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575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575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575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展开1. 某菜市场买了一条鱼,用绳子捆住,手握绳子提起这条鱼,鱼受到拉力,则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鱼B.绳子C.手D.地球
2.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
A.图(a)和(b)B.图(a)和(c)
C.图(a)和(d)D.图(b)和(d)
3.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4. 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同一拉力器比赛臂力,结果他们都把拉力器撑到两臂伸直状态,关于几个同学臂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臂力一样大B.撑开快的臂力大
C.手臂长的臂力大D.体重大的臂力大
5. 有一根弹簧,在它的测量范围内,如果受到8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为29cm,如果受到5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26cm,则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
A.19cmB.20cmC.21cmD.22cm
6.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B.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7. 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
A.B.
C.D.
8. 如图所示四个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空中上升的排球B. 斜面上的木块
C. 推出去的铅球D. 挂在墙上的篮球
9.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D.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10. 如图物体的重力为100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60N,依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可能受到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11. 摩擦力于我们并非总有害.对于有利摩擦我们要想办法增大,下列图所示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自行车的滚动轴承
B. 体操运动员手上涂防滑剂
C. 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
D. 给门轴加润滑油
12. 如图,某同学用100牛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某一时刻,慢慢地将推力减小,当减小到60牛时,物体开始匀速下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在处于静止和匀速下滑状态时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N
C.滑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N
D.如果继续减小推力,摩擦力大小不变
13.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20N的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那么,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是( )
A.F一定大于20牛B.F一定等于20牛
C.F一定小于20牛D.F一定等于0牛
14. 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选填“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夹碎核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如图,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相互作用的力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图中的示数为________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________,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一物体在月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上的16,将120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______kg,重力是________N(g=10N/kg).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8:3,在地球同一地点它们所受重力之比为________,它们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伽里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即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填“是”或“不是”)直接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来的,但经受住了无数的实践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经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__.
许多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用手握住重为15N的瓶子,让瓶身保持竖直,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
作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质量为1kg(g取10N/kg)
如图所示,请画出重5N的小球在空中摆动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数据如下表.
(1)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读数是________N,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N;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比,两者关系式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华“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通过实验图(C)和图(D),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小华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___.
(2)小华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将甲图中的纸质小卡片从中间沿竖直方向剪开,纸片下落,说明________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五、解答题
如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轮,若机器人质量是500kg,在南极执行某次任务时,20min内自主行走了18km.求:
(1)该机器人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它本次自主行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小刚同学质量为56kg,他可以双手或单手倒立在地面上,每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40cm2.求:(g取10N/kg)
(1)小刚的重力.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一辆汽车自重4t,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5倍,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求:
(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取g=10N/kg).
(2)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不考虑因行驶对地面压力大小的变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力的概念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解答】
解:通过绳子提起鱼,由于鱼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力的三要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图(a)和(b),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图(a)和(c),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故B符合题意;
C.图(a)和(d),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图(b)和(d),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答案】
B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
本题考察有关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知识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要先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测量和读数。
【解答】
解: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5N和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6N.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弹力
【解析】
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会越长。
【解答】
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都将手臂撑直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几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把弹簧拉得更长,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
故选C.
5.
【答案】
C
【考点】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解析】
设原长为L0,可求出不同拉力下弹簧的伸长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据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设弹簧原长为L0,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F1=8N时,弹簧的伸长量ΔL1=L1−L0=29cm−L0,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F2=5N时,弹簧的伸长量ΔL2=L2−L0=26cm−L0,
因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所以,F1F2=ΔL1ΔL2,即8N5N=29cm−L026cm−L0,
解得:L0=21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重力
重力的方向
【解析】
根据重力、重力方向和影响重力的因素解答.
【解答】
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同一地点的g值不变,由G=mg可知,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故D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7.
【答案】
A
【考点】
重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重力示意图
【解析】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时,要将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解答】
解: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ABC选项中重力的示意图是错误的,D选项重力的示意图是正确的.
故选:D.
9.
【答案】
D
【考点】
惯性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利用惯性,但不能增大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推力与阻力平衡,而不是因为汽车没有惯性,汽车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B错误;
C.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但惯性不变,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
D.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衣服运动了,而灰尘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与衣服脱离,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A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受力分析
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不受摩擦力;
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根据题中条件和物体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解答】
解:C.因物体受向上的拉力作用后,依然保持静止(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B.物体和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AD.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且拉力小于重力,物体依然保持静止,则说明桌面对物体有向上的支持力,所以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11.
