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湘美版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湘美版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课ppt课件,共33页。
源于西方街头文化,可称为街头艺术、三维立体画。画作展示于地上,以求得立体的艺术效果。
看到下面的图片,同学们第一反应是什么?
哪幅是照片,哪幅是绘画?
如果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或许我们很难分辨这是空间的真实物象还是平面绘画作品。这种写实主义的风格,吸引观赏者忍不住触摸画面,确认眼前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的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焦点的问题。虽然绘画的的表现是平面二维空间中展开的,但我们却创造了三维立体空间效果的画面。这是艺术家利用各种造型因素营造出来的幻象。
是什么让它们如此的“真实”
营造画面感真实的不同方式
物体的存在是以一定体积而占有空间的,以遮挡空间的方式让我们更好体察到物象体积的存在物体结构透视图
下图的静物组合中,瓷盘被盛放其中的水果遮挡,水果与叶子之间相互遮挡,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厚度和空间的存在。
体积的表现——透视、光影和角度
一、透视画家们常常巧妙的运用透视关系来强化形象的体积感和空间。透视有几种,不同的透视现象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角和位置有关。
1、西方传统绘画——焦点透视2、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是产生空间效果的一种常见方式,画面中运用平行透视的原理,制造了建筑向中心消失的视觉空间感受,加上一栋栋建筑相互之间的遮挡,更强化了广场纵深空旷的空间效果
画面呈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1、一个消失点——心点2、平行于视平面的线 任然平行3、垂直于视平面的线 消失到心点
1、两个消失点,分别在心点的两端2、平行于视平面的线仍然平行
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一直遵循的焦点透视原则,中国的传统绘画一般应用没有明确消失现象的散点透视原则
散点透视主要依靠物象之间的遮挡与留白来产生前后空间效果。画面上的物象也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空间原则
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散点透视,它有许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 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画家们用散点透视画法,来表现场景的宏大
画一幅风景或者室内透视图。要求:1以线条为主 2透视关系准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美版 (2019)选择性必修: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课文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遮挡关系,单个形体的遮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 (2019)选择性必修: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图片,体积的形成,空间遮挡,材料与质感,透视的规律,结构素描,正方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 (2019)选择性必修: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体的遮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体积与空间,肌理与质感,质感的对比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