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20分。1—14题,每题一个正确选项;15—17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 “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硒
B. 硅
C. 铝
D. 锡
2. 化学常运用于物品加工,下列加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 用砂纸打磨镁条
C. 用活性炭净化水D. 用葡萄酿制葡萄酒
3.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水银B. 冰水共存物C. 石灰水D. 干冰
4. 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 限制燃放烟花B. 发展燃煤发电C. 分类处理垃圾D. 倡导公交出行
5.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中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供给呼吸,人体要靠空气中的氧气维持生命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纯净气体的集气瓶中后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6.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粗盐B. 过滤食盐水C. 蒸发食盐水D. 冷却蒸发皿
7. 科学施用化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以下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CO3B. Ca(H2PO4)2C. K2CO3D. KNO3
8.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 1:1
9. 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 COB. CH4C. CH4OD. C2H6O
10. 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11. 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12. 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下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主要成分是碳
B. 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 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 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13. 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中铁未生锈,②③中铁已锈蚀B.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C.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D.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14. 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B. b→c段有水生成
C. 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 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15. 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正确的是
A.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6. 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A. AB. BC. CD. D
1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是
A. AB. BC. CD. D
二、简答题(30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8. “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要求填空:
(1)2个氮分子(用符号表示)_______;
(2)金属镁是由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
(3)硫化钠(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0.1ml该物质约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
(5)历史上人们曾认为水是一种单质,证明此观点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大理石、稀盐酸、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_______进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
22.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的溶解度为_____;P点的含义是_____;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到t1℃,肯定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从含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A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t3℃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的质量:甲<乙
C. 溶液的质量:甲>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24. 通过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完成分析与计算。
(1)反应中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l。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分析与计算过程)
26. 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当CO2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 NaHCO3。
②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Na2CO3 猜想②Na2CO3 猜想③Na2CO3、NaHCO3 猜想④NaHCO3
【实验与结论】
请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反思与交流】如果去掉步骤二中的“加入适量稀盐酸”,上述实验的最终结论是否可靠?请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综合测试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20分。1—14题,每题一个正确选项;15—17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 “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硒
B. 硅
C 铝
D. 锡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
故选:B。
2. 化学常运用于物品加工,下列加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 用砂纸打磨镁条
C. 用活性炭净化水D. 用葡萄酿制葡萄酒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砂纸打磨镁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或异味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葡萄酿制葡萄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水银B. 冰水共存物C. 石灰水D. 干冰【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混合物,错误。
B、冰是固态的水,故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错误;
C、石灰水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溶液,属于混合物,正确;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C。
4. 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 限制燃放烟花B. 发展燃煤发电C. 分类处理垃圾D. 倡导公交出行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限制燃放烟花,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产生,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
B、发展燃煤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
C、分类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还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倡导公交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B。
5.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中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供给呼吸,人体要靠空气中的氧气维持生命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纯净气体的集气瓶中后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可制成霓虹灯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供给呼吸,人体要靠空气中的氧气维持生命,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纯净气体的集气瓶中后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正确。故选:C。
6.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粗盐B. 过滤食盐水
C. 蒸发食盐水D. 冷却蒸发皿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粗盐溶解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该选项方法正确;
B、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应该与烧杯内壁紧靠,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蒸发滤液时,应该蒸发皿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冷却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防止受热的蒸发皿烫伤,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A。
7. 科学施用化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以下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CO3B. Ca(H2PO4)2C. K2CO3D. KNO3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正确;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不正确;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不正确;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故选D。8.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 1:1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反应后没有单质生成,A正确。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 和 )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故选:A。
9. 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 COB. CH4C. CH4OD. C2H6O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所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H3OH;故选:C。
10. 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1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故选:D。
11. 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1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
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
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
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有关固体溶解度的题目,必须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12. 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下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主要成分是碳
B. 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 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 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1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X可以是焦炭,故A选项说法正确;
B、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X是碳,碳与CO都具有还原性,故B选项说法错误;
C、③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尾气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反应后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故C选项说法错误;
D、Y可以是氧化铁,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 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中铁未生锈,②③中铁已锈蚀B.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C.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D.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1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生锈,氧气含量会减少,②③氧气含量减少,说明铁已经生锈,A正确。
B、①②③实验中没有探究炭粉对锈蚀的影响,①②③无法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B错误。
C、干燥剂吸水,①没有水,氧气没有减少,铁没有生锈,②加水后氧气减少,铁生锈,说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C正确。
D、③加食盐后铁生锈速度加快,说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D正确。
故选:B。
14. 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 b→c段有水生成
