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一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单元及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意义第五组课文的主题是“科学精神”。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述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的论证观点。围绕这个要素教材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本文就引导了学生思考两个小孩儿的观点,以及他们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告诉人们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这一道理。
二、课文分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进口辫子有观点,有时是一句增强了论辩性
三、学生能力的培养点和情感的培养点。
这篇文章的学习,旨在然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从辩日的角度可以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需多观察,多思考。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很令人敬佩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故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辩”字写法。
生:辩论。用“辩”组词,理解意思。理解课文题目。课文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生读课文。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握好节奏。
3.指名读。
三、理解课文,合作交流
1.根据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读懂文言文都有什么方法呢?生交流。根据注释理解,查字典,请教老师等。
2.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用喜欢的方法开始学习文言文吧。学生读书,老师巡视,随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四、理解课文,课堂交流。
1.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一句交代了这一问题,你能读一读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解释。游学这个词就起源于孔子。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治学精神,就是游学的始源。那同学们,从辩斗这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说明辩论的非常激烈!
2.举出观点那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呢?谁来读一读?指导读他们的意思你明白吗?谁来说一说?继续知道读,读出辩论的语气。
3.据“理”力争
有理有据才能让别人信服,这两个孩子的理由又分别是什么呢?你找到了吗?生读文中相关语句。同学们,两个小孩儿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不仅据理力争,而且还用了很多策略。你发现了吗?体会两小儿辩论时用的比喻、对比、反问的辩论策略。男女生对读,体会“辩”之精彩。
4.两个孩子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结果又如何呢?
生读原文,师指导“为”和“知”这两各通假字的读音和意思。理解意思。怎么理解这句话?
五、对话人物,揭示哲理
孔子非常有学问。被历代君王尊为至圣先师。他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渊博的,好多人有问题都请教孔子。但这个问题孔子也不能判断,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孔子的这两句名言吧。出示孔子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两个小孩子说什么?
生交流。
师小结:你们善于观察自然现象,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大学问家提问题这样的科学精神也是的确了不起!
六、作业布置假如你是孔子,当然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试一试吧!
《两小儿辩日》评测练习
一、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二、解释红色的字
问其故( )而日中时远也( ) 两小儿辩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5.孰为汝多知乎?
四、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五、“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
六、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七、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八、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九、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两小儿辩日》课后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也是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的学习,旨在然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一、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学法指导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如何学习文言文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杨氏之子》《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学奕》等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有所积累,但独自理解一篇文言文还有些困难。读懂文言文先要读通文言文。课堂伊始,先让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先是师范读,根据老师读书的节奏自己练读,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学生对文言文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我又启发他们结合以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进步提高,获得全新的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这样更利于合作学习。教学中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让学生结合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首先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对照注释进行注,然后把句子连起来解释,还有不懂之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学目标中“读懂意思”得到实现。
三、注重诵读“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诵读,这节课的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1.读通:通过师范读,个人练读,生齐读,小组自学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2.读懂: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小组合作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3.读好: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重点处我适时地点拨,如:两小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度怎样读出来;两个小儿争辩时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强调他各持己见、胸有成竹的心态;两小儿的观点那么鲜明,理由那么充分,怎样读这样学生带着感受读出对比的语调,一轻一重,情到深处自然流!同时这样的训练充分达成了教学目标读出韵味。
遗憾是:
一、时间分配得不够好,学生自读留的时间有点少, “诵读”的训练还应更突出一些,同时后面的设计的 “课本剧”表演也没能得到展示。
二、课前预习不够,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的问题这一环节也处理得不够细致,当成了课下作业。
三、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简练,有时语言随意,有时不够严密或有重复学生说话的现象。作为一名语文一线教师,我深深知道学无止境,为了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只有不断总结自己课堂教学的经验与不足,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启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更加完美
小学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教材分析,精读课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生疑,激发学习之趣,辩论内化,培养创新品质,教学思考,关于学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