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4千米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2.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2)“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自然B.劳动力C.交通D.科技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Pa>Pb;Ta>TbB.Pa<Pb;Ta<Tb
C.Pa<Pb;Ta>TbD.Pa>Pb;Ta<Tb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地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地质构造为( )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
(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
A.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5. 一浙商,早期是从乙地贩运蔬菜销往甲地;第二阶段是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销往甲地。完成下列各题。
(1)第二阶段浙商收益增多,主要得益于 ( )
A.技术优势B.运输优势C.成本优势D.劳动力优势
(2)如果该浙商经营的是反季节蔬菜(与正常季节的蔬菜生产比较,其栽培和上市期比正常生长期及供应期提前或延后),则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
A.上海、东北平原B.上海、海南
C.上海、江苏D.上海、北京
6.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7.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
8. 如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
二、综合题
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有关气候数据,回答问题。
表一 M和N两地气温年、日较差比较
表二 M和N两地的降水量及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比较
(1)比较M和N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2)1月M和N的气温日较差相差________℃,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根据表二分析1月M气温日较差大于N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巴西略图,图二为图一中K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据统计,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在2019年发生的火灾数量已创下纪录。自2019年1月以来,亚马孙雨林经历了74155起火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毁木伐林和火灾的频发使亚马孙雨林发挥的生态效益正在逐渐减弱。
材料三: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描述K城市气候类型,并解释原因。
(2)引发亚马孙雨林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毁林烧荒
B.气候变暖
C.火山爆发
D.降水异常偏少 并请分析该流域平原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3)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目的是什么?
下左图为海南岛地形、河流和部分产业园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图中A、B两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
(2)说出图中海南产业园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与乙相比,甲河口处泥沙颗粒较 (填“粗”或“细”),说明判断理由。
(4)海南岛西部台风频次低于东部,说明其主要原因并写出防御台风的主要措施。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西欧城市化水平高,在西欧的多数餐桌上,都能找到牛奶、黄油、奶酪等乳寄产品。
(1)图示地区全年受________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提供的信息,列举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3)2009年9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郑重承诺,将在2020年前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向世界展示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请你列举三例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湖北省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B
【考点】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地球仪和经纬网
【解析】
(1)6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即2万km;因此60°纬线上经度每差1°距离相差111/2km,MN之间经度相差40°,故
MN间的实地距离为2222km。故C正确。
(2)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同在北半球N地位于M地东方二者之间的最短航线应先向东北
再向东南。故B正确。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D
【考点】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1)“互联网+农业”时代,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技术的发展,农业通过投入更多的技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
(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
(1)根据材料可知,“互联网+农业”可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规模扩大,A错误;农民通过网络获得市场信息,开展网络销售,使得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互联网+农业”将促使农业布局更趋向分散,C错误;“互联网+农业”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机械化水平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2)由题中材料可知,互联网属于科技,故“互联网+农业”时代,科技影响力增强。
故选D。
3.
【答案】
D
A
【考点】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解析】
(1)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热的地方气体上升,冷的地方气体下沉,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
Pa>Pb;Ta<Tb,选择D.
(2)c气压大于d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c指向d,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知c、d地之
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东风,选择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D
B
【考点】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图中Q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Q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P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P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图中岩层无明显的断裂。因而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
故选D。
(2)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由图可知,P地顶部岩石被侵蚀,岩层④缺失,故在P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④所含的资源。Q地为向斜,不利于油、气的贮藏,但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在其地下有岩浆岩的侵入,使靠近岩浆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其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的分布。
故选B。
5.
【答案】
C
B
【考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早期,该浙商是从乙地贩运蔬菜销往甲地,蔬菜由其他农民种植,浙商需从农民处购买蔬菜;后期,浙商是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这时的蔬菜成本低于从农民处购买蔬菜时的成本,所以其收益增多;技术优势材料没有任何体现,运输距离不变,蔬菜种植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同一地区,劳动力优势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故C项正确。
(2)甲地是反季节蔬菜的销售市场,乙地是生产地,这说明乙地热量条件较好,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结合选项可知甲为上海,乙为海南,(东北平原、江苏、北京与海南相比,热量方面不占优势,海南热量条件最优),B项正确。
6.
【答案】
C
D
【考点】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解答】
(1)根据图示,影响甲类工业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为原料,故判断为原料型工业。
故选C。
(2)乙类工业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为科技,故判断为技术指向型工业,由于原料、产品“轻、薄、短、小”运量小,而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故产品价格较高,故该类产品尽管使用空运为主,但运费低。
故选D。
7.
