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末次冰期约于7万年前开始,于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题自然带的分布 1.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
A.椰子树 B.樟树 C.榆树 D.茶树
(3)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
A.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稍硬 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具有肉质的叶或茎2.“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湖州的地带性植被为( )
A.针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A.丹东地势高,光照强,银杏叶黄得早 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3.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银杏林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干 B.气候变暖 C.温差增大 D.光照减弱4.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 )A.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小 B.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C.黄河中游的流域面积会增大 D.黄河入海年径流总量会增加5.某科考队对图1所示区域的甲、乙两座山峰的植被进行比较研究,绘制了“两座山峰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2中A自然带的典型植被为(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 D.温带草原
(2)乙山垂直带谱中缺少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更高 B.降水较多 C.山体低矮 D.土壤贫瘠6.如图为“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乙地区曾全都为茂密的森林,现在其东部地区已变成草原和荒漠,原因是()A.气候变暖 B.洋流影响 C.山地隆起 D.人类活动(2)随着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植被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地面摩擦力减小,风力强劲 B.防风固沙作用增强,沙尘暴减少C.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沃 D.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盐渍化加重7.末次冰期约于7万年前开始,于1.15万年前结束,末次冰盛期约发生于2.1万年前,该时期全球平均气温较现代要低5—10℃。下图为末次冰盛期我国自然带界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末次冰盛期我国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最可能为()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有关末次冰盛期至今我国部分地理要素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冻土范围扩大 B.生物多样性锐减 C.地表形态发生巨变 D.自然带界线北移8.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如今我国北方也能够看到该树种。下图为榕树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2)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土壤环境是( )
A.过湿 B.过干 C.过酸 D.过碱
(3)如今,我国北方可见到榕树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种植技术进步 C.市场需求剧增 D.交通运输便利9.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如枯叶、枯枝、果实等),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乙树种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该地甲、乙两树种凋落量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降水 C.土壤 D.海拔
(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横断山区 B.长白山地 C.河西走廊 D.太湖平原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C;(2)C;(3)A
解析:(1)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C正确。地形和海陆位置对气温影响比较小,不是决定作用,AD错误。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故本题选C。
(2)明明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椰子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榆树为落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贝贝的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树冠浑圆,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较硬,A正确;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B错误;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寒带,C错误;具有肉质的叶叶茎,属于热带树种的特点,D错误。故选A。2.答案:(1)D; (2)C
解析:(1)由图可知,湖州位于长江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正确;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北部地区,故A错,针阔混交林多位于东北山地地区,排除B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与华北同纬度地区,排除C。故选D。(2)辽宁丹东纬度高,低温来的早,银杏叶黄得早,使银杏最佳观赏期较早,而不是较短,排除A;湖州纬度低,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晩,观赏期较晩,排除B;丹东位于东北地区,距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近,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且空气湿度快速降低,银杏叶掉落快,使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C正确;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观赏期较长,排除D。故选C。3.答案:(1)A;(2)B
解析:(1)从材料和银杏叶的叶片图可知,银杏叶属于阔叶林。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且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出有大量落叶,颜色变化明显,典型属于落叶阔叶林,A对。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B错。
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且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不符合我国分布的银杏林植被特点,C错。
针叶林是是亚寒带气候,一般分布在气候较为寒冷地区,树叶多为针状,D错。
故选A。
(2)结合材料可知,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温度因素,气温越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晚,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说明气候变暖可能是其影响的主要原因,B对。
气候变干反映的是水份因素,和温度无关,A错。
温差增大,说明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变大,银杏叶树叶变黄是秋天的温度变低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的现象,和温差无关,C错。
光照减弱可能会带来气候温度变低,可能会使银杏叶变黄时间提前,D错。
故选B。4.答案:(1)D;(2)A;(3)B
解析:(1)根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沿X方向由热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荒漠,沿Y方向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选:D。
(2)读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X代表的是热量、Y代表的是水分,依据图中自然带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故选:A。
(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小与该工程关系不大,A错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大坝下游地区的影响是洪水期流量变小,枯水期流量变大,故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正确。黄河的流域面积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没有关系,C错误。黄河入海年径流总量与黄河补给量有关,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无关,D错误。5.答案:(1)B;(2)C
解析:(1)山体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同。结合经纬度可知当地地处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对。
(2)从图中可看出,与甲山相比,乙山山体高度较小,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因此其垂直带谱中缺少高山苔原带,C对。6.答案:(1)C;(2)A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安第斯山脉隆起,阻挡了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气流,乙区域东部地区成为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雨影区,焚风效应显著,降水稀少且干旱,植被逐渐退化成草原和荒漠,故C正确。(2)随着植被逐渐由森林演变为草原和荒漠,地面摩擦力减小,风力强劲,故A正确;防风固沙作用减弱,沙尘暴增多,故B错误;土壤有机质补充少,土层浅薄,故C错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但不会导致地表盐渍化加重,故D错误。7.答案:(1)C;(2)D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末次冰盛期距今约有2.1万年,结合当前我国的气候分布特点可推测,末次冰盛期我国自然带分布总体应偏南,因此该时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最可能为③,故选C。(2)从末次冰盛期到现在,气候总体呈变暖趋势,我国冻土范围应呈现缩小趋势,A错误;由于现在我国分布有热带气候,生物多样性总体应呈增加趋势,B错误;就地质历史时期而言,2.1万年的时间较短,我国地表形态并未发生巨大变化,C错误;当前我国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而末次冰盛期海南岛为亚热带气候,因此,该过程中我国自然带界线北移,D对。8.答案:(1)C; (2)A; (3)B
解析:(1)“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北界是吉安,吉安往北不能再种植榕树,所以主导因素应该受纬度位置影响,同时热量受纬度影响。(2)榕树主干和侧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气生根,榕树为了适应南方雨量多、高温高显的环境,为更好生存,长出了气根,气根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种植技术可以使种植榕树的温度,水分,肥料因素在北方可以达到南方水平。市场与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不应是将榕树种植在北方的主要原因。养护榕树温度应维持在15度到20度之间,冬季温度不低于5度,但是全球气候变暖不能使北方冬季温度不低于5度。9.答案:(1)B;(2)D;(3)A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由图可知,乙树种在冬季没有凋落,说明该时段树叶已经全部凋落,凋落量最大为秋季,应为落叶阔叶林,B正确。常绿阔叶林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凋落,针叶林在秋冬季节凋落量较大,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而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ACD错误。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凋落量与植被类型紧密相关。由材料分析可知,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乙树种为落叶阔叶林,两类植被在西南地区分布在不同的海拔上,所以凋落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海拔差异引起的,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3)从图可知,该地有常绿阔叶林,推断是我国南方地区,BC位于我国的北方或西北地区,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横断山区位于我国西南,垂直差异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8页。
这是一份第44题 环境保护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 选修6,【地理一选修6,【地理——选修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题 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