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8题 季风环流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8页。
1.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B.6-8月C.6-7月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2.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次)。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西向东逐渐增高B.由北向南逐渐增高
C.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D.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
(2)由图判断,与武汉相比,开封()
A.年降水量较少B.地表径流丰富
C.降水时间变率大D.冬季积雪时间短
(3)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夏半年雨带的南北推移B.夏秋两季的台风影响
C.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D.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
3.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东北风B.7月、西南风C.1月、西北风D.7月、东南风
(2)M地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受地形的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沿海水流动的影响
(3)如图所示,此时期图中高气压所在国家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出现的主要天气或气候特点是( )
A.晴朗温和B.高温多雨C.多大风天气D.高温干燥
4.下图为某时刻世界局部区域气压形势及季风分布示意图(图中深灰色填充与斜线填充分别代表气压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状况最可能发生的时段是()
A.2—4月B.3—5月C.6—9月D.11月至次年1月
(2)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为()
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雪C.狂风暴雨D.阴雨连绵
5.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D.B地寒冷干燥
6.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各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7.2021年西太平洋副高北抬时间早、稳定少动,导致我国夏季北方地区遭遇空前不遇的持续暴雨,引起了洪涝灾害,北方蔬菜产区受灾减产并导致了全国性的蔬菜价格上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今年夏季北方地区持续遭受暴雨,是因为副高( )
①北抬时间早,雨季开始早
②北抬时间早,伏旱结束早
③稳定少动,天气晴热,对流旺盛
④稳定少动,对暖湿气流引导作用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北方地区暴雨引起蔬菜减产的原因是( )
①农田过湿,蔬菜容易烂根
②光照减少,蔬菜发育缓慢
③冲蚀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④雨水过多,病害虫害多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北方地区暴雨导致全国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反映了( )
A.农业结构的多元化B.农业地域的专业化
C.农业生产的地域性D.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8.2021年国庆假期期间,电影《长津湖》上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津湖战役期间,该地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暴雪严寒。读长津湖的位置图(图1)及其附近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长津湖战役期间,该地暴雪严寒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海陆位置B.纬度、太阳辐射C.地形、海陆位置D.洋流、太阳辐射
(2)长津湖所处的盖马高原是一座熔岩覆盖地区较广的玄武岩台地,位于朝鲜北部,平均海拔约1340米,被称“朝鲜屋脊”。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盖马高原是由岩浆侵入后隆起形成B.高原上的河流和湖泊有明显的结冰期
C.温带落叶阔叶林在高原上发育良好D.盖马高原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2)C
解析:(1)由图可知,雨带4、5月份登陆并停留在我国江南地区,约7、8月份推移到华北地区。可推测,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约为6、7月份,即雨带移动至上海的时间约为6、7月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锋面雨带会随着夏季风的北上而北移。若7月以后,雨带还未推进I地区,说明雨带在南方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南方降水时间延长,可能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由于雨带迟迟未到,北方地区可能出现旱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答案:(1)C(2)C;(3)D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年与年之间降水的不均衡性,会导致旱灾的发生。开封因降水量变率大,干旱等效频度高,C正确;由图不能判断出开封年降水量较少、地表径流丰富,AB错误;开封处于温带,冬季积雪时间长,武汉处于亚热带,很少会积雪,D错误;故选C。
(3)因东亚季风环流不稳定,极易造成一个地区降水的不稳定性,这是造成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普遍较高的主要原因,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D正确;夏半年雨带的南北推移,正常年份不会导致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普遍较高,A错误;台风对图示地区影响小,厄尔尼诺现象并不频发,BC错误;故选D。
3.答案:(1)B;(2)A;(3)C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M地是南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南风,由海洋吹向大陆,为夏季风,因此是7月份,故B正确,ACD错误。
(2)读图可知,M地是南亚地区,南亚夏季风是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故A正确,BCD错误。
(3)图中高气压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此时期为澳大利亚的冬季,其西南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为西风带控制,多大风天气,温和多雨,故C正确,ABD错误。
4.答案:(1)D;(2)C
解析:(1)结合图中的气压形势及季风分布状况可知,图示时刻我国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应处于北半球冬半年,即秋分至次年春分,D正确。
(2)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显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挟带了大量的水汽,澳大利亚西北部在低压系统控制下,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进而引发狂风暴雨,故选C。
5.答案:(1)D;(2)D;(3)B
解析:(1)由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2)B地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该季风性质炎热湿润;冬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B地距冬季风源地远,其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势力。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此时正值南半球气温较高的时候,是1月份前后,C地形成低气压中心;冬季时,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B地气候温暖干燥。
6.答案:(1)B;(2)C;(3)D
解析:(1)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A地即东亚1月份吹西北风。
(2)南亚季风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性质湿热;冬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南亚冬季风势力较弱。南亚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影响降水多少,若其来得迟、退得早,则易产生干旱灾害。
(3)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吹西北风,正值北半球冬季,A地寒冷干燥,B地温暖干燥,C地形成低压中心。
7.答案:(1)D;(2)A;(3)B
解析:(1)我国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雨季早晚与太平洋副高北抬的早晚密切相关。副高北抬时间早,意味着雨季来的早,雨季变长,降水会增多,①正确;伏旱主要分布在副高控制的江准地区,北方地区位于副高北沿的雨带,没有伏旱,②错误;稳定少动,使得副高控制的江准地区天气晴热少雨,但向北方稳定输送暖湿气流。故④错误,④正确。综合起来,A、B、C错误,故选D。
(2)北方蔬菜以旱地种植为主,不耐洪涝,暴雨引起洪涝灾害,使得蔬菜长时间遭受洪水浸泡,容易烂根,①正确;阴雨天多云层厚,光照弱,蔬菜生长缓慢,②正确;北方地势平坦,暴雨虽然对土壤有冲刷作用,但不至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影响蔬菜减产,③错误;雨水多与病虫害关系不大,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农业结构的多元化可防御市场价格波动,与题意不符,A错误;农业地域专业化使得北方许多地区成为全国多地的蔬菜基地,北方暴雨导致蔬菜生产受到影响,故价格上涨,B正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影响,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不是受洪涝灾害致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C、D错误;故选B。
8.答案:(1)C;(2)A
解析:(1)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为冬季。长津湖所处的盖马高原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邻近日本海,水汽充足。由海洋吹向长津湖的水汽受到高原冷空气的影响,形成暴雪天气。故选择C。
(2)由题意知盖马高原是玄武岩台地,而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故A选项错误;盖马高原位于温带地区,故BCD正确。则选择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9题 自然带的分布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末次冰期约于7万年前开始,于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4题 环境保护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 选修6,【地理一选修6,【地理——选修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题 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