【答案】
B
【考点】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解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
解:A.自行车上的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体操运动员手上涂有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答案】
D
【考点】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的大小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物体在处于静止和匀速下滑状态时都受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故A正确.
由二力平衡知,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物块的重力,为30N,故B正确.
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N,故C正确.
继续减小推力,根据f=μFN知摩擦力减小,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
解: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f=20N.
故选B.
14.
【答案】
D
【考点】
力与图像的结合
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从而可知物体所处的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
(2)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由F−t图象读出推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即可判断所处的状态;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解答】
解: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A错误;
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故D正确;
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所以,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答案】
作用点,形状
【考点】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
解:由题可知,力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核桃被夹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
运动状态,相互的,相反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解答】
解: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是由于两只船均受到对方的作用力,手给船一个推力的同时,手也受到船给的反作用力,推力使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还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答案】
0∼5,2.4,大
【考点】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2)常用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原理制成的。
【解答】
解: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120,200
【考点】
重力的计算
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
物体在任何地方它的质量都不变,所以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等于在月球上的质量;
用地球上的物重乘以16就可计算出物体在月球上物重.
【解答】
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则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的质量相同,都是120kg;
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mg=120kg×10N/kg=1200N;
由题意可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G月=16G地=16×1200N=200N.
【答案】
8:3,地球
【考点】
重力的计算
【解析】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常数g相等,知道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利用G=mg求出受到的重力之比;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解答】
解:根据重力计算公式G=mg,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8:3,在地球同一地点它们所受重力之比也为8:3,
因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它们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
牛顿,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即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解答】
解: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于是他推断: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概括得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不是直接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来的,但经受住了无数的实践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经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答案】
1×104,1×104,竖直向上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重物的运动状态求出拉力与重力的关系.
【解答】
解:被吊车吊着的重物,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G;
重物静止或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都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重力都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两种情况中钢索对重物的拉力都为:F=G=1×104N,方向都竖直向上.
【答案】
增大摩擦,15,15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2)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
解:许多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
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15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水杯仍然静止,水杯的重力没变,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N.
三、作图题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重力示意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如图所示: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重力示意图
【解析】
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答】
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小球的球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5N,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答案】
(1)2,0.2
(2)如解答图所示.
(3)正,G=mg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
(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指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读数.
(2)利用数学描点法描出重力跟质量的对应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
(3)重力跟质量的图象是正比函数图象,可以判断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解答】
解:(1)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
(2)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根据所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3)由图像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两者关系式为G=mg.
【答案】
(1)形变,转换法
(2)DE,受力面积,EF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
(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
不能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而是通过物理量变化导致其它量的变化时,通过其它量的变化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实验图(C)和图(D),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根据形变现象来比较压强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小华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应该通过图中DE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效果越明显;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应该通过图中EF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
(1)不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不在同一个物体上
B
【考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
(1)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2)将小卡片剪开,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是验证不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3)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
【解答】
解:(1)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2)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个物体上,纸片下落,说明了不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五、解答题
【答案】
(1)该机器人所受到的重力是5000N;
(2)它本次自主行走的平均速度为54km/h.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重力的计算
【解析】
(1)知道机器人的质量,利用G=mg求出机器人的重力;
(2)知道机器人行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v=st求出它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机器人的重力:
G=mg=500kg×10N/kg=5000N;
(2)由题知,路程s=18km,时间t=20min=13h,
机器人的平均速度:
v=st=18km13h=54km/h.
【答案】
(1)小刚的重力为560N.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
【考点】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力的计算
【解析】
(1)由G=mg求出小刚的重力。
(2)小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他的重力,双手倒立时受力面积等于两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由压强公式求出他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
解:(1)小刚的重力:
G=mg=56kg×10N/kg=560N;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GS=560N2×140×10−4m2=2×104Pa.
【答案】
(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104N.
(2)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
(3)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是4×105Pa.
【考点】
重力的计算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汽车的质量为m=4t=4000kg,
该车受到的重力为G=mg=4000kg×10N/kg=4×104N.
(2)汽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f=0.05G=0.05×4×104N=2000N,
由于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则牵引力是F=f=2000N.
(3)不考虑因行驶对底面压力大小的变化,汽车匀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压=G=4×104N,
受力面积为S=1000cm2=0.1m2,
则压强为p=F压S=4×104N0.1m2=4×105Pa.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0
________
3.0
4.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八年级期中考试_(物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八年级期中考试_(物理)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