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应用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应用题(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小明去年暑假随父亲到南方旅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但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你指出错误_______,若按该装置操作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收集装置选________。实验选用装置B或装置C还可以制取CO2,其反应药品是_________,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一个突出优点是_________。
(4)为测定某地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的纯度,向20g该大理石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气体与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②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英国《独立报》曾评出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赫然在列,造纸术就是其中之一、一种现代造纸流程如图所示。
(1)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营养物质中的______类。纤维素组成用(C6H10O5)n表示,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废办公用纸属于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
(2)烧碱、纯碱能与树、竹、草中的油脂作用。生活中用洗洁精洗油污,属于______现象。
(3)步骤2中捣碎的目的是______;步骤3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此操作中常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4)经检测甲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可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______(填现象)后待排放,环境监测员常用______检测废液的pH,确认是否达标。
(5)经检测,乙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OH,NaOH的质量分数为4%,现用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的废硫酸10t将其处理至中性,可以处理的废液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2021·山东济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_____(填字母)。
a.H2O b.H2 c.H+ d.OH﹣
(2)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当滴入溶液为V2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色。
(4)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为除去某粗盐水中的MgSO4、CaCl2杂质,得到NaCl溶液,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实验方案:
①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②以上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③写出溶液乙中含有的杂质,并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______。
(5)某实验室用20%的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H2SO4,消耗NaOH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H2SO4的质量。
4.(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工业冶铁的原料有石灰石、铁矿石、___及焦炭,其中焦炭的作用有____、____。
(2)请你利用如图中提供的3个数据,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过程___。
5.(2021·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
实验一: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仪器 x的名称是_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_______。
④如图一所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水槽中导管口无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_______。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最多可能有4处漏气
B加热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氯酸钾分解的温度
C导管未放入集气瓶中
D试管底部没有均匀受热
⑤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m”或“n”)端进入,理由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H2O2的质量分数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如图二所示,分别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使用传感器测烧瓶中O2的浓度(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完全范围),绘制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填写表中数据。
②从曲线 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在图中画出曲线 c的位置及趋势。_______
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B.10 mLC.50 mLD.100 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_________、洗涤、干燥,精确测定(假定实验过程中沉淀无损耗)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兴趣小组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系列实验:
【实验1】:向盛水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信息绘制出pH与通气时间关系曲线如图2。写出图2中曲线下降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2】:小静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两支试管,分别倒立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如图3,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3】:为了进一步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小组同学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4、图5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1)图4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5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4】:为测定一瓶变质的烧碱中NaOH的含量,某同学取一定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质量为395.6g。请分析计算: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求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
8.(2021·河南郑州·九年级期中)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请根据要求回答:
(1)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对药品选择的要求是___________。
(3)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4)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收集O2,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选择上述装置可以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5只250mL集气瓶,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Ⅱ.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
Ⅲ.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
②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条件______________。
(6)向B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称量B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为170g,紧接着向B装置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量装置及装置内药品的总质量为168g(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试计算反应消耗掉过氧化氢的质量。
9.(2020·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份氯化钠和氯化钡混合物样品。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分离提纯氯化钠并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百分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前对天平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向溶液①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该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Ⅱ,请指出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操作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b.该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停止加热后,立即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4)样品中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
10.(2020·宁夏·中考真题)小明去年暑假随父亲到南方旅游。江南水乡,烟雨蒙蒙,别有一番风景。
(1)小明发现,南方的公交车铁质部件的锈蚀情况明显比银川的严重。他感到奇怪,但很快就明白了,原因是江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铁更易锈蚀。钢铁材料锈蚀会造成很大损失,写出一个在常温下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家族有众多“兄弟”。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铜、铝三种洁净的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最为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不反应的是________,这反映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很大。
(3)若要验证金属锌的活动性强弱在铝和铁之间,可选用________溶液,分别将铝和铁放入其中观察。写出其中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1·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和金属材料。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铝合金中的铝在常温下其表面能与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而被大量使用,请写出相关的方程式:_______。
(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结果。
