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4时计时法|冀教版(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4时计时法|冀教版(2)第1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4时计时法|冀教版(2)第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4时计时法|冀教版(2)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案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新知,巩固应用,全课小结,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总结提升,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时计时法》教案第1节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2.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情感态度教育学生珍惜时间。重点难点重点: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 教具学具 钟表。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初步感受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出示教材第1页中央电视台某时期部分频道固定电视节目预告教学情境图。指名把电视节目预告朗读一遍。师:根据电视节目预告,你了解到哪座信息?指名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打开教材第1页,看一看丫丫、聪聪是怎么说的。让学生把丫丫、聪聪说的话读一遍。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丫丫用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聪聪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师指出:电视节目预告中用的是24时计时法。2.介绍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出示教材第2页兔博士网站教学情境图。师:我们居住的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1日,也叫做1天,1天有24小时。1日24小时,习惯上经常用12时计时法,(板书12时计时法)即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时,从子夜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子夜12时是第二段,这种分段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3.提问:12时计时法方便吗?(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一天的时刻, 有时不方便,会造成误会(可举例说明),所以人们又设计了一种 国际上通用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教师指出: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邮电、交通和广播电视等部 门都采用了 24时计时法。二、探索新知1.深人了解24时计时法。教师通过拨时针的演示和说明,引导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的规律。教师边拨时针边说明:在一日(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了两圈,共24小时。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也是12小时。24时计时法计时的方法是:从夜间0时、1时、2时、3时…… 到中午12时,(配合拨时针演示加以说明)分别定为0时、1时、2 时、3时……12时,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拨第二圈)分别定 为12时、13时、14时、15时、24时(24时也叫做0时)。强调: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2.说一说。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说一说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打开教材第2页.根据说一说提出的问题,想一想, 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1.第1题、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举例说明,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先举例说明)。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1、2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2.第3题。(1)题让学生自己填空。(2)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第一种:写作业用30分,洗衣服的同时烧开水用30分,和爷爷下棋用20分,共用80分;第二种:在洗衣服的同时写作业用30分钟,和爷爷下棋的同时烧开水用20分钟,共用50分钟……只要方法正确,说的有道理,教师给予肯定。对照(1)(2)题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统筹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第4题。先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填表。接着,再组织学生进 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提醒学生: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指名回答)             第2节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7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事情,受到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教育,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重点难点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难点:跨日期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晚上10时是(   )时      中午12时是(   )时下午4时是(   )时      上午9时是(   )时2.刚才我们复习了24时计时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1)观察超市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图上牌子上用的时间是24时计时法。20:00就是晚上生2:9:00开始营业,20:00停止营业。(2)根据你所了解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长时间?这个超市周六、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3)解决第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钟面图。观察钟面图,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全天的营业时间?生1:1小时1小时地数:10时,11时,12时…… 生2:画图计算。生3:用减法计算,用20时减去9时就是经过的时间:209=11(时)(4)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超市周六、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5)师生共同总结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计算同一天经过的时间:数数、画图、直接用减法。2.教学例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3情境图。(1)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生:神舟七号飞船9月25日21:10发射成功,9月28日17:37安全返回。(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了多长时间?(3)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推算的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典型算法。(4)全班交流。生1:分别计算出每天飞行的时间,再相加:2小时50分+24小时+24小时+17小时37分=68小时27分生2:分段计算。第一段:25日21:1027日21:10。飞行2天第二段:27日21:1028日17:37。飞行20小时27分。一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生3:也是分段计算,第一段:25日21:1027日21:10用2天。第二段:27日21:1027日24:00用2小时50分。第三段:28日0:0028日17:37用17小时37分。2小时50分+17小时37分=20小时27分。…………指名汇报推算的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5)通过图片资料及其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国真伟大,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6)小结:跨日期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分段进行计算,在相加。三、拓展认识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兔博士网站的图文,指名把文字材料 朗读一遍。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四、巩固应用(一)完成第5页练一练习题。1.第1题。根据邮箱上的时间表,让学生独立计算填空,集体订正。2.第2题。填表并计算。3.第3题。(1)分析数量关系: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进行时间(2)100分钟怎么理解?(把100分钟改写成1小时40分钟)(二)完成第6页练一练习题。1.第1题。提示:统一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2.第2题。(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2)提示:跨日期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分段进行计算,再相加。五、总结提升 你有什么收获?  《年 月 日》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13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具学具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2012年、2013年两年的年历、月天数统计表、各年份的年历。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讲故事(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1979年3月7日,有一个罪犯想逃到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过境。