2S2+I2S4+2I-得2Cu2+~I2~2S2,设配制成的250 mL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2Cu2+ ~ I2 ~ 2S22 mol 2 mol0.025 L x 0.36 mol·L-1×0.025 L x=0.36 mol·L-1,则250 mL溶液中n(Cu2+)=0.36 mol·L-1×0.25 L=0.09 mol,参加反应的n(Cu)==0.1 mol,则硫酸铜的产率=×100%=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规范练15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规范练1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规范练9 钠、镁及其化合物,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