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活动 爱我中华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9776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活动 爱我中华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9776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活动 爱我中华教案
展开《爱我中华》音乐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活动的口琴吹奏曲目、舞蹈、演唱、服装等资料。
2、通过活动巩固多民族的知识,了解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
3、能够积极参与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巩固民族知识。
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师:上课!音乐问好:(师)同学们好!(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师)请坐!
师:同学们,在进行今天的活动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配合完成一项课前热身活动,老师将大家分成了五组,请各组根据老师的指挥来完成,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歌曲。准备好!请听音乐出示课件2歌曲《爱我中华》(加音乐)
师:嗯,太棒了!谢谢大家的配合!请坐!出示课件3课题(如1)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今天,老师也穿上了民族服装,要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民族之旅。我们的旅行会欣赏到精彩的表演,也会让你开动脑筋,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资料,并且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今天老师只是一名总导游,走到哪个地方,就由哪个地方的小导游来给大家具体做介绍,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的民族之旅就要开始喽,请大家跟我一起游览。
出示课件4民族分布图
师: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余下的百分之八的人口,包含了五十五个民族,这五十五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我们首先来到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乌孜别克族。让我们掌声欢迎乌孜别克族的小导游来为大家做介绍。
小导游1.:
大家好!欢迎来到能歌善舞的乌孜别克族,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乌孜别克族的服装服饰和文化艺术。出示课件5
乌孜别克族服装服饰: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
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她们将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男子的服饰式样也不少,他们多喜欢穿一种长衫,长衫没有纽扣和口袋,腰问系一条三角形绣花腰带,脚蹬马靴和胶质套鞋,显得潇洒而精神。
乌孜别克族文化艺术: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古典音乐等许多种;
乌孜别克族传统乐器有: “都塔尔”(Dutar)、“弹布尔”(Tanbur)、手鼓等等
乌孜别克族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婉转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音乐共同演唱《举杯祝福》
师:参观了乌孜别克族,我们继续前行,看,这些带着小白帽的人是哪个民族的?
小导游2.:
大家好!我们是回族(全体回族)!我代表回族来为大家做介绍出示课件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回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回族服装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
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
着重为大家介绍的是回族音乐中的“花儿”体裁
花儿的演唱形式又分为“漫”、“对”、“合”、 “联”等4种。①“漫花儿”是指1人在放牧、打场、赶 车途中随意演唱的,它具有自由、辽阔的风格和即兴编 词的特点;②“对花儿”是两人以上用问答形式演唱, 内容具有知识性,并有较量、竞赛的性质;③“合花儿” 是一领众合的形式,田间劳动时,如有一人唱起了花儿, 其他人就跟着应合起来;④“联花儿”是将几个人根据 内容的需要连接在一起演唱,其中含有漫、合、对多种 形式,或将不同调式的花儿相连接,在调式上具有对比的情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回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相信大家对回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总导游走进下一站吧
师:好的,请大家继续往前,这又是到了什么地方呢?
小导游3.:
在给大家做介绍之前,先请大家来了解一为民族英雄。出示课件
欣赏歌曲《嘎达梅林》。
民族英雄—成吉思汗 欣赏歌曲《嘎达梅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1] 。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通过故事介绍及音乐欣赏,大家猜出来我们是哪个民族了吗?对!蒙古族,请看:出示课件(马头琴图片及蒙古族音乐特点)
以上就是草原民族蒙古族,谢谢大家!
师:快听,那边有唱歌的。(手指向壮族组。)
小导游4::
跟同组学生对歌,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两句)出示课件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1.出示课件
壮族歌圩: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fawh fwen"、"圩逢fawh faengz"、"笼峒loengz dungh"、"窝坡 og boz"等。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申报的壮族歌圩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x-61)[1] 。
2. 出示课件
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
3. 出示课件
组织全班进行对歌。
师:
同学们真棒!
今天我们的活动很精彩,不仅游览了这么多的民族,还参与了很多活动,又唱又跳真热闹。在这快的气氛中我们即将结束这美好的民族之旅。
课堂小结:
师: 我们今天游览了很多民族,可见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我们共同祝福兄弟民族兴旺发达!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活动 爱我中华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活动 爱我中华获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爱我中华”竞赛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人教版活动 爱我中华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人教版活动 爱我中华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活动开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人教版唱歌 爱我中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人教版唱歌 爱我中华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爱我中华》歌曲学习,歌曲演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