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课件ppt
展开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果树,上面结满了水果,比如桃子、梨子、李子等,你会怎么样?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里面的孩子们就遇到了这样的情景。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板书课题。生齐读,质疑。
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写生字“戎”字: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今名。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听范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生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抽读,学生评价
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读准节奏。
2.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出示:①尝:曾经。
②诸:许多。
③游:玩耍。
④子:李子。
⑤折枝:压弯树枝。
⑥竞走:争着跑过去。
⑦唯:只有。
⑧此:这。
⑨信然:的确如此。
3.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
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4.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师: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能把故事讲得完整、生动。
出示:王戎七岁时,曾经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他们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了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伙伴们赶忙去摘李子吃,只有王戎没去。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啊?”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还能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因为这是苦李子,别人都不吃。”那人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开火车读
2.回顾上节课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二、理解内容,感悟语言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感悟。
思考:别的孩子都跑去抢摘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
王戎认为,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的?
果树长在路边,来来往往的人们看到果子肯定会摘来吃,如果李子好吃,肯定早就被人们摘完了。这棵树上这么多李子都没有人摘,说明长的肯定是苦李子。
思考:王戎的推断正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正确。 取之,信然。
2.感悟人物形象。
王戎为什么能知道这是苦李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因为他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讨论交流: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3.学生熟读、背诵。
三、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这类的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找来读一读。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道旁李是苦李而不取的故事,赞扬了王戎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启示我们也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板书设计】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善观察 勤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畏难情绪。依据单元学习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上,一是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课文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建立学生复述课文的意识,为后面文章的学习和复述做好铺垫。教学难点在于理解王戎的分析,形成对王戎的人物形象的感知。教学时,我按照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通过自由读、听范读、抽读等,结合学生互评,让学生把文章读熟、读通,同时在读中帮助理解,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句疏通,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既把握了文意,又建立了复述的意识。在难点的解决上,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比分析,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带入体会,理解王戎的分析,得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印象。过程全面,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从教学的方面上,第一个环节——朗读,朗读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读得较少,朗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其二,在于课文的讲解上,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够,学生不够入情入境,在读上感受到的文言文的趣味不够。其次,教学不够生动,过于追求全面,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和感受。这是一篇以孩子为主人公的文章,故事还是发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表演,从中感受体会,这样不但理解了文意,同时让学生进入文本,切身感受,同时又有了自己的发挥,有助于课堂的生成,过程也更有趣味;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他的玩耍中的发现,结合文章,得出结论等等。总之,这还是我过于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特点和感受的结果,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多动脑筋,真正在备课时就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生真正感到趣味的高质量的课堂。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汉字学习笔顺,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ppt、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5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25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