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5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74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5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74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5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
知识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
教材第 57~58 页,例 1,说一说,例 2,例 3,课堂活动 1,2,练习十五 1,2。
教学提示
教学例 1 时,,可先出示教材上的 4 个图,这 4 个图都是“10×10×10”的正方体图,
首先让学生认真看图,明确这 4 个图都是把 1 个正方体平均分成 1000 份。这 4 个正方体涂色的分别是 1 个、10 个、100 个、1000 个小正方体。在对图有较充分的认识后再填一填, 即分别添上 0.001,0.01,0.1,1.也可以让学生先填出小数,再说一说这样填的理由,通过说来强化对图形的理解。“比一比”,首先要对 4 幅图进行比较,抓住从图中看出什么?让学
生结合图形,直观得出:第 1 图是 1 个小方块,第 2 图是 10 个小方块即 1 个长方条,第 3
图是 10 个长方条即 1 个正方形块,第 4 图是 10 个正方形块即 1 个正方体。从而得出第 2
图是第 1 图的 10 倍,第 3 图是第 2 图的 10 倍,第 4 图是第 3 图的 10 倍。
例 1 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再按照教材上出示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索。例 2 和例 3 以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为主,学生应有足够的讨论和汇报的时间和机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一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点大小变化的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 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
理解并概括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12.34 1.234 1234 123.4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 师: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指名学生回答。(每个数的数字相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师:可见小数点的位置可以影响小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整理回顾上一节课内容,通过对四个小数的比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不同。
(二)探究新知:
- 教学教材第 57 页,例 1。
(1)出示教材上的 4 个“10×10×10”的正方体图。
①师:请大家仔细看这四个正方体图。
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得出 4 个图都是把 1 个正方体平均分成 1000 份。
②师:在这 4 个正方体中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是多少?
(涂色的分别是 1 个、10 个、100 个、1000 个小正方体。)
③师:请同学们用小数表示涂色的小正方体在 4 个正方体中分别表示是多少。
(0.001,0.01,0.1,1)
④师:为什么可以用这四个小数来分别表示呢?
学生“比一比”,首先要对 4 幅图进行比较,抓住从图中看出什么?结合图形,直观得
出:第 1 图是 1 个小方块,第 2 图是 10 个小方块即 1 个长方条,第 3 图是 10 个长方条即 1
个正方形块,第 4 图是 10 个正方形块即 1 个正方体。从而得出第 2 图是第 1 图的 10 倍,第
3 图是第 2 图的 10 倍,第 4 图是第 3 图的 10 倍。
⑤师:这 4 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从右往左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⑥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
从右往左观察,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 1
,
10 100
1
, …
1000
- 说一说:把 5.1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后各是多少?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内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注意: 位数不够用“0”补足。3.教学教材第 57 页,例 2,第 58 页,例 3。
(1)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在书上,然后集体汇报。
( 2 ) 讨论: 当一个数分别扩大 10 倍、 100 倍、 1000 倍… … 或缩小它的
1 1
,
10 100
1
,
1000
……时,这个数的小数点怎样变化?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当一个数分别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时,就将其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
当一个数分别缩小它的
10
位、三位……
1
,
100
1
,
1000
……时,就将其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体图的等分情况,建立分数与小数的比较方法,发现涂色正方体 在整体中的变化规律,发现小数点在不同位置上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三)巩固新知:
- 教材第 58 页,课堂活动 1。
老师与一名学生作示范后,同桌之间互相练习。 2.教材第 58 页,课堂活动 2。
仔细观察,然后再互相说一说。
(四)达标反馈习题:
- 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五,第 1 题。
- 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五,第 2 题。答案:
1.10 倍;100 倍;10000 倍;1000 倍。
1 1
2. ;
100 10
1
;
1000
1
; 。
1000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业第 5 课时:
1.填空。 |
| ||
(1)把 0.54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 )到它的( | ),得( | )。 |
(2)把 6.829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 )到它的( | )。 |
|
(3)把 5.36 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到它的( );要把 5.36 缩小为它的
1
,就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10
- 下面的数和 53.69 比较,各是怎样变化的?
5.369 0.5369 5369 536.9
- 直接写得数。
0.57×10= 0.05×100= 4.63÷10= 3.5×100=
6.1÷100= 70÷1000= 5÷100= 4.62×100=
答案:
1.(1)扩大,10 倍,5.4;(2)扩大,100 倍;(3)扩大,100 倍,左,一。
1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1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
到原数的
100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
3.5.7;5;0.463;350;0.061;0.07;0.05;46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
在这节数学课上,为了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 假设了一个跳远的情境,并给出了跳远的成绩。教师先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小 组合作探究,谁跳的远;接着引导学生大胆总结比较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放开手脚,主动去操作探索,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 间和实践,从“经历过程”的视角设计教学过程,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 程。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陈省身和他的小黑板
陈省身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从小酷爱数学,年经时,他总是在办公室挂着小黑板, 年迈时,他又把小黑板挂在自己的卧室里,此外,他还要求他所在的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每一位老师的家里都要挂一块小黑板,以方便记录即时的想法。他认为,数学中的发明创造就是始于一念之间,如果你能捕捉到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并进行刻苦钻研,就可能获得新的发明创造。
陈省身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小黑板,小黑板帮他记下灵感和问题,引发思维和创新。小黑板使他获得了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成为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 1.谈话,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计算与应 1,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9-1 小数》教案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4,5,6,7,8,9,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