【答案】
A
D
【考点】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1)根据图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为正相关,因此可以判断出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A项符合题意。
(2)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且河流流量最大出现在6月,7、8月流量略少,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
区。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而7、8月受伏旱影响。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C
【考点】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
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
解:图中显示废弃物最多的是a,且a的废弃物可直接应用于建材厂的原料,因而它只能为电厂,盐场需要较强的光照,化工厂可以以电厂的废气为原料; 电厂的废气物并没有完全利用,化工厂的废气物没有利用,盐场的废气物全部被化工厂所利用.故图中a、b、c分别代表电厂、盐场、化工厂.
故选:C
二、综合题
【答案】
(1)M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地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2)7M地降水日数较N地少,云量小,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
温较低,因此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本题以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气候数据为背景材料,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气候相关知识。
【解答】
(1)从表一中可知,M、N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比较,M地气温年较差12.1°℃,N地气温年较差19.1℃;M、N两地的气温日较差
比较,M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1.1°℃,N地年平均气温年较差8.0℃;故M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日较差小。
(2)从表一中可知,1月M地和N地两地的气温日较差相差7℃,从表二中可知,1月M地的降水日数较N地少,云量少,白天云
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K城市位于东部沿海,纬度位置低,终年高温;全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
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沛。
A
(3)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原木加工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考点】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森林、湿地等的问题成因及开发利用
【解析】
(1)巴西高原东南部为非地带性的雨林,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地形雨以及暖流的影响。亚马孙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是长着植物的绿色荒漠。限制原木出口,可以保护雨林,提高巴西的经济收入。
【解答】
(1)K城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位于东南信风带,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受地形的抬
升作用,形成降水;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亚马孙雨林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迁移农业,该农业毁林烧荒是导致雨林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所以选A。亚马孙平
原地区,纬度位置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土壤中有机质残留少;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中有机质残留少;该地区水热条件充足,植被茂盛,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强,土壤中养分残留少
。以上原因综合导致了该区域平原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低。
(3)巴西限制原木出口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雨林以及雨林生态系统;原木出口为原来出口,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差;限
制原木的出口,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限制原木的出口,可以带动与原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
【答案】
(1)气温:气温年较差A城较B城大;年均温B城较A城更高。降水:年降水总量A城较B城小;)降水季节变化A城较B城小。
(2)沿海分布;大多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地形平坦:有城市依托。
(3)细甲河沿途比降小,河流流速慢,;携带泥沙能力弱:流程较长,泥沙沉积路程长。
(4)中部山地的阻挡作用。加强监测和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修建防风林和海防林。
【考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气候类型的判读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析】
(1)气候特征的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的差异表现为年较差及年均温的变化,降水的差异表现为年降水总量比较及降水的季节变化。
(2)海南产业园的主要分布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分布特征与地形、城市有关。
(3)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与乙相比,甲河沿途比降小,河流流速慢,携带泥沙能力弱;流程较长,泥沙沉积路程长,这使得甲河口处泥沙颗粒较细。
(4)台风多从海南岛以东洋面登临岛屿,由于海南岛中部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海南岛西部台风频次低于东部。防御台风要从防御、防灾、建设等方面来做。
(1)气候特征的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的差异表现为年较差及年均温的变化,这可以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及数值得出。年降水总量及变化也可以从数值分析得出。
(2)海南产业园的主要分布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由于海南中部、中南部多山地丘陵,导致海南产业园多沿海分布,大多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有城市依托。
(3)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与乙相比,甲河沿途比降小,河流流速慢,携带泥沙能力弱;流程较长,泥沙沉积路程长,这使得甲河口处泥沙颗粒较细。
(4)台风多从海南岛以东洋面登临岛屿,由于海南岛中部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海南岛西部台风频次低于东部。防御台风要从防御、防灾、建设等方面来做,包括加强监测和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修建防风林和防海林等。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西,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
风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
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
【考点】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本题主要考查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3)本题考查青少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解答】
从图中的各种信息可以判断,此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40°﹣﹣60°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市郊。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水陆交通便利,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市场广阔。
了解资源环境形势,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需要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
年较差
℃
日较差℃
年平均
1月
4月
7月
10月
M
12.1
11-1
13.9
14.8
7.2
8.8
N
19.1
8.0
6.9
9.3
8.0
7.5
11月~次年4月
5~10月
降水量(mm)
全年比重(%)
降水日数(天)
降水量(mm)
全年比重(%)
降水日数(天)
M
116.3
11.2
31.0
918.1
88.8
103.6
N
278.5
24.7
80.9
849.8
75.3
9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民乐县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