C. 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 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14题答案】【答案】C
【解析】
【详解】A、a→b段溶液溶质减少,但是溶剂增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A错误。
B、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b→c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水生成,B错误。
C、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溶液溶质为硫酸铜,C正确。
D、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沉淀硫酸钡沉淀,d点硫酸、硫酸铜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钡过量,此时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15. 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正确的是
A.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正确;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秦钟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钙,故B错误;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故C错误;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钙为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16. 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A. AB. BC. CD. D
【16题答案】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加水,除去CaO中的碳酸钙应用高温煅烧的方法。A错。
B、硫酸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火焰,无明显现象;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所以,此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
D、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声音很小,说明氢气达到可安全点燃的纯度。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没有达到可安全点燃的纯度。所以,此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CD
1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是
A. AB. BC. CD. D
【17题答案】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不是2:1,错误。
B、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水参加反应,也没有水生成,所以溶剂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判断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只需要看反应前后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即可,锌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前溶质为硫酸铜,反应后溶质为硫酸锌,65份质量锌生成64份质量铜,固体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直至反应结束,溶液的质量不在变化;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56份质量铁生成64份质量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直至反应结束,溶液的质量不在变化,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图示正确。
C、表面生锈铁钉和稀盐酸反应,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
D、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大理石质量相等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图示不符,错误。
故选:BC。
二、简答题(30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8. “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要求填空:
(1)2个氮分子(用符号表示)_______;
(2)金属镁是由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
(3)硫化钠(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0.1ml该物质约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
(5)历史上人们曾认为水是一种单质,证明此观点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18题答案】【答案】(1)2N2 (2)原子
(3)-2价##-2 (4) ①. 246##246g·ml-1
②. 7:7:2 ③. 2.408×1023
(5)2H2O2H2↑+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2N2。
【小问2详解】
金属由原子构成,故填:原子。
【小问3详解】
钠元素+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x+(+1)×2=0,x=-2,故填:-2价或-2。
【小问4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14×12+1×14+16×4) =246,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4:14:4=7:7:2,0.1ml该物质约含有0.1ml×4×6.02×1023=2.408×1023个氧原子,故填:246;7:7:2;2.408×1023。
【小问5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不是单质,故填:2H2O2H2↑+O2↑。
20.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大理石、稀盐酸、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_______进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②③⑥ ②. 复分解
(2) ①. 试管 ②. 2KClO32KCl+3O2↑
(3) ①. b ②.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复分解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导管需选⑥不能选⑤;故需要仪器有①盛放药品、②添加盐酸、③收集气体、⑥导出气体,故填:①②③⑥;复分解。
【小问2详解】
利用药品制取O2,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2KCl+3O2↑;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故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2KClO32KCl+3O2↑。
【小问3详解】
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则H2从导管口b进入,故填: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22.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的溶解度为_____;P点的含义是_____;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到t1℃,肯定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从含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A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4)将t3℃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的质量:甲<乙
C. 溶液的质量:甲>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80g ②. t2℃时,A、B溶解度相等 ③. A>B>C (2)C (3)降温结晶 (4)A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t3℃时A的溶解度为80g;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P点是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点,其含义是t2℃时,A、B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到t1℃,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C。
小问3详解】
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从含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A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填:降温结晶。
【小问4详解】
A、蒸发溶剂,降温,A、B溶质都结晶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正确。
B、降温前,溶解度A大于B,溶剂质量A小于B,同时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溶剂依然A小于B,正确。
C、t2℃,A、B溶解度相等,溶剂的质量:A小于B,溶质的质量:A小于B,溶液质量A小于B,错误。
D、t2℃,A、B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正确。
故选:ABD。
24. 通过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完成分析与计算。
(1)反应中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l。(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分析与计算过程)
【24题答案】
【答案】(1)0.1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4.5%。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中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
【小问2详解】
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进行即可。详见答案。
26. 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当CO2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 NaHCO3。
②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Na2CO3 猜想②Na2CO3 猜想③Na2CO3、NaHCO3 猜想④NaHCO3
【实验与结论】
请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反思与交流】如果去掉步骤二中的“加入适量稀盐酸”,上述实验的最终结论是否可靠?请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
【26题答案】
【答案】 ①. ④ ②. 无 ③. ① ④.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⑤. 不可靠,碳酸氢钠也显碱性,也可使酚酞变红色
【解析】
【详解】[实验与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碳酸钠,猜想④不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不含碳酸氢钠,证明猜想③不成立;
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 ,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化钠,猜想①成立;步骤一中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故填:④;无;①;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反思与交流]
如果去掉步骤二中的“加入适量稀盐酸”,上述实验的最终结论不可靠,因为碳酸氢钠也显碱性,也可使酚酞变红色,故填:不可靠,碳酸氢钠也显碱性,也可使酚酞变红色。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min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的CaCO3
向固体中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检验硫酸中是否混有少量的盐酸
取样,滴入AgNO3溶液
C
鉴别CO和CH4两种气体
分别点燃,用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火焰
D.
检验H2是否达到可安全点燃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选项
A
B
C
D
图像
实验设计
电解水一段时间(
分别向足量等浓度 CuSO4
将表面生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忽略气体的溶解)
溶液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_不成立
(2)步骤二:继续加入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__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无”)
猜想③不成立
(3)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猜想_______成立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min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的CaCO3
向固体中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检验硫酸中是否混有少量的盐酸
取样,滴入AgNO3溶液
C.
鉴别CO和CH4两种气体
分别点燃,用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火焰
D.
检验H2是否达到可安全点燃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选项
A
B
C
D
图像
实验设计
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分别向足量等浓度的 CuSO4
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溶液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_不成立
(2)步骤二:继续加入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__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无”)
猜想③不成立
(3)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猜想_______成立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属于纯净物的是, 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下列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加热时必须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 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