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2氧气》word教案 (1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780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2氧气》word教案 (1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780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2氧气》word教案 (11)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780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合反应,认识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
(2)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情感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化学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像本节课中要介绍的氧气这种物质,学生虽然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认识它,但了解并不全面,不会从化学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更不会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学习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的理解。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法。
【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达到记忆并掌握的目的。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对概念的讲解要结合实验现象,从分析实验现象的变化中总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剖析概念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温故知新,巩固所学> [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 【视频】观看磷、硫、铁燃烧视频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氧气的性质,请完成课本P35页讨论1 2、[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从上述反应表达式可看出生成物的种类都是多少种?(寻找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指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三个反应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化合反应。 3、请学生总结化合反应的概念。 [提示]特点:多变一 提醒学生注意:化合反应不仅仅是对两种物质而言,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 回忆知识 1、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分析、回答:反应物都有两种,生成物都只有一种,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生成了新物质。 3、总结:化合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 记笔记,理解 | 回忆实验现象。记忆物质色态。加强记忆。 质疑,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分析与归纳问题能力。
|
<设疑、讨论归纳小结> 4、提问: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物质出现,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是的,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作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如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等,这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氧化剂 【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提问]该定义中提到物质与氧的反应,那么在反应中氧气应做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应写在文字表达式的哪一边? [设疑]写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引导]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此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为什么? 化合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反应? [小结]氧气在以上氧化反应中提供氧,使其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不含氧的碳、磷、硫、铁跟氧气反应后生成含氧的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5、结合日常实际提问:大家见过钢铁生锈吗?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其实钢铁生锈也是氧化反应,只是进行得比较缓慢,因此称作缓慢氧化。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6、提问:那么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想一想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 4、回答:都有氧气参与反应。
思考、回答:反应物,应写在文字表达式的左边
回忆该反应的生成物,写出表达式: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思考、回答:不是,生成物不止一种 回答:是,属于物质与氧的反应 回答:不是,两种反应分类时强调的角度不同
5、大部分学生回答见过,但对其原因则说不出所以言。
认识缓慢氧化
6、回答:可以创造一些原先没有的物质。 |
使学生掌握判断氧化反应的一种方法 |
<归纳小结> 7、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 7、与教师一起总结,巩固所学。 |
|
<运用与拓展> 【课件】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是否氧化反应 ①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② 锌+盐酸 → 氯化锌+氢气 ③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 思考、回答: ①④是化合反应 ①③④是氧化反应 |
理解消化 |
<作业> 学案“课后作业” | 积极思考 完成作业 | 巩固提高 知识拓展 |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的性质(第2课时)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P35
2、氧化反应:
定 义: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反应物: 某物质 + 含有氧的物质(氧化剂)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
分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
【练习题】
1.下列关于化合反应的定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B.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C.物质与氧的反应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氧气 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氢气+氧气 水 D.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在液态时是无色的
B.化合反应是指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石蜡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5.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有毒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6.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有 ,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
①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②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③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④铝+氧气 →氧化铝
⑤木炭+氧气 →二氧化 ⑥二氧化碳+水 →碳酸
⑦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8.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写出A、B、C、D物质的名称:
A ;B ;C ;D 。
【5分钟检测】
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A.氨气+水+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 B.水→ 氢气+氧气
C.锌+硫酸 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 氧化镁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A.水+二氧化碳→ 碳酸 B.氧化汞→ 汞+氧气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 二氧化碳
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酿酒 B.动植物呼吸 C.蜡烛燃烧 D.钢铁生锈
4.下列各项应用和氧气的用途直接有关的是( )
①气焊、②医疗、③炼钢、④除锈、⑤潜水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5.如图所示,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6.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8.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助燃 B.作火箭的助燃剂 C.能使铁生锈 D.焊接或切割
9.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氧化反应的是 。
①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②锌+盐酸 → 氯化锌+氢气
③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④镁+氧气 氧化镁
⑤铝+氧气 氧化铝 ⑥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11.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