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教案设计
展开一、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学习本节课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时期,并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电流、电压、电阻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
在学习电阻之前,学生已知道了电流,电压,对电阻学习起铺垫作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对电路中小灯泡的亮暗程度进行观察,进而有助于形象地理解电阻大小,有助于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确立如下四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两次实验中灯泡亮度的区别,能准确说出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并掌握电阻单位的简单换算,体悟学科间的交互。
2、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准确说出各因素与电阻大小有着怎样的关系,理解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并乐于思考的习惯,体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如何将眼前的电路元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提问:为什么两个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不同呢?
用导线将电路元件相连。
根据已学知识认真思考并发言。
二、科学探究,探索新知
二、科学探究,探索新知
讲述:一个电路中连有放在“暗箱”中的导体。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更换导体,为什么此时电路中的灯泡亮度更暗了呢?
引出电阻的单位及表示符号。
提问:为什么电阻有大小呢?那么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该运用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呢?
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实验电路图。
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各因素与导体电阻间的关系。
播放视频:(四)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将缠绕后的漆包线放入液氮中,观察串联电路中的灯泡亮度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归纳总结得出: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性质以及温度有关。
提问:两个“暗箱”中电阻的大小为何不同?
思考并回答。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并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电路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的方式展开实验探究: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进行交流与总结。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粗细的关系,进行交流与总结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进行交流与总结
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回答。
三、回顾总结,归纳提升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还有疑问的知识点,及时提问。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阻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4章 电与电路4 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4章 电与电路4 电阻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电阻,应用,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