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1 简单机械授课课件ppt
展开沪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简单机械(2)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 较大 B F2较大 C F3较大 D 三个力一样大
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D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3. 用一个滑轮提升重物为100牛的重物,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则拉力大小和方向可能为( )
①大小为50牛,方向向下 ②大小为50牛,方向向上
③大小为100牛,方向向上 ④大小为100牛,方向向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在图中,分别用力F1、 F2、 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2<F3
5.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情况极为常见,如图所示的杠杆中不能省力的是( )
A. 用撬棒撬箱盖 B. 用滑轮提取重物
C. 用手推车运送重物 D. 用扳手开启瓶盖
6.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F1=F2>F4>F3 B.F1>F2>F3>F4
C.F1=F2>F3>F4 D.F1=F2>F3=F4
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 20N B. 25N C. 30N D. 35N
8.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 )
A. 20N,18N B. 10N,18N C. 18N,10N D. 20N,20N
9.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向左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牛,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拉力F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 )
10.如图9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重力均为50牛的物体,其中甲装置为 滑轮,它的优点是 方向,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A、FB和FC匀速提起重物时,FC= 牛,且FA、FB、Fc关系是 (选用“>”、“=”或“<”表示出他们关系).
11. 如图所示用该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请在图中标出该滑轮的支点O,动力臂l1和阻力F2。
12.如图所示,画出定滑轮的支点、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二、巩固与提高
13.如图11所示,重力为50N的木块A在大小为拉力F1作用下,10s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0.5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F1为 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拉力F1端的移动速度为 m/s。
14. 如图 (a)、(b)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图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 或b),则F1的大小为__牛,F2的大小为______牛。
15.如图所示,用不同方法利用滑轮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3N,则拉力大小分别为F1=______N,F2=______N,F3=______N。
16. 如图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0.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F为10牛,(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2)绳子自由端在10秒内移动的距离。
17. 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动滑轮的重为0.2牛。
(1)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用滑轮A分别以不同速度v1、v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再换用滑轮B(GB<GA)重复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7(a)、(b)、(c)所示。
(1)比较(a)、(b)两图,可知: 。
(2)比较(a)、(c)两图,可知: 。
19.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kg。在水平方向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恰好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拉力F的大小为20牛,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牛,拉力F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1分钟内拉过的绳子的长度为_______米。(假设绳子足够长,滑轮重不计、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20. 如图所示,物体重180牛,动滑轮重20牛,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
(2)2分钟时拉起绳子的长度。(假设绳子足够长)
21.请利用一个滑轮、一段细绳,设计提升重物的不同方案。要求:①只用一个滑轮和一段细绳将重物提起:②在方框内画出提起重物的装置示意图:③在示意图上标出动力的方向、滑轮绕着转动的点、阻力作用点和方向:④说明使用该方案的优缺点。
(1)方案( );(2)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
22.小红学习了滑轮之后,用一根绳和一根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图(甲)装置,将船拉上海滩,小明分析后,认为不太合理,请在图(乙)中画出你的方法(把绳和滑轮画出来,并标出木桩的位置)。
23. 小康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探究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小康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 ;并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G物/N | 2 | 2 | 2 | 2 | 2 | 2 |
G动滑轮/N | 1.2 | 1.0 | 0.8 | 0.6 | 0.4 | 0.2 |
F/N | 1.6 | 1.5 | 1.4 | 1.3 | 1.2 |
|
小康同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当 可以不计时,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24.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14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越大。
③分析比较表中F与G滑、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由此可判断:按图14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
④该小组同学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从实验数据中得到普遍规律。
25.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不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越重,;竖直向上的拉力等于。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和9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④依据第③小题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8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牛。
物理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图片ppt课件,共2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1 简单机械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1 简单机械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1简单机械1课件pptx、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1简单机械1练习doc、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1简单机械1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4.1 简单机械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4.1 简单机械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4简单机械4课件pptx、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简单机械4教案doc、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14简单机械4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