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
展开1. 2020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953.38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1.1∶45.0∶43.9。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创新高,实现11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回答下列小题。
(1)盐城市进出口贸易体现区域的特征(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
(2)材料中的数据表明盐城市正处于区域的发展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D.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生产成本迅速上升B.①—②,市场竞争加剧
C.③—④,生产成本迅速上升D.③—④,市场竞争加剧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产业利润水平下降的原因是市场成本上升
B.③以后该产业亏损一直在扩大
C.该产业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③以后
D.该产业在①之前的部分产业转移是扩张性产业转移
3.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北海石油依赖症)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回答下面小题。
(1)推断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C.有足够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源和技术
D.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国际竞争力弱
(2)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 )
A.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B.扩大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C.优化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污染
D.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
4. 如图为“某地区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①、②、③是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快速上升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增长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Ⅰ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大
B.从Ⅱ处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
C.从阶段Ⅰ至阶段Ⅱ,该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小
D.在Ⅲ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5.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如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列小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人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6.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7.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
(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
8.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
(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
A.①B.②C.①③D.①②③
9. 土壤中的CO₂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上和地下景观的原始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₂浓度有较大差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₂浓度的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A.红漠化B.沙漠化C.盐渍化D.石漠化
10. 河北省规划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拙,建设京东新成,以涿州市为基站,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豕鹿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而由于地价、工资、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读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2)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
①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②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
③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 ④促进北京工业化快速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 读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是红水河水能资源能梯级开发的原因(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量大 ②位于一、二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大
③干流多峡谷 ④当地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④
(2)红水河水能资源能梯级开发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
B.有利于提高上游的航运能力
C.有利于减轻当地的自然灾害
D.有利于珠三角环境质量改善
二、解答题
汉中市和榆林市是陕西省一南一北两个地级市,他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差异很大。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
材料二:榆林市,陕西省地级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
材料三:汉中大米米粒细长均匀、色泽清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气味香纯。汉中被誉为中国水稻最适宜生长地,汉中大米是同纬度地区生长的中晚熟籼稻品种,生长期较长,所产出大米品质优良,米质达到2级以上,最高等级为1级。
(1)说明汉中市与榆林市地形、气候两大地理要素差异。
(2)分析汉中市年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1200毫米,明显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请分析该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汉中市盛产优质大米自然原因有哪些?
(3)榆林市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请阐述西电东送工程对榆林市有哪些积极意义?榆林市可发展哪些与煤相关产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是2008年经市批准成立为“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是全市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总体规划由中国纺织规划设计院设计,近期规划面积11.3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
材料一:园区结构
分为“染整核心区、高端织造区、科技研发区、服装家纺区、配套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六大区域。染整核心区的“三纵两横”主干道已经拉开了整体框架,高端织造区已形成“两纵三横”主框架。苏北灌溉总渠引入的洪泽湖水系水源丰富;省道s226纵贯全区,距沿海高速20公里;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江苏省环保厅批准;入海污水排放口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目前园区各种要素正在逐步配套,已有恒源供热、沙印热电2家供热中心,有新晨、沙印2家污水处理厂,有临海110KV变电所、沙印35KV变电所,绿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入园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
材料二:入驻企业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分为“染整核心区、高端织造区、服装家纺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六大区域。目前已有沙印、尚嘉、日达、悦达、七彩和盛泽的荣泽、盛泰克、亿昌等一批纺织染整产业项目先后入驻。已初步形成纺纱、织布、印染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格局。近期,染整科技园项目、香港金利达针织织造及染整项目、全国节能环保示范染厂等一批项目也将落地扎根。
材料三:“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的位置图
(1)苏北灌溉总渠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一一列举(至少4点)。
(2)分析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承接省内外织造和染整企业产业转移有利和不利条件。
(3)请你为盐城市染整产业园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B
【考点】
区域的含义及特征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及影响
【解析】
(1)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2)区域发展过程中,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
【解答】
(1)盐城市进出口总额增长,进出口贸易体现区域的开放性。
故选C。
(2)盐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快速,是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一阶段符合工业化阶段的特征,应该属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B符合题意。
故选B。
2.
【答案】
B
D
【考点】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本题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1)从图中利润水平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分析,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是①~②期间;排除CD选项。生产成本在该时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并没有迅速上升,利润下降主要是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造成,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
故选B。
(2)从图中利润水平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分析,该产业在①~②期间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生产成本在该时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并没有迅速上升,利润下降主要是同类产品进行扩张性产业转移,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造成。
故选D。
3.
【答案】
B
A
【考点】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1)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资源诅咒”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解答】
(1)“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B对。
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A错。
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C错。
资源开发成本高低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D错。
故选B。
(2)“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故选A。
4.
【答案】
C
B
【考点】
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及影响
【解析】
(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2)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坐标图判读的关键是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情况: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持续上升。
【解答】
(1)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持续上升。
故选C。
(2)①为第三产业,②为工业,③为农业。从Ⅱ处开始,工业所占比重减少,第三产业继续增加。
故选B。
5.
