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3课 银屏之声DO RE MI教学设计
展开《DO RE MI》教学设计
蛟河市实验小学
李李
课题
DO RE MI
课型
歌唱
类别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2017-3-24
总第节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指导学生通过柯尔文手势唱准歌曲中的音符,辨别升降记号与自然音阶的关系。
重点
学唱《DOREMI》,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过程方法
学生欣赏并学唱《DOREMI》,J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能创编动作参与歌曲表演。
难点
利用柯尔文手势唱准音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感受歌曲快乐的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关键
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资源选择)
钢琴、多媒体、音阶卡片
步骤
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
目的
一、导语 设计
1、课前问好歌
2、思考一个问题:同学们演唱的歌曲是由几个音符组成?
生:七个,d re mi fa s la si
3、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体会柯尔文手势的走向,高变化,并唱准音阶。练习两遍。
4、让学生感受d re mi这三个音,引出课题。
利用柯尔文手势加强音阶学习。重点唱DO、RE、MI 三个音。
二、教学过程
1、师介绍《音乐之声》。这是一部改变自玛利亚冯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之后改编为电影。
介绍玛利亚……
2师:自从家庭女教师玛利亚的到来,孩子们快乐起来了,她是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们快乐的呢?
(观看影片)
提问:玛利亚是用什么方式使孩子们快乐的?
生:音乐、歌声、关心孩子们……
3、师:今天老师来扮演家庭女教师,同学们来扮演七个小音符,共同学唱《DO RE MI》
4、师弹琴,学生跟唱旋律。
5、学生两人或者三人一起去试着唱音符。并且让学生去发现歌曲有几处带有升降记号的地方,或者你觉得哪句不太好唱。
6、学生找到升降记号,并且感受升降记号带来的变化。师与学生共同唱带有升降记号的地方。
7、师范唱学生填歌词
师:玛利亚与孩子们在唱每个小音符时都有一个小故事,同学们聆听老师演唱,听听小音符里都唱了什么,并填歌词。
8、学生填词
9、试着填词唱两遍引出反复跳跃记号。
10、跟着音乐再次演唱。
11、创编:
师:歌曲当中七个小音符像七个孩子活泼跳跃,
介绍音乐之声及歌曲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
观看影片,引出歌曲的快乐情绪。
学唱旋律,为了把歌曲演唱更加准确。
从唱旋律找出升降记号带来的不同感受。
为歌曲创编动作,让学生们发挥想象,都参与到歌曲当中。
步骤
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
目的
结合柯尔文手势与歌词的描写,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动作。
12、小组形式汇报创编动作。老师并及时给予评价。
13、跟着影片把自己创编的动作与七个孩子共同完成。
14、拓展:《音乐之声》中有好多插曲,除了经典的《DO RE MI》还有《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并做讲解。
观看影片《孤独的牧羊人》。
15、总结,并再次与老师共同表演《DO RE MI》结束今天的课程。
学生再次观看影片,并把自己小组创编的动作带到影片当中与七个孩子共同完成。
提优内容:
学生能够演唱旋律并学会歌曲
补差内容:
学生的情感体验欠缺,教师情感深入欠佳。
作业设计:
课后能有表情的背唱歌曲
查阅资料学唱除了《DO RE MI》之外的经典曲目《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
板书设计:
DO RE MI 1
7
6
5
4
3
2
1
教学反思:
学生缺少体验歌曲情绪,演唱歌曲时缺少情感流露。
小学音乐苏少版三年级上册Do Re Mi G大调小步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三年级上册Do Re Mi G大调小步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问好,学唱《D Re Mi》,课堂延伸,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银屏之声DO RE MI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银屏之声DO RE MI一等奖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DO RE MI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六年级下册DO RE MI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