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第14课 有趣的光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赣美版第14课 有趣的光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第14课 有趣的光影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了结构素构,还记得吗?我们来看一幅结构素描作品,谁能说说结构素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了另一幅素描作品,同学们来看看这幅作品与结构素描作品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这幅素描作品不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光与影在物体上的变化,体现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 有趣的光影。
(揭示课题)
新授
欣赏名家名作
(出示课件《草垛》作品图片)
师: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色彩斑斓的世界。随光而产生的影,能表现物体各部分的微妙变化。光与影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表现的重要元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草垛》就是一幅这样的作品,色彩上,主体与后面的远山,运用了补色,远山沉寂,而近处的草垛则偏暖,温馨而显现惬意。远山是一条横线,将画面分割成三部分,而草垛则是一个相对性的点,而受到光线的影响,草垛的影子拉长,同时形成稍浅的线,同时与远山呼应,可以说是线线,色色的呼应,合理而又生动。
介绍“三大面”“五大调子”
师: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使物体有了立体感。物体由于受光的角度不同,会在表面形成不同的明暗变化,形成深浅不同的三大面、五大调子。
(出示图片立方体)
师:如图中这个立方体,光源从哪个方面投影下来?(生:左上角)受光的影响,立方体的表面形成了深浅不同的三个面,亮面、灰面、暗面。我们称为明暗关系中的三大面。
板书: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出示图片球体)
师: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其中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阴影这五部分,我们称为明暗关系中的五大调子。
板书:五大调子: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阴影。
师:下面我们来看下面这组静物,同学们来说一说,找一找物体的三大面或五大调子在哪?
找一找: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物体中的三大面、五大调子。
教师范画,揭示明暗素描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范画,PPT出示明暗素描的步骤和方法。
构图位置。(注意物体的位置和比例)
结构造型。(注意物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大体明暗。(示范线条可以画出深浅不同的光影变化)
深入刻画。
调整画面,完成作品。
布置作业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跃跃欲试呢?下面就请各位同学用铅笔素描的方法表现这一组简单的静物。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
请2位同学拿作品上台来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鼓励。
小结
师:同学们,由于光的照身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的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14.有趣的光影
步骤:
构图位置。
结构造型。
大体明暗。
深入刻画。
5.调整画面,完成作品。
五大调子:
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阴影。
三大面:
亮面、灰面、暗面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不足:
1.声音有点小,示范互动少;
2.知识点有点多,适当减少些,投影仪的示范过快;
3.点评时应该多些鼓励。
———— 下午
改进:
下次使用麦克风,示范用画板;
知识点讲解适当简单些,先尽量让学生掌握三大面,五大色调略讲,留下节课细讲解;
学生作业只要求画出三大面,理解三大面即可;
点评作品,先让学生自评,发现自己画的好的是哪里,哪里不足?学生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课题名
有趣的光影
课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物体的明暗关系中三大面、五大调子的知识点,用线条画出深浅不同的光影变化和效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使物体有了立体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三大面、五大调子就是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避免“灰”“花”“脏”。
教具
课件、石膏几何体、画板、画架、铅笔、橡皮等
时间安排
2课时
课后小结
备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下册第8课 有趣的头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欣赏,分析.,尝试制作,作品展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赣美版三年级下册巧手创新第8课 有趣的头饰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有趣的光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学生作业,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