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能量流经三个营养级的的分析,简述能量流动的过程及概念。
2.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二、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概念 特点,是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点内容。本节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与必修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建立联系,其又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稳定性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来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往往看了教材好像懂了,但真正理解和应用起来却存在一定的问题。若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学生既掌握不了知识,也会觉得很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根据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能力的实际情况,采用启发探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索、推理、想象、分析和总结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拥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在学习上解决问题,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引入新课 | 【创设情境】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身边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 先吃鸡,再吃玉米。 2.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引入想要维持最长的时间就需要获得最多的能量; | 问题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进入本课堂的学习
| |
能 量 流 动 的 过 程
| 与能量有关的概念 | 【提问】(1)与能量有关的概念是什么?
(2)应该从个体水平/种群水平研究能量流动吗? 缺点是什么? 经过提示后得出结论:可以将同一营养级上的所有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能量流动
| 学生讨论, (1)回顾与能量有关的概念 (2)在哪个水平上研究能量流动最合适呢?
|
| 能量流动的过程 | 【过渡】 (1)如果让你来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你会选择哪一种生态系统呢?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大的还是小的? (2)引入赛达伯格湖,并简介林德曼做的论文中的赛达伯格湖的食物关系,说明研究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研究对象,即为所有生产者构成的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所有的肉食性动物是第三营养级 (3)总结:我们研究的能量流动就是研究流量流经三个营养级的过程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构建模型,理解各个能量的关系,并自主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
| 能量流动的过程 | 一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 用方框代表能量,箭头代表能量的来源和去路,配以文字介绍
阅读教材,构建模型 1.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都输入到生产者体内了吗? 2.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去向有哪些? 二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用方框代表能量,箭头代表能量的来源和去路,配以文字介绍,用 磁力贴纸完成模型的构建 (1)植食性动物摄入的能量全部利用了吗? (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哪些 (3)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去路是否与第二营养 级的能量去路相同?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同化量和摄入量的不同, (4)流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过程是什么? 三 构建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用磁力贴纸完成构建 (5)根据构建的模型,能否总结能量流动的概念是什么? |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行完成模型的构建
|
能 量 流 动 的 特 点 | 【提问】我们研究某一个概念,还需从数量了解概念的本质,引入林德曼的数据,进一步分析 1.未利用的能量是什么? 2.为什么会有未利用的能量?(结合赛达伯格湖的环境条件) 3.计算: (1)流入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多少? (2)流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流入该营养级的比值百分比是多少? (3)流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与流入该营养级的能量的比值百分比是多少? 4.从数值上看,能量为什么不是100%传到下一个营养级? 5.从方向上看,能量流动能不能逆转?能否循环利用? 6.蔬菜和肉食性动物哪个价格高?请用能量流动的规律用数据解释。 (肉食性动物增加1kg,最少需要的生产者的质量是多少kg?) 总结本节内容 回归课前问题 讨论: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 先吃鸡,再吃玉米。 2.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选择的策略是什么?
练习: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 )X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d中的能量去向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和被分解者利用 E.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F.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
学生自主思考和计算,讨论,总结。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学会分析数据,并根据已有的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五 教学反思
- 通过模型的搭建,自主完成概念的生成,其中强化了生命观念,概念分析对比。
- 一个赛达伯格湖的情境分别完成了能量流动的过程 概念,并通过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得到能量流动的特点
- 运用已有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a href="/sw/tb_c400390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量流动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a href="/sw/tb_c400390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生态金字塔,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a href="/sw/tb_c400390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