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统编版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涉江采芙蓉》
难点名称
对写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对写法是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学会它,有助于理解一首诗的内容以及情感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理解诗意时,不会转换思路。
难点教学方法
举例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古人写文章抒情,有时候表达很含蓄,他们会采用一种表现手法,你们知道是什么手法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思考: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叶嘉莹曾经这样分析:《涉江采芙蓉》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把游子对“旧乡”的思念而难归的情绪,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的“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古代游子求官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 “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呢?
所以。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当一个采莲的女子想把采摘的荷花送给心上人时,此刻,心上人却远在天涯!她采摘的芙蓉,此刻无人可送?
接下来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有心灵感应,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的“悬想”方式,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就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对写法。
所以,本诗中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请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小结
对写法:诗人思乡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作者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法。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诵读,整体感知课文,作品简介,文本解读赏析,提问,朗读背诵诗歌,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