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合肥一中2021- 2022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量: H1 He4 C12 O16 Na23 A127 Cl 35.5 Pe56 Cu 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结论或应用错误的是
选项 | 文献记载 | 结论或应用. |
A |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 中药材铁华粉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亚铁 |
B | 《天工开物》记载:造瓦“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 | 造瓦时浇水转釉后,铁元素主要以氧化铁形式存在 |
C | 《抱朴子内篇》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 描述了湿法冶铜的原理 |
D | 南北朝时期陶弘录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 汞、金、银形成的合金可用于器物上镀金、银。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2.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1molFeCl3溶于水形成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 (OH)3胶体粒子
B. 将1mol C12通入水中,溶液中Cl-、C1O-、 HClO的数目之和小于2 NA
C. 56g铁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多消耗氯气的体积是33. 6L
D. 将0.3mol 钠、镁、铝分别投到含HC10.2mol的盐酸中,生成标况下气体体积均为2.24L
【答案】B
3. 在投入铝粉能放氢气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MnO、Na+、Cl- B. Na+、 NH、HCO、SO
C. K+、Na+、 NO、CO D. Fe2+、 Na+、 ClO-、SO
【答案】C
4. 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氯元素的摩尔质量为的aNA g/mol
C. 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D. 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答案】C
5.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Al3+,②Mg2+,③Fe3+,④Fe2+,⑤H+,⑥CO32-,⑦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 ⑤⑥⑦ B. ②③⑤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⑦
【答案】B
6.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
A.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B. 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KAl (SO4)2∙12H2O)溶液混合
C.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D. 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答案】D
7. 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11P + 15CuSO4+ 24H2O= 5Cu3P + 6H3PO4+ 15H2SO4。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Cu3P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B. 11molP 参与反应时,该反应中有15mol电子发生转移
C. P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5
D. 若有3mol磷酸生成,则被铜氧化的P为1.5mol
【答案】D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2Fe(OH)3+6H+=2Fe3++6H2O
B. 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1O+ CO2+ 3H2O=2Al(OH) 3↓+ CO
C. 向含有等物质量Fe2+、I-和 Br-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I-+ Cl2=I2+ 2Cl-
D. 工业制漂白粉: Cl2+ 2OH-=Cl- + ClO-+ H2O
【答案】C
9. 元素“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为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实现转化①
B.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生成红棕色粉末
C. 由图可预测: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
D.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不变紫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Fe2+
【答案】C
10. 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制取氯气
B. 用于制备NaHCO3
C. 证明非金属性: Cl2>Br2> I2
D. 探究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反应
【答案】D
11. 铁、铝各1mol组成的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再加入3molNa2O2固体使之充分反应,最终产物是
A. Fe(OH)2、Al(OH)3、NaCl
B. Fe(OH)2、Al(OH)3、NaAlO2、NaCl
C. Fe(OH)3、NaAlO2、NaCl
D. Fe(OH)3、Al(OH)3、NaAlO2、NaCl
【答案】C
12. 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软磁性材料之一。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共沉淀法中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应为1:2
C. 若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说明氢氧化钠过量了
D. 另一种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3Fe2++2S2O+O2+xOH-=Fe3O4↓+S4O+2H2O每消耗3 molOH-,则有1.5 mol Fe2+被氧化
【答案】C
13. 在常温下发生以下几个反应,根据反应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16H++10Z− +2XO=2X2++5Z2+8H2O
②2A2++5B2=2A3++2B−
③2B−+ Z2=B2+2Z−
A. 溶液中不能发生: Z2+2A2+=2A3++2Z−
B. 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
C. 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 Z2、B2、A3+
D. XO可以被A2+还原
【答案】CD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④的变化中,有2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3CO+3H2O= 2Fe(OH)3(胶体)+3CO2↑
C. 若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相同
D. 若用Na2SO3代替Na2S进行实验溶液不可能变成淡绿色
【答案】B
1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一定不存在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离子和分子
C. 氟单质可以从氯化钠的溶液中置换出氯单质
D. 根据Cl、Br、I的非金属性递减,可推出HCl、HBr、 HI的酸性依次增强,而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
16. 向33.6g的CuO、Fe2O3和Fe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5mol/LH2SO4后,各物质恰好完全溶解,且无气体生成,若要用CO充分还原等量的该混合物则可得金属质量
A. 26.4g B. 15.2g C. 28.2g D. 27.6g