(4)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的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可发生如下反应: ; ;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6)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不含其它物质)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2g氢气,则原合金的质量可能为_______。
A 2.0g B 1.5g C 2.5 D 3.0g
12.(2021·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根据题意回答。
①实验室选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 B 和 C 作为发生装置,装置 C 和装置 B 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若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___(m 或 n)端通入。
③下图所示实验G中铁丝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启普发生器中,加入液体的量不能太少的理由是___________。
13.(2021·山东济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镁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领域的生产制造,被誉为“国防元素”,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海水(含有MgCl2)提镁产业。如图为制取单质镁的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海水制镁的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海水或卤水中含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经过“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50 g MgCl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60 g NaOH溶液(即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当加入40 g NaOH溶液(即图中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沉淀的质量及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14.(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
(4)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
以下是同学对铁锈的成分、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及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研究。
(二)用上述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
资料:①FeSO4遇到氧气氧化,会转化为Fe2(SO4)3
②Fe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制备流程】
(1)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Fe2(SO4)3=3FeSO4、_______。充分反应后要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2)流程中产生草酸亚铁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制备过程中,溶液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
(三)探究FeC2O4·nH2O热分解的产物及n的值
【实验装置】
资料:①FeC2O4·nH2O为淡黄色粉末;FeO和Fe3O4都是黑色固体,其中FeO易被氧气氧化。
②FeC2O4·nH2O加热至300℃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受热分解产生黑色固体、CO2和CO。
【实验分析】
(1)若通过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生CO,则需在B和C装置之间增加盛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2)先鼓入氮气,再加热分解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
(3)指出上述实验装置不足之处_______。
(4)取3.60gFeC2O4·nH2O,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得热分解装置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FeC2O4·nH2O中n的值为_______。
②反应后,热分解装置中残留的黑色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③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__。
④若将图中1.44g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固体增加0.16g,此固体(铁的氧化物)为_______。
15.(2021·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
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C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
D 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锌粉和铜粉混合物质量大
(4)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任意开采矿物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铁制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D 用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造管道
(5)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①步骤Ⅱ的操作是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步骤Ⅰ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
④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w的值为_________(用m和n的代数式表示)。
试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H2O2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I
3.4
10.0
a
II
2.4
_______
b
III
1.7
10.0
c
集气瓶标号
1
2
3
4
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温度/℃
0
10
3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3
33.0
30.5
27.0
参考答案:
1.(1) 试管 锥形瓶
(2)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3) EF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4.4 解:设该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x=50%
答:该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2.(1) 糖类 属于 36:5 可回收
(2)乳化
(3)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过滤 引流
(4) 气泡 pH试纸或pH计
(5)20t
解:设处理废液的质量为x。
x=20t
答:可处理20t。
3.(1)c
(2)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3) HCl、NaCl 红
(4) 玻璃棒 Ba(OH)2+MgSO4=BaSO4↓+Mg(OH)2↓或Ba(OH)2+Na2CO3=BaCO3↓+2NaOH或CaCl2 +Na2CO3=CaCO3↓+2NaCl 在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5)9.8g
4.(1) 空气 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产生热量、提高炉温
(2)97kg
5. (1) 铁架台 (2)D AB m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0.0mL (4)在同等条件下,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6.(1)六6
(2)C
(3)B
(4) AgNO3 偏小 无影响 过滤 解:设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x
x=23.4%
答: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
7.(1) 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形成的液柱更高 (2) (3)反应放出热量 (4)4.4 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
答: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78.8%。
8.(1) 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2)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且无需加热
(3)C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了
(5) 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燃烧越剧烈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52.6%时,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
(6)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设消耗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消耗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8.5g。
9.(1) 调节天平平衡 除去氯化钡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3)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 (4)bc 58.4%
10.(1) 气候潮湿 (2)Fe2O3+6HCl= 2FeCl3+3H2O 铝 铜 (3)硫酸锌
(4)2Al+3ZnSO4= Al2(SO4)3+3Zn
11.(1) Ca (2)氧气 大 (3)C A
12.(1) 2KClO32KCl+3O2↑ (2)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m (3)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无法固液接触,产生气体
13.(1) ② Mg(OH)2+2HCl= MgCl2+2H2O
(2)将镁元素富集
(3)NaCl、NaOH
(4)解:设生成的Mg(OH)2的质量为x
40g 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 g×2%=0.8g
x=0.58g
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0g+40g-0.58g=89.42g
答:所得沉淀的质量为0.58g,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9.42g。
14.(1) Al>Fe>Cu B 刷漆、涂油等 (2) 防止FeSO4因结晶而造成损失 (3)防止FeSO4氧化成Fe2(SO4)3 氢氧化钠溶液( 或澄清石灰水) 排出装置内原有气体,防止产生干扰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4)2 FeO (5) Fe2O3
15.(1) 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 AD AC (3)过滤 (4)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有气泡产生 (5) CuO、Cu、Z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综合应用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备考一轮专题复习—-综合应用题附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河北省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七 计算应用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2 g,请计算,1%), 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