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工作人员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只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让学生尽情说)二、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认识大月和小月(1)小组合作观察2012年、2013年的两张年历,填写每个月的天数统计表。讨论: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讨论结果,并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填好的统计表。学生了解到的知识可能有:31天(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0天(小月)四、六、九、十一月一年有12个月2013年2月:28天2012年2月:29夫(3)教师讲述:我们把每个月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而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可以叫它小月。我们怎样才能很快记住每月的天数呢?哪位同学有没有好的方法?学生讲述。(4)介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课件出示)年月日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学生解释歌诀的意思。(5)课件演示拳头记忆法。请大家伸出左拳,定好一月的位置,跟老师一起数:一月大, 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6)练习:抢答比赛(教师说节日,学生抢答: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新年  儿童节  国庆节  劳动节  教师节2.探究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1)学生看书自由阅读教材第11页的兔博士网站,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来历。(2)利用年历查询平年、闰年。课件出示:2000〜2011等年份。引导学生观察查询后的结果,教师讲述: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3)通过计算发现闰年年份与4的倍数关系。课件出示:2004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小组成员选择一个年份用它除以4,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4)判断平年和闰年,揭示特殊性。用上面的方法判断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1900年2月的月历查询。教师说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因为1900÷400=4……300,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2000÷400=5,所以2000年是闰年。(5)课件出示年月日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师生打着节奏读歌诀。(6)提问:如何计算全年的天数?学生汇报。3.月历中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4。(1)教学第(1)题。师:看图,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几号?第二个星期六是几号?第三个星期六是几号?生:第一个星期六是4号,第二个星期六是11号,第三个星期六是18号。(隐去月历)谈话:不看月历,你能说出第四个星期六是几号? 生:25号。师:你是怎么得到的?生:18÷7=25师:你能推算出下个月10日是星期几吗?学生讨论并推算找生回答:星期六。师:你是怎么推算的?生1:1天1天往后数的。生2:2月4号是星期六,本月还有25天,加上下个月的10 天,共35天,35÷7=5,就是说35天正好是7的倍数,所以下个月10日也是星期六。(2)教学第(2)题。课件再次显示月历图,问:观察月历表中虚线框着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对角上的两个数的和相等。框出9个数呢?算算看。生:对角线上所有数的和相等。(3)教学第(3)题。如果连续3天日期的和是48,你能推算出是哪3天吗?你是怎么推算的?生:48除以3就是中间一天的日期。48÷3=16三天的日期分别是:15号、16号、17号。如果连续5天日期的和是65呢?生:65÷5=13 5天的日期分别是11号、12号、13号、14 号、15号。三、巩固练习1.判断图片中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祖国、悉尼奥运会、北京申奥等)2.导人中的侦探故事揭秘。四、课堂总结1.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梳理本课的知识。五、课堂延伸1.欣赏歌曲:想你的365天。2.学生阅读教师印发的资料:公历的发展史。激励学生上网查询年月日的相关知识。3.思想教育:珍惜时间。   《年月日》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教学难点判断平年、闰年。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导出课题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学生回答)出示图片,问: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吗?1949101日)出示图片,问:知道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吗?200888日)师:刚才我们的谈话都涉及到什么?(年、月、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2. 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整理一下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一)探究大月、小月1.出示2014年、2015年年历,问这是哪一年的日历?”“一月份有多少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三月份有多少天?”……2.同桌合作,按活动要求填表一。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2014             2015             3.观察上表,发现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小组交流。4.全班展示汇报交流。展示2002至诚2015年每月天数统计表,验证同学们的归纳是否正确。5.介绍大月、小月。6.记忆大小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办法吗?1)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师说明:这里的是指十二月。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2)左拳记忆法。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7.游戏。老师请一位同学说出他的生日在几月份,其他同学判断,要是大月请举手,要是小月请握拳。三、探究平年、闰年。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没有反应了?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探究。1.探究四年一闰1)逐步出示活动要求。仔细观察20122015年每月天数统计表(课件),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给同桌说一说。2)展示表二,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除了2月其它月每年都天数相等,只有2月,每4年里有32月是28天,12月是29天。3)认识平年、闰年。知道为什么四年一闰。为什么每四年就有一个二月份是29天呢?教师补充小知识1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548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15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板书:平年、闰年)4)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观察课件(20022012年的平、闰年表)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算一下,从2012年往后哪一年是闰年?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教师出示算式,生口算出结果:2002÷4500……2         2003÷4500……32004÷4501              2005÷4501……12006÷4501……2         2007÷4501……32008÷4502              2009÷4502……12010÷4502……2         2011÷4502……32012÷450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2. 探究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1)发现问题师: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分组计算判断)1949      1992        1900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出示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出示小知识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2)为什么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继续补充小知识: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253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也就是说: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3)练一练: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手势回答)1600    1700     1800    2000    2100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五、巩固练习1.填空1)一年有(  )个月,(  )个大月,(  )个小月。2)大月(  )天,小月(  )天。35月份最后一天是在( )日。47月和8月这两个月共有( )天。53月的天数是(  )天。6)今年的1月、2月、3月共( )天。            板书设计年月日大月:31  135781012 7个)31×7=217(天)小月:3046911 4个)30×4=120(天)         28   平年       217+120+28=365(天)  2        29   闰年       217+120+29=366(天)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相关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情景导入,讲授新课,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一 年、月、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一 年、月、日教案,共3页。

    数学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