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
展开第2节自然环境
一、 教学目的:
- 利用图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 引导学生看懂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用语言归纳出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并理解河流与地势的关系。
- 利用丰富的图片与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亚洲一些世界之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 读图说明亚洲地区的位置特点,并理解亚洲之“大”
- 读图归纳亚洲地区的地势、地形特点,并认识亚洲主要河流与地势的关系
三、 教学难点:
- 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读图描述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的能力。
- 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点,培养学生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地形特点的能力,并理解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 引导学生看懂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平面地形图上辨别地形剖面图的位置。
四、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法、学生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五、 导入新课:正式上课前,播放“亚洲雄风”的VCD视频,自然引出“亚洲”(刚才咱们听的这首歌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代表歌曲,这首歌里歌颂了咱们亚洲许多让人自豪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一下这个咱们亚洲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六、 授课过程:
- (一)、世界第一大洲:
- 展示地球的东、西半球示意图[图(1)],引导学生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上)
- 放大亚洲地图[图(2)],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1). 说明亚洲所跨的经度与纬度(分组讨论,尽量让学生估准)
经度:180°-25°+10°=165°
东经25度—西经170度,
纬度:80°+10°=90°北纬80度—南纬10度
(2). 再展示南美洲的位置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其各自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读图及表述能力的掌握)
- 展示世界带经纬网的地图,得出“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同时又是面积最大的洲”。并提问: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同时展示带经纬网的南极洲地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及观察能力)
- 返回图(2),展示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各自划分界线图,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分界线,然后归纳出世界常见的洲与洲的界线是: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海峡、运河等。
复习旧知识: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巩固旧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提问:从咱们亚洲顺着40°N纬度向西走可到的第一个是哪个大洲?
如果顺着120°E经线向南走可到的第一个是哪个大洲?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地图中的方位感,从而引出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的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 亚欧大陆的东部
西接→欧洲 太平洋的西岸
南临→印度洋 印度洋的北岸
北临→北冰洋 北冰洋的南岸
展示南美洲与南极洲地图,让学生讨论并说出各自的海陆位置
- 深刻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师先总结:我们知道,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又是跨纬度最大的洲,又是东西距离最大的洲,这都说明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动态展示亚洲政区图[图(3)],同时,亚洲还拥有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国,有面积大国,人口大国,经济大国,文明古国等等,大家能从图中找出来吗?(让学生讨论,请学生代表上讲台来操作计算机点出图中的有关国家,并同时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面积大国: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
人口大国:中国、印度、印尼、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
经济大国:日本
文明古国:中国、印度等
如有时间,认识中国的一些邻国,如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等,着重辨别其在中国的方位。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作为亚洲人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地方。中国人民作豪迈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引导学生读课本第4页的“亚洲雄风”的歌词,并同时,再次播放VCD视频资料,让学生跟着唱,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
- 提问:歌词中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亚洲的自然特点?(山脉、河流等)
(二)、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 动态展示亚洲地形图[图(4)],引导学生先看有关图例,并看图中不同地区的海拔数,并解释为什么“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喜玛拉雅山脉
提问:这里的平均海拔多少米?3000-5000米,平均4500米
最高海拔多少米?8848米
由于海拔太高,到这儿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讨论并说出,教师最后点击有关图片进行展示,并结合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边看,边回答,主要是结合其海拔高的特点来展示说明。)
- 地势的特点:
提问:从“世界屋脊”向四周,海拔如何变化?(逐渐降低)
依据是什么?(颜色的变化)
地形如何变化?(由高山→高原→平原)
- 主要的地形区:
利用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高原与平原名称及分布。
喜玛拉雅山脉、内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湄公河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并适当展示有关各地形区的精美图片。
教师总结:以上高原中,由于海拔较高,或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是人们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以上平原中,由于地势低平,几乎都是由河流冲积而成,水流充足,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甚至成为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让学生讨论,并上讲台操作计算机,点出符合以上条件的平原,展示精美图片。)
人口稠密区→恒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人类文明发祥地→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两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提问:图中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哪一个?(西西伯利亚平原)为什么这里却不是人口稠密及古文明发祥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沼泽广布等)
里海周围也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为什么这里却不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总结: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等。
展示北美洲地形图[图(5)]进行对比,并让学生说明其地势及地形特点。
- 教师阐述:大家知道这么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往往发源于高山、高原地区,然后源源不断地、顽强地奔向大海,在靠海地区又将所带的泥沙堆积起来,形成平原。
请同学们根据亚洲地势及地形特点,判断亚洲的主要河流应该怎样流?(呈放射状由中部地区向四周流,分另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等)
- 动态展示地形图中的河流,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河流:长江、黄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等
这些河流中许多是直接发源于亚洲最高的地区,然后呈放射状分别向东、南、北等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并成为源远流长的世界级大江大河。长江(6300千米),黄河(5500千米),印度河(2300千米),恒河(2700千米)等。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别:
咱们通过以上的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了亚洲的地形特点。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咱们沿着亚洲30°N 纬度从东向西旅行,需走过哪些地形区呢?(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阿拉伯高原、死海、苏伊士运河等)。
展示有关地形剖面图[图(6)],让学生对照平面地形图,找出地形剖面图中对应的地形区。
展示北美洲平面地形图,同时展示沿40°N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展示非洲平面地形图[图(7)],同时展示三条剖线,并展示一个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讨论判别剖面图对应的是其中哪一条剖线。
(四)、新课总结:
亚洲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亚洲地势及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亚洲的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别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第二节 亚洲自然环境第2课
(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
2017年2月17日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亚洲复杂的气候特点,并通过读图,认识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2、 使学生理解“季风”的概念,结合现实生活理解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3、 使学生理解亚洲不同气候对不同地区人民生活及生产的影响,学会观察生活及生产方面的现象来分析气候对其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亚洲复杂的气候特点;亚洲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亚洲不同的气候对人民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展示法、讨论法、讲解法及分析法
(四)、新课导入:
亚洲自然环境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其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今天我们来认识其气候特征。
(五)、新课讲解:
一、 亚洲复杂的气候:
1、 提问:我们按纬度大体上可以把地球划分为几个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因此,我们曾经学习过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及寒带气候)
2、 提问:关于纬度亚洲有哪一个世界之最?(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3、
提问:这样会使亚洲的气候有一个什么特点?(复杂多样,再加上地形的复杂性,更加剧了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4、 亚洲气候类型动态图,并结合课本的图6.9,引导学生认识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5、 展示课本中的图6.10,请同学们描述四地的气候特征。
6、 展示下列有关试题,对其所学知识进行反馈。
读右图及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北京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亚洲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__________气候分布广。
②.沿北回归线自东向西气候类型分布为( )
-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 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读四地各月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下图),判断各图分别代表上图中的城市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 亚洲气候除了复杂多样外,有哪一种气候名称出现的概率较多?(季风气候)
什么叫“季风”?(先让学生进行解释,教师再通过下图进行解释)
8、 提问:总的来说,季风气候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雨热同期”。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吗?(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季风气候也会带来不利之处。(旱涝灾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回忆,什么时间容易发生旱灾,什么时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9、 多样的气候类型,对各地的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各地区的风俗及景观相差巨大。以人民的住宅为类,就有许多不同之处。展示下类图片让学生进行分析气候对其的影响。
10、 再展示一些农业生产活动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1、 引导学生做第8一9页的活动题。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引入,新知讲解,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