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8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二)》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849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8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二)》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849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8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二)》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849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7页。
教材第 26、27 页,春游问题。
教学提示
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能选择最简捷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难点
能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分配律;会用字母表示式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讨论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曾有好多诗人都写过赞美春天的诗。春天春风和煦,到处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天是郊游的最佳季节,你们想去春游吗?有机会老师带你们去春游,要怎么去呢?
(生:可以坐公交车去)对,坐公交车需要交车费,怎样很快知道需要交多少钱呢?这就需要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所以今天我们就学习
乘法的简便运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感受到乘法分配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同时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立即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为基础揭示出本课的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指明学生读题,明确条件和问题,独立计算,师巡视。(关注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的情况。)
师:写完后,同桌前后桌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的同学都用了哪些方法解答的。同学自由交流。
师:好,下面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们都是运用了哪些方法解答的这道题。
A:列竖式 B:口算C:乘法结合律D:乘法结合律师:同学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有指明说,你是怎么想到的用乘法分配律来解这道题。然后复
习乘法分配律定义。再观察 102×25 怎么才能把这个算式变成两个数的和乘以第三个数。然后比较体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捷。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师可提问:能不能把B 写成综合算式? 100×25+2×25
=2500+50
=2550(元)
师:100 和 2 是哪里来的?(102 分成 100+2)也就是说 100×25+2
×25 是由(100+2)×25 得来的。那么 102×25 就可以写成:
102×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550(元)
师:我们刚才做这道 102×25 是不是运用了一个运算定律?(乘法分
配律)对,通过刚才咱们用的多种方法解 102×25 我们发现相比较而言哪种方法更适合你?为什么?(乘法分配律、因为用乘法分配率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运算时, 要学会选择合适的乘法运算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变式训练
师:如果我把题中条件稍加改动,会不会算?
师改题。104 人每人 25 元
203 人 每 人 25 元
201 人 每 人 28 元
105 人 每 人 24 元
师总结:一个接近整百的数乘以另一个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整百数加上比整百数多的数的和乘以另一个数。然后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来做,这样比较简便。
师:下面老师再把这道题修改一下。
“在 102 人中有 4 位是教师,学生自由 98 人,这些学生应交多少钱?” 指名读题列式。
师:这道题我们除了用竖式外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同学交流) 集体交流,说自己的想法
师:再变一下:
96 人是学生 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钱。
99 人是学生 每人 28 元,一共多少钱?
师:由此可见一个接近整百的数乘以另一个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整百数减去比整百数少的数的差乘以另一个数。然后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来做,这样比较简便。
师:再变换两个条件:
去春游的学生中有 36 人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学生应交多少钱? 指明读题列式,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说说想法及利用的运算定律师:由此可见我们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恰当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在独立计算和交流的过程中灵活使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量的变式训练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 1 题,全班交流教师订正答案。
学生用简便方法完成练一练的第 4 题,然后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 5 题,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简便运算需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问题讨论”中的题,然后讨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 启迪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 2、3 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二) 102×2598×25
=(100+2)×25=(100-2)×25
=100×25+2×25=100×25-2×25
=2500+50=2500-50
=2550(元)=2450(元)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 我也爱妈妈”。照样子:“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 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 表达。比如“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 看漫画书和故事书”。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 现象,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二)数学资源
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改正)。
50×(4×9)改正:
=50×4+50×9
=200+450
=650 ( )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18+65 ×1856×12
302×5625×28
商店购进 204 箱牛奶,每箱 25 元,商店购买牛奶一共用去多少钱? 答案:
1.50×(4×9)改正:50×(4×9)
=50×4+50×9=(50×4)×9
=200+450= 200×9
=650 (×)= 1800
2.35×18+65 ×1856×125
=(35+65)×18=7×(8×125)
=100×18=7×1000
=1800=7000
302×5625×28
=(300+2)×56=25×(4×7)
=300×56+2×56=25×4×7
=16800+112=100×7
=16912=700
3.204×25
=(200+4)×25
=200×25+4×25
=5000+100答:商店购买牛奶
=5100(元)一共用去 5100 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六 运算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收集信息,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观察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共5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