【答案】
B
C
【考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地域的改善措施
【解析】
(1)该题目为图形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解答】
(1)图示信息表明,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沿河分布,水运便利。
故选B。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Ⅲ走廊主要沿长江方向发展,故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故选C。
6.
【答案】
B
D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解析】
(1)跨流域调水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的一种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水,关系到相邻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同时,还会涉及相关流域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可能引起的社会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变化。
(2)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1)①河是辽河,受东部山地的影响,降水量不大,蒸发旺盛,辽河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流含沙量小,下游人口密集重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②是松花江,该河流域面积广,蒸发微弱,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故选B。
(2)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该处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不能自流引水,所以A错误;读图,该工程主要沿河流分布、耕地占用较多,故B错误;读图该引水线路跨大约5个纬度,距离约为500千米,故C错误;该输水线路沿河流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故D正确。
故选D。
7.
【答案】
C
B
【考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2)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解答】
(1)结合材料可知,纺织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受劳动力影响较大。太康有30年的纺织产业历史,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C正确;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中原地带,市场广阔、是吸引纺织企业迁入的原因,但不是主要优势,AB错误;基础设施不如沿海省份完善,D错误。
故选C。
(2)纺织和服装企业抱团转移,可加强企业联系,协作条件好,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B正确;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C错误;环境改变较小和地租更加便宜不是主要优势,A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C
A
【考点】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荒漠化的实质。
(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解答】
(1)荒漠化主要表现耕地、林地、草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风蚀、水蚀、盐渍化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沼泽化水分较多,不会形成荒漠化,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于蒸发所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答案】
C
D
【考点】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应对措施。
(2)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相关知识。
【解答】
(1)读图可知,四种植被条件下柏树林土壤中CO₂浓度最小,因此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C正确。
故选C。
(2)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广布,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基岩逐渐凸现裸露,将出现石漠化现象,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B
C
【考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
(1)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1)读材料可知,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原因为地价、工资、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那么转移的产业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不会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A错。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对。工业化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C错。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对两地的交通条件没有影响,同时可能导致珠三角地区就业压力增大,D错。
故选B。
(2)环京新城建设可以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①②③对。不会促进北京工业化快速发展,④错。
故选C。
11.
【答案】
A
D
【考点】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红水河水能资源能梯级开发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了水能资源能梯级开发产生的影响。
【解答】
(1)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条件是水量大,落差大。红水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干流多峡谷,落差大。
故选A。
(2)工程建设会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红水河上游航运能力较弱,无法通过梯级开发来提升,可能会加大当地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由于水电是清洁能源,珠三角是红水河水电的主要市场,有利于珠三角环境质量改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
【答案】
(1)地形:汉中市地形是盆地或谷地(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盆地);榆林市地形是高原(黄土高原)。
气候:汉中市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榆林市为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汉中市降水丰富的原因: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受秦岭和大巴山的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原因:地势较平原高,昼夜温差大;位于汉江上游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好;温暖期长,水稻生长期长。
(3)积极意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相关产业: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等。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影响综合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农业区位因素。
(3)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1)读图分析地形差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候特点。汉中市地形是盆地或谷地(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盆地);榆林市地形是高原(黄土高原);汉中市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榆林市为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汉中市降水丰富的原因结合季风和地形来回答。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温、水源、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与煤相关的产业可联系其产业链结合地理条件作答。
【答案】
(1)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年降水量在300~450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
(3)甲地:选择方案2, 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
(1)此题考查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气候,地形等分析降水量分布的原因。
(2)此题考查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分析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此题分析甲乙两地合理治理水土流失的理由。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分析,在甲乙两地治理水土流失各自有合理性。
【解答】
(1)据图分析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图中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黄土高原由东南向西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也越来越少。
(2)据图分析,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森林覆盖率虽低,但流水侵蚀作用也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年降水量在300∼450mm时,森林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相对比较稳定)。
(3)据图分析,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具有关联性。
在甲地治理选择方案2的理由是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在乙地选择方案1的理由是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答案】
(1)南方与北方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
(2)有利条件:土地面积广价格低;周边为传统农业区,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有专业的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可以集中处理;政府支持等。
不利条件:劳动力素质低,需要技能培训;产业配套差;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离市场距离远等。
(3)加强纺织、印染等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职工培训能力;依托染整,发展上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配套;扩大宣传,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加强环境管理,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安全督查力度,确保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等。
【考点】
区域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江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的条件。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苏北灌渠总渠主要从洪泽湖引入,洪泽湖与淮河相连,所以该地重要地理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一致。从南北方分界线、气候、热量带、降水、气温及农业方面描述该界线。
(2)产业转移的条件主要从原料、燃料、土地资源、水资源、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及工农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
(3)建议可从科技、技术、知名度、保护环境等方面进行回答。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