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8 估算小麦堆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8 估算小麦堆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01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8 估算小麦堆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02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8 估算小麦堆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木材加工问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木材加工问题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3 页,估算一对小麦的质量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会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的基础上学习的。估 测一对小麦的质量,是现实中农民经常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 2 的估算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计算圆锥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丰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经历测量圆锥的有关数据、及解决与圆锥体积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会测量圆锥的有关数据,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圆锥有关的
    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测量活动经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圆锥形小麦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小麦的比重计算出小麦堆的质量。
    难点:理解测量圆锥形小麦堆底面直径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在操场上堆一个沙堆,准备皮尺、2 个标杆。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锥体的体积?(复习导入)
    生:1.圆锥的底面积和高2.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3.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4.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允许学生想不到)
    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利用圆锥体积的知识来解决。比如,估计一堆小麦的质量,估计一堆粮食有多少吨等。课前,老师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堆了一堆沙子。现在,我们到操场, 研究一下,怎样计算出沙堆的体积。同学们到操场上,注意带上测量工具。
    设计意图:1.针对解决问题的讨论,既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复习, 又直接为解决问题做铺垫。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解决问题的愿望。
    二 探究新知(测量活动)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沙堆,像不像一个圆锥?谁知道还有哪 些东西可以堆成一个圆锥?
    生:土、石子、白灰、饲料、谷类农作物等等
    师: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要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需要测量沙堆的哪些数据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如:
    1:需要测量沙堆的底面半径,和高。
    2:底面半径不好测量。可以先测量出沙堆的底面周长,求出半径,再测量沙堆的高。
    3:也可以先测量沙堆的底面直径,求出半径,再测量沙堆的高。
    设计意图:1.沟通数学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经验和想象力。2.讨论的过程,既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思考,又是实际测量活动的必 要准备。
    师:那现在我们就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来实际测量,先来测量底面的周长行吗?
    找一组学生测量,提醒其他学生做好记录,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师:沙堆的周长很好测量,那么咱们再找一组,来挑战测量沙堆的高怎样测量呢?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形成一般的测量的方法。
    生:把圆锥顶点到圆心的高平移到圆外来,用两根竹竿,将一根竹竿竖直放,另一根竹竿过麦堆的顶部水平放置,并与竖直的竹竿成直角,即可量得高。
    一组学生代表操作、测量,记录数据。
    师:再讨论一下,这堆沙子底面的直径怎样测量? 学生讨论,并实际测量。
    师:好,沙堆的数据我们已经得到了,现在请同学们选择测量的数据, 自己试着计算出这个沙堆的体积。
    *学生回教室计算,交流选择的数据和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交流时,让选择不同数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1. 测量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测量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使学生学会实际测量圆锥物体的方法,并获得真实的数据。2. 给学生自主选择数据、独立计算的空间,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师:刚才我们测量并计算出一堆沙子的体积。如果换成一堆小麦,可不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求出它的体积?
    生:学生会给肯定的回答
    师:假如刚才我们测量的就是一堆小麦,老师还告诉你每立方米麦子 大约重 735 千克,你们能计算出这样一堆麦子的质量吗?自己算一算, 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此结果依据授课教师准备的沙堆大小为准,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把沙堆换小麦堆,既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又是学生知识迁移的过程。
    三 巩固新知
    师:刚才,把沙堆假设成麦堆,算出了这样一堆小麦的质量。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本第 43 页下面的第(2)小题,不但要计算出小麦堆的质量,还要算一算能用多少麻袋,你能解决吗?
    让学生读问题(2),然后先讨论一下,计算需要多少个麻袋,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借助圆锥周长先求出底的半径,在求出底面积,利用公式求出体积及小麦堆的质量,最后求出袋数。
    9.42÷3.14÷2=1.5(米)
    3.14×1.5²×1.2÷3=2.826(立方米)
    2.826×735=2077.11(千克)
    2077.11÷90=23.079(袋)≈24(袋)
    师: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呢?
