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走进桂林山水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走进桂林山水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走进桂林山水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课时同步练(新鲁教版必修1)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890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课后作业题
展开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
一、单选题
左图为我国云南省某村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该村石灰岩广布,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200毫米。该村梯田呈碗碟状,远看像是螺丝上的螺纹,故称“螺丝田”,右图为“螺丝田”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螺丝田”分布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溶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2.“螺丝田”分布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热量不足 B.降水稀少 C.地表水不足 D.植被覆盖率低
3.促进“螺丝田”分布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粮食产量 B.适当修建梯田,发展旅游观光
C.整体移民搬迁,留住绿水青山 D.发展节水灌溉,减少土地盐碱化
天坑(下图)是碳酸盐岩地区的溶洞大厅形成的,口径和深度不小于百米,或容积大于一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为陡崖,且与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断我国有大量可溶性岩及天坑分布的省份简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云、贵、黑 B.鄂、桂、滇 C.吉、冀、川 D.新、青、琼
5.推测有利于天坑形成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正确的是( )
A.②晚于⑥ B.③晚于① C.⑤晚于④ D.①晚于⑤
7.d地可以看到的典型地貌是( )
A. B.
C. D.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左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
9.与该地貌的岩石类型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我们旅游经常见到的一种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1.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东部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某地貌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读该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图中该地貌形成过程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13.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 D.搬运作用
下图为某地貌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地貌为(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15.该洼坑形成的一般过程为(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16.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东经103057’~104043’北纬24031’~25025’之间。总面积3018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78%,坝区面积占22%,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年平均降雨量1743.9毫米,是全省的多雨区之一,年平均相对湿度85%。
材料二 油菜是喜冷凉湿润,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油菜也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罗平是云南省油菜种植大县,区内锥状石峰排列如林,地貌典型。周边平坝梯田万顷,每到春季油菜花开,酷似金黄色海洋,碧峰金波相映成趣,其美无比。
材料三 罗平县位置图及罗平油菜花景观图。
(1)描述景观图中峰林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罗平油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下面两幅图,分别指出中国食用植物油构成和市场占有率的最突出特点及原因。
(4)请为罗平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峭,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的大型塌陷漏斗区,是在特定 地质、岩溶地貌气候、水文环境下形成的,被誉为“地表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我国已发现的天坑多分布在川滇黔等地,经过多年探索发现湖北也是一个天坑大省,那里分布着各种类型、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坑,还有着目前全世界已知最新诞生的天坑落溪天坑,这里堪称是天坑博物馆!
材料二 落溪天坑位于利川市,隶属恩施自治州,属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东延部分,鄂东北、鄂西北为变质岩,其余均为碳酸盐,在这里,隐匿着峰林峰丛、峡谷绝壁、溶洞暗河等无数精彩绝伦的喀斯特奇观。
(1)据图乙描述湖北省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图丙说明落溪天坑的形成过程。
(3)落溪天坑所在的恩施地区在经济上曾为全省倒数第一,有人认为是喀斯特地貌导致了这里的贫困,也有人认为喀斯特地貌是这里宝贵的财富,请说出你的观点及依据。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C 3.B
【解析】
1.根据材料,“螺丝田”分布区石灰岩广布,图示中每组“螺丝田”的中心最低处都有一个裂缝伸向地下,形如岩溶漏斗,据此推测“螺丝田”地貌景观应是地表水流沿石灰岩垂直裂隙向下渗漏时周边地表向下塌陷形成的漏斗,属于石灰岩溶蚀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据此分析本题选A。
2.“螺丝田”分布区多为石灰岩溶蚀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水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C对。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且植被覆盖率并不是影响该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则ABD错误。本题选C。
3.“螺丝田”分布区景致秀丽奇特,且螺丝田分布区地貌层层盘旋,可以适当修建梯田,发展旅游业,B对。螺丝田分布区多石灰岩,地表水不足,不适合大规模扩大粮食种植业生产,A错;这里景致秀丽,整体移民搬迁不现实更不是该地可持续发展措施,C错;该地排水条件较好,几乎没有土地盐碱化,D错。