【答案】A
二、填空题(共4题, 52分)
17.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疫情期间外出需戴好口罩,返家后立即杀菌消毒。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
(1)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配制过程只需要四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F.上下颠倒摇匀后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加水至刻度线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H2O2的性质,能证明H2O2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序号 | 实验 | 实验现象 |
1 | 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 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
2 | 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 c.溶液变蓝 |
(3)某届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原因可能是NaClO与H2O2反应产生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说明氧化性: Na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2(填“>”或“<”);当有0.1molO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II.二氧化氯(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
(4)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 ClO2和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将ClO2通入到硫化氢溶液中,然后加入少量的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二氧化氯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1)C(2)1
(3) ①. > ②. 0.2
(4)2Cl+2Cl-+4H+=2ClO2↑+Cl2↑+2H2O
(5)8ClO2+5H2S+4H2O=8HCl+5H2SO4
18. 某校课外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制备少量氯气并进行系列实验(夹持仪器己略)。
已知:卤素在水中的颜色如下表:
| Cl2 | Br2 | I2 |
水溶液颜色 | 黄绿色 | 橙黄色 | 棕黄色 |
(1)若装置A中制备氯气,请写出装置A中的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作用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_____
| A | B | C | D |
I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II | 碱石灰 | 无水氯化钙 | 碱石灰 | 无水氯化钙 |
III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设计装置D、B的目的是验证氧化性Cl2>Br2>I2。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D中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色,若打开D装置的活塞,使D中溶液滴入E装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经认真考虑,有同学提出该实验方案仍有不足,你若同意该建议,请说明其中不足的原因是____ (若不同意,则该空不用写)
(5)实验后,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填选项)
(6)若0.lmolMnO2和25mL12 mol∙L−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 等于0.15mol B. 小于0.15mol
C. 大于0.15mol,小于0.3mol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答案】(1)2+10Cl-+16H+=2Mn2++5Cl2↑+8H2O
(2)除掉氯气中HCl杂质,作安全瓶,储存多余的氯气
(3)D(4) ①. 橙(或橙黄) ②. 溶液变为蓝 ③. 通入的氯气的量不确定,可能是过量的氯气氧化了碘离子
(5)B(6)C
19. 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AlFe(OH)nC16-n]m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1)为检测PAFC中铝和铁元素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I中的A是____________ (填 “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 );
②步骤III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铁、铁和铝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取PAFC,设计如下流程:
①在废料中加大过量稀盐酸时会发生多个离子反应,请补全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A12O3+6H+ =2A13++3H2O
Fe2O3+ 6H+=2Fe3++ 3H2O _______
②所得酸性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Al3+ B.Fe2+ C.Fe3+ D.H+
为证明该离子确实存在。可采用的操作(必须指明所采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③往酸性溶液中通入X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氢氧化钠溶液 ②. +CO2+2H2O=+Al(OH)3↓
(2) ①. Fe+2Fe3+=3 Fe2+ ②. C ③.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反之则无 ④. 2Fe3++Cl2=2Fe3++2Cl-
20. 已知a、b、d、e、 f、g、 h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d的一种单质可杀菌消毒,g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 f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分别与e和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a单质在h单质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甲。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画出与h同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d、e、f、h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化物的稳定性d>b
B. 含氧酸酸性h>g>b>f
C. bg2中b为+4价;g为−2价可说明g的非金属性强于b
D. g阴离子能与Fe3+反应而h的阴离子不能,可说明g的非金属性弱于h
(4)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d和g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降低水源中NO对人体的危害,可在强碱性条件下用f的单质将溶液中的NO还原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将e和f单质各1mol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积为500mL,则该过程可得标况下气体体积_______ L。最终获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mol∙L−1。
【答案】(1) ①. 第三周期第IIIA族 ②.
(2)r(Cl-)>r(O2−)>r(Na+)>r(Al3+)(3)CD
(4)O2+2H2S=2H2O+2S↓
(5)6NO+10Al+4OH-=3N2↑+10+2H2O
(6) ①. 44.8 ②. 2
90,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90,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 现有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