    生:剩下的小麦虽然不能装满一袋,但是它也得需要一个袋子,所以不能“四舍五入”法,应用咱们学过的进一法。
    师:要及时给与肯定表扬。四 达标反馈
    1、习题 44 页 1 题 2 题,学生独立完成,答案 1 题 11424 千克。2 题
    22 吨.
    2、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 4 米,
    高 1.5 米.每立方米沙大约重 1.7 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答案:11 吨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一练 3—5 题,每题都是先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比重再解答, 答案,40 吨;73 克;2335.375 千克。
    一个圆锥.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 立方分米?
    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也就是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⅓
    由圆锥的体积公式:v= 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
    3.14×(2÷2)2×3÷3
    =3.14(立方分米).
    答: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 3.14 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3.14.
    3、思考题:
    一个直角三角形(如下图),分别以两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 旋转成两个圆锥体,哪个圆锥体的体积大?为什么?(单位:厘米)

    A:以 3 厘米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52×3.14×3×⅓=78.5(立方厘米)
    B:以 5 厘米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32×3.14×5×⅓=47.1(立方厘米)(52×3.14×3×⅓)∶(32×3.14×5×⅓)=5∶3
    结论:以 3 厘米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成的圆锥体体积大.因为它们的体积的比就是它们底面半径的比,谁的底面半径大, 谁的体积就大.
    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小麦堆V=⅓ShV =⅓r²h
    V =⅓∏(d/2) ² hV =⅓ ∏(C÷2∏) ²h
    一、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用品是用木材做成的。 如,写字台、床、门窗等等。谁知道这些家具是怎样由一棵大树变成供人们使用的生活用品的?
    学生可能说到:
    把成材的大树锯掉。
    把大树锯成木板,再做成家具。
    师:树木是重要的环境资源,是我们国家的公共财物,随意 砍伐树木是违法的。我们在电视和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工人伐木的镜头,这就是林场在按照国家的计划把成材的树木采伐下来,再加工成各种物品。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几个和木材有关的问题。
    板书:木材问题
    设计意图:进行爱护国家财产的教育,培养爱护森林资源的 意识。
    二、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看图,这是某林场生产的一批柳树圆木,从图 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 1:这批圆木有 150 根。
    生 2:每根圆木的长是 2 米,直径是 28 厘米。学生可能有不同之见,只要能说理由即可。
    设计意图:了解生产圆木的总数和每根的尺寸,是解决以下所有问题的需要。
    师:对,这批圆木有 150 根。这些圆木有多重呢?谁知道要计算这批木材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称一根圆木有多重。用每根木材的质量乘 150,就是这批木材的质量。
    师:很聪明,知道了一根圆木的质量,就能计算出这批圆木的质量。我告诉大家,木料专家们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每立方米柳木重 450 千克的结果。
    板书:柳木:450 千克/立方米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知识的思考 问题、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师:知道了 1 立方米柳木重 450 千克,你们能计算出这批柳树圆木的质量吗?怎样算?
    生:先算出 150 根圆木的体积有多少立方米,再乘 450。师:根据一根圆木的尺寸,你们能计算 150 根圆木的体积吗? 试一试!要注意,圆木的长和直径的单位不一样。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统一单位,再算出一根圆木的体积,最后用圆木的体
    积乘 150,就是这批圆木的体积。28 厘米:=028 米
    3.14 ×(0.28÷2)2×2=0.12088(立方米)
    0.123088×150×450=8308.44(千克)≈8.31(吨)
    师:很好。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和每立方米柳木重 450 千克
    的常识,我们计算出了这批柳木重 8.31 吨。你们知道吗?每
    立方米柳木重 450 千克,在木材行业中有一个名称叫做“容重”。
    板书:容重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丰富学生的常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科学的联系。
    师:什么是容重呢?就是 1 立方米木料的质量。另外,木材专家还发现.不同的木料,它们的容重也不一样,比如,l立方米的水曲柳就比 1 立方米的柳木重 200 多千克。我们教材“知识窗”中,介绍了常见木料的容重,大家看一下。
    课件出示知识窗内容。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算的 150 根柳木的质量是木材砍伐下来时的质量。大家都知道,木材在加工之前,需要晾干。木材专家研究的结果是:湿木头的含水率是 15%。
    板书:湿木头的含水率是 15%
    师: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含水率 15%”
    是什么意思吗?