【点睛】
流水溶蚀地貌: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分布区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多为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答案】 4.B 5.B
【解析】
4.我国的可溶性岩和天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域,其中云贵高原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典型的区域。包括湖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湖北简称鄂,云南简称云或滇,广西简称桂,贵州简称贵或黔,结合选项,故选B。
5.据材料可知,天坑是碳酸盐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貌,一般形成天坑的气候条件为温暖湿润,B正确。故选B。
【点睛】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要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在外力流水的溶蚀作用下,石灰岩被不断的溶解侵蚀,从而形成溶洞、暗河、峰林、天生桥、天坑等景观,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 6.C 7.D
【解析】
6.据图可知,地层②⑥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⑥岩层位于②岩层之上,②早于⑥,故A项错误;③为变质岩,④为岩浆岩,③④没有穿透②,③早于②,②出现了断层,②早于①,③早于①,故B项错误;⑤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喷出岩,⑤穿透②,⑤晚于②,⑤晚于④,故C项正确;⑤晚于②,②早于①,无法判断①⑤的早晚,故D项错误;故选C。
7.据图可知,d处为岩溶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A项为风力沉积地貌,B项为风力侵蚀地貌,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为主,故A、B项错误;C项位于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但不是喀斯特地貌,故C项错误;D项地貌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地貌类型判断,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答案】 8.C 9.B
【解析】
1.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可知,该地貌地表多峰林、地下多溶洞,应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C符合题意;喀斯特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冰川作用、风化作用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
2.根据上一题判断可知,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而形成,因此图示地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因此与图示地貌的岩石类型相符的是乙,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
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答案】 10.A 11.D
【解析】
1.图示地貌是溶洞地貌,洞内为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所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奇峰林立,地表崎岖的特征,A正确;喀斯特地貌一般出现在比较暖湿气候环境,不具有冰川广布的特征,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是黄土分布区流水侵蚀的结果,不是喀斯特地貌特征,C错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往往地形崎岖,土层较薄,不具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特征,D错误。故选A。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图示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石灰岩集中分布地区在云贵高原,其中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云贵高原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因此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南方地区,D符合题意;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典型,排除A;我国东部地区大多地势低平,多沉积作用,石灰岩分布面积较小,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排除B;我国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以沉积地貌为主,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排除C。故选D。
【点睛】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
【答案】 12.B 13.C
【解析】
12.幼年期一地面出现溶沟、石芽及溶斗,但有较完整的地表河系、青年期-地表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水循岩溶负地形迅速转入地下,地表河系消失,仅主谷仍可能存在、中年期地面有大量溶蚀洼地、溶蚀谷地,由于溶洞顶坍落,部分地下河重新出露;老年期一一不透水岩层广泛出露,地表河网发育,仅残留一些孤峰、残丘。图示为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图中该地貌形成过程依次是④①③②。选B正确。
13.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风化作用是外力对岩石表面的破坏,不会形成溶洞;沉积作用是外力搬运沉积物到低洼处沉积下来,不会形成溶洞;搬运作用是外力把岩石的碎屑物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地方的现象,不会形成图示地貌。选C正确。
【点晴】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答案】 14.A 15.A 16.D
【解析】
【分析】
14.读图可知,该地有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可以判断为喀斯特地貌,A正确。河流地貌分为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峡谷、瀑布等)和河流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B错误。风沙地貌分为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等)和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等),C错误。海岸地貌分为海浪侵蚀地貌(海蚀陡崖、海蚀柱等)和海浪堆积地貌(海滩等)D错误。故选A。
