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展开《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 kg/m3,g取10 N/kg)( )
A.3×104 Pa B.3×105 Pa
C.3×106 Pa D.3×107 Pa
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4、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指用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5、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a=pd B.pb=pc
C.pa<pc D.pb>pc
6、三个规格相同的烧杯甲、乙、丙,分别装满酒精、水和硫酸.那么,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已知ρ硫酸>ρ水>ρ酒精)(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乙、丙一样大
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8、 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9、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10、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一轮船底距水面深5m,若船底被冰山撞了一个100cm2的洞,要堵住该洞,需至少施加 N的力.
12、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g取10N/kg)
13、在挂风景画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__________的知识。如图乙所示,在装修楼房时,工人师傅常常用一根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透明塑料软管,两人各执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位置,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上记号,确定同一高度的两点。这样做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
14、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和湿度影响,冰的密度0.9×103 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台秤的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 (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则p1________p2;p3________p4.(填“>”“=”或“<”)
16、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 000 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蛟龙”号在深7 000 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________Pa.(g=10 N/kg)
17、如图,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 m,则深为20 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_原理.(ρ水=1×103 kg/m3,g=10 N/kg)
18、如图所示,将下口盖有轻质薄塑料片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距离水面0.1米,则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移开手指,慢慢向玻璃管内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管内液面与管外水面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不相平”或“相平”)。如果注入的是水,则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 注入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
19、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倒入同种或不同种液体。(1)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18所示,通过观察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起可以判断右侧水的压强较大,这说明 。这种研究方法叫 。
(2)向左侧水中加盐,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 ,这说明 (忽略加盐后水位的变化)。
(3)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8cm,右侧注入酒精,酒精液面距离橡皮膜10cm,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是 Pa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ρ酒精=0.8×103kg/m3)
2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_______法.
(2)下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__(选填“乙”和“丙”)来进行研究;
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____(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四、计算题
21、云南省已连续多年遭受旱灾,为保证灾区某校师生用水,政府派出抗旱送水车送水。如果一辆送水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学校距取水处12km,汽车从取水处匀速行驶20min到达学校。(ρ水=1.0×103kg/m3)。问: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最多能装多少kg的水?
(3)装满水时,车队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2、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D
6、C
7、C
8、A
9、C
10、A
二、填空题
11、500.
12、3×l04,30
1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连通器
14、减小;不变
15、>;>
16、增大;7.21×107
17、2×105;连通器
18、980;不相平;等于
三、实验,探究题
19、(1)左;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转换法 。
(2)小;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橡皮膜两边压强变小)。
(3)800 Pa,;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20、(1)控制变量(2)①乙②丙
四、计算题
21、(1)36Km/h 或10m/s
(2)5000kg
(3)2.2×l05Pa
22、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ρgh=1×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1=p1S=1.2×103 Pa×100×10-4 m2=12 N.
(2)容器重:G1=mg=0.1 kg×10 N/kg=1 N,水重:G2=ρgV=1×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1+G2=1 N+10 N=11 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F2/S=1.1×103 Pa.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教具,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