    生:木材中水分占木材质量的 15%
    师:对,含水率就是木材中水分所占的百分比,含水率 15% 就是木材中水分占总质量的 15%。现在,请同学们算一算, 这批柳木晾干后重多少吨呢?
    学生算完后,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计算木材晾干后的质量,既是知识的结合运用, 也是解决有关木材的现实问题。
    师:木材晾干后就可以加工了。现在木材加工厂要把这批柳 树圆木加工成一种最大的方木。
    板书:方木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木头叫方木? 出示方木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小块方木。你能说出它的特点吗? 学生可能说:
    方木是一种长方体。
    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木材叫方木。
    第三种回答不出现,教师介绍。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方木了,那大家想一想,把一根圆柱 形柳木加工成方木以后,木头的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生:木头的长没变,横截面变了。一个是圆形的,一个是正
    方形的。体积也变小了。 学生说不完整,教师补充。
    师:那么,要求圆木加工成方木后的体积,关键是要求什么? 生:关键是求方木横截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由圆木到方木的变化引出横截面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需要,发展数学思维。
    师:怎样计算方木横截面的面积呢?我们一起通过画图来研究 一下。这是在圆木横截面上画出的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
    师:我们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边说边画。
    师:观察这两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等,三角形的底边等于圆的直径。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再画三角形的高。
    边说边画图。
    师:你发现三角形的高和圆有什么关系? 生:三角高等于圆的半径。
    设计意图: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使学生直观感受正方形与圆的直径,半径的关系。
    师:通过画图,我们知道了这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又知道了三角形的底等于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等于圆的半径。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方
    木横截面的面积,你们能计算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措导。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和自主计算,形成求圆内切最大正 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生:圆木横截面的直径等于方木横截面正方形的对角线,把
    正方形分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高是直径的一半, 先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乘 2 就是正方形的面积。0.28×0.14÷2×2=0.0392(平方米)
    师:方木横截面的面积计算出来,那方木的体积就很容易了,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完成教材第 45 页问题(1)、(2)。
    学生自主计算,老师个别指导。答案:
    (1)0.392×2≈0.078(立方米)
    (2)0.078× l 50=11.7(立方米)
    师:问学们计算出每根方木的体积是 0.078 立方米.又计算
    出了 150 根方木的体积是 11.7 立方米,估计一下,几根这样
    的方木大约有 1 立方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师:估计的是否准确呢?用计算器实际计算一下。学生实际计算。然后。全班订正。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0.078≈13(根)
    150÷11.7≈13(根)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在已有知识和经验背景下,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先估计,再计算,培养数感和估算能力
    三、巩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关于木材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求圆内最大正方形面积的问题。观察圆木横截面上的正方形,我们已经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0392 平方米,也知道正方形边长乘边长等于它的面积。
    板书: 边长×边长=0.0392(平方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有 20 厘米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因为 20×20=400 平方厘米,而 0.0392 平方米=392
    平方
    厘米。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试 着算一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方法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9×19=361(平方厘米)
    19.5×19.5=380.25(平方厘米)
    19.7×19.7=388.09(平方厘米)
    19.8×19.8=392.04(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形边长大约是 1 9.8 厘米
    学生如果出现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交流、展示修改化计算方法的过程,是互相学习、 体验方法多样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真棒! 你们知道吗?到了中学,学习了开方的知识后,这个计算问题就非常容易了。
    谁来说一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让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服
    务于生活,让数学生活化。
    板书设计
    木材问题
    柳木:450 千克/立方米容量
    湿木头含水率为 15%方木边长×边长=0.0392(平方米)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生活中的大数3 估算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生活中的大数3 估算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