15.由上题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洼坑是厚厚的石灰岩层被流水溶蚀加剧的过程。观察四幅图:图①和图②中均有地下溶洞,区别在于图①中的溶洞受溶蚀进一步扩大,且裂隙进一步发育,落水洞连通溶洞顶部,故先②后①;图③和图④中溶洞顶部均塌陷,应发生在溶洞进一步扩大、落水洞发育之后;再区别图③和图④,图④中溶洞空间更大,且顶部受风化侵蚀,岩石剥落,故先③后④。综上所述,喀斯特洼坑的形成过程是②①③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流水作用强烈。
17.【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曾为海洋环境,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层;之后地壳上升,岩层抬升;气候湿热,经过漫长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峰林。
(2)条件:冬季气候温凉,利于油菜的生长;冬季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油菜品质好;坝子多,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利于油菜扎根。
(3)构成特点: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占一半以上;原因:原料丰富;生产历史较悠久,经验丰富。
占有率特点:经济发达的华东、华中占比较大;原因:经济发达,消费量大;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4)扩大油菜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加强生产所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油菜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利用油菜花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图中峰林为喀斯特地貌,为沉积岩受到流水溶作用形成,故首先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为海洋环境,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层;之后地壳上升,岩层抬升;其次要有流水的作用,该地气候湿热,经过漫长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峰林。
(2)油菜是喜冷凉湿润,抗寒力较强的作物,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气候温凉,利于油菜的生长;冬季降水多,土壤湿度大;位于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油菜品质好;油菜也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坝区面积占22%,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坝子多,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利于油菜扎根。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食用植物油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占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我国大豆和油菜等原料丰富;我国是大豆和油菜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生产历史较悠久,经验丰富。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华东、华中占比较大,市场占有率的最突出;主要是因为华东和华中地区经济发达,消费量大;大豆油和菜籽油为植物油,绿色健康,华东和华中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4)扩大油菜种植规模,提高油菜产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加强生产所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油菜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产量的稳定性;利用油菜花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收入。
18.【答案】(1)分布特征: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减弱;西南部分布最广泛;东北部分布最少,成因:岩性南部碳酸盐广布,东北和西北部为变质岩,岩性坚硬,不易被流水侵蚀;水热条件由南向北递减,流水侵蚀减弱。
(2)该地为碳酸岩广布,地表水易下渗,径流下渗过程中沿岩壁进行溶蚀或侵蚀形成落水洞,当地降水丰富,地表水不断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在地下径流的持续侵蚀(溶蚀)搬运作用下,落水洞变深、变宽,表层越来越薄,直至塌陷形成天坑。
(3)贫困原因: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下渗作用强,地表水缺乏。财富:与天坑相连通的地下溶洞及其内部有多种地貌形态如石笋、石钟乳等,有美学价值可以发展旅游业,多种地貌也具有地质地貌研究的科学价值。天坑的形成与地下河密不可分,可以通过天坑找寻水源。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湖北喀斯特地貌分布、成因,落溪天坑的成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着重考查成因分析。
【详解】
(1)从图甲可以看出,湖北省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西南部分布最广泛;东北部分布最少,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减弱。成因主要从岩石性质和气候状况差异分析。从材料可知,西南部为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岩性碳酸盐广布,易被溶蚀;东北和西北部为变质岩,岩性坚硬,不易被流水侵蚀;气候条件差异明显,水热条件由南向北递减,流水侵蚀减弱。
(2)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特有形态,是流水侵蚀(溶蚀)的结果。该地碳酸岩广布,裂隙多,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下渗过程中沿岩壁进行溶蚀或侵蚀形成落水洞;当地降水丰富,地表水不断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在地下径流的持续侵蚀(溶蚀)搬运作用下,落水洞变深、变宽,表层越来越薄,由于表层岩石失去底部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塌陷形成天坑。
(3)这是开放性题目,认为是贫困的理由(从交通、土壤、水源方面分析):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下渗作用强,地表水缺乏。认为是财富的理由(从旅游开发、提供水源等分析):天坑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有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天坑地貌具有地质地貌研究的科学价值;天坑的形成与地下河密不可分,可以通过天坑找寻水源。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31走进桂林山水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1走进桂林山水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课时训练,文件包含31走进桂林山水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1走进桂林山水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