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物态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物态变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 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60 ℃C.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寒冷的冬天,路面上的冻雪久积不化,影响交通。人们发现,如果向积雪上撒盐,可以促进冻雪的熔化。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盐水能向雪传热,从而促进冻雪的熔化B.盐水能降低冻雪的熔点,可使冻雪能在0 ℃以下熔化C.盐水能提高冻雪的熔点,可使冻雪能在0 ℃以下熔化D.盐水渗入冻雪后,能提高吸收太阳热3.(15中考)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4.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 ℃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比热容增大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6.小明在探究“水降温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水降温时温度随时间增加降低得越来越慢”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时间t/min0246810温度t/℃605348454342A.温度与时间成反比 B.时间变化,温度也变化C.时间逐渐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时间的增加量相等,温度的降低量越来越小 7.“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D.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9.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10.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11.(多选)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12.(18中考)(多选)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比相等好C.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13.(18市一模)(多选)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塞子。过一会儿,看到试管内出现少许紫色的碘蒸气。把试管放进热水中,很快紫色的蒸气充满整个试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立即放入冷水中,发现紫色蒸气消失,试管壁出现紫色碘颗粒,冷水的温度略微升高。从该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是( )A.试管中的碘先升华后凝华B.常温下碘不能升华 C.温度越高碘升华越快D.冷水温度升高,一定是碘蒸气凝华放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4.(14市一模)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将相同质量、不同 的三滴水滴在玻璃板上,使 __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相同。1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选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趋于一致。 16.如(图一)是铺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选填“汽化”或“液化”),热棒应采用______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
17.如(图二)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根据探究可知,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三)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a”、“b”、“c”或“d”)三、简答(每题3分)19.高压锅的锅盖上安装了安全阀,其内部的通气孔用熔点较低的易熔片阻断,如图所示。如果限压阀或排气孔发生故障,高压锅煮食物时不能正常向外排气,就会导致锅内气压不断增大。在发生危险前,安全阀内的易熔片会融化,对外排气减压保证安全。请分析说明易熔片熔化的原因。 四、综合(13+6+6+5)20.(13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与 。(2)该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按规范要求,调节石棉网位置时, (“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3)实验中,水的初温是80 ℃。如果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在水中,测量结果会比水的实际温度 。 (4)实验中,水产生了什么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 ;气泡用来判断 。当水沸腾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5)正确操作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实验次数123456789时间t/min012345678温度t/℃8088959899100100100100气泡情况少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小大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大(6)根据图象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水沸腾时, 。(7)用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使用大试管代替烧杯的好处是 ;无质量相同,好处是 , 。(8)水沸腾前会产生一些气泡,则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引起体积变化的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有 的因素。水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则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引起体积变化的因素除了压强以外,还有 的因素。(9)从图像中可看出,在0~4 min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1.(6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液体沸腾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如图Ⅰ所示)在室温下同时对物质甲(150 g水)、物质乙(200 g色拉油)、物质丙(200 g水)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Ⅱ所示。(c色拉油<c水) (1)实验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2)通过对图Ⅱ中图线分析可知,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图中 (选填“a”、“b”或“c”),其中 (选填“a”、“b”或“c”)为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
(3)丙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则丙冷却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为图Ⅱ中的 (选填“d”或“e”)。(4)同学们观察到戊图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温度计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时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22.(6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李同学将质量相同的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验装置如图所示。试验过程中,他每隔1 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与状态,试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1)试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多选)A.加快固体熔化的速度,缩短试验时间B.增大受热面积使固体快速熔化C.使固体缓慢受热,延长实验时间D.使固体受热更均匀(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深度适当的标准是 。(2*)实验中除了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外,还要从观察现象中提取什么信息: 。(3)某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的结论是:0~4 min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增加的越来越缓慢;4~12 min温度保持不变,不随时间变化。请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想要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实验还需进行怎样的改进,并重新设计表格。 (4)判断物质熔化过程的依据是 。(5)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大。(6)比较0~3 min固态海波和石蜡的变化,发现他们 不同,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3.(5分)某同学在探究“水凝固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时,还想知道“水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的”。为此使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绝热容器内装满低温盐水,将装有冷水的试管插入盐水中,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跟盐水的温度。 时间t/min01234567盐水的温度t1/℃-21.2-21.1-20.8-18.8-16.8-14.8-14.5-14.6水的温度t2/℃5.61.60000-1.2-9.2水的状态液体固液共存态固体(1)要完成实验,除了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记录的实验信息如上表。由表中信息可知,第2 min到第5 min是水的凝固过程。判断依据是 。(3)根据实验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凝固时,随时间的增加,温度 。(4)分析实验信息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凝固过程是 热的。写出的出该结论的分析过程: 。 答案1.C 2.B 3.B 4.B 5.C 6.D7.D 8.A 9.C 10.A 11.ABD 12.AC13.AC 14.温度;水的表面积 15.小;温度 16.汽化;导热性17.使固体均匀受热;变小 18.c、d、b19.答:高压锅一旦限压阀失效,出气孔就被堵塞,锅内气体压强就会过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吸热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易熔片位置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20.(1)秒表 (2)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需要 (3)低(4)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水什么时候沸腾;空气(5)略 (6)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保持不变(7)气泡变化明显;气泡变化明显,用质量更少的水缩短实验时间(8)液化 汽化(9)水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些热量一部分向外散失,一部分用来自身升温,开始时水温与外界温差相对小,相同时间向外热传递散失热量少,同时水温低,增发慢,所以相同时间,散失热量少,用来升温的热量就多,升温快,一段时间后,水温与外界温差大………2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b a(3)d(4)不变 水蒸气22.(1)CD (2)试管中固体能完全没入水中,试管底不碰烧杯底(2*)固体开始熔化的时间和刚熔化完成的时间(3)不正确,应根据物质状态判断熔化开始和结束,表格中加入物质状态一项(4)开始出现液体全部变成液体 (5)分子势能 (6)升温快慢;增大23.(1)秒表 (2)状态是固液共存 (3)保持不变(4)放;盐水温度升高,说明盐水吸收热量,盐水只与水接触,说明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物态变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