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3 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展开酸和碱的反应
一、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主要是学习物质及其变化。课标上的表述是“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归纳、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形成对自然界物质的总体认识!”本节课是这章内容的第五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酸和碱反应及实质进行探索,为下一节引出盐的概念和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是贯穿酸碱盐知识的重要纽带。本节内容应用前面所学实验方法,将STS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酸和碱的一些性质,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在能力上,九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课堂中应该多设计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兴趣。在心理上,学生自尊心加强,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而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我展现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
(2)能了解该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3)通过读图,学会读图读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及现象解释,能感悟到科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重难点
1、重点: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
2、难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理由 |
一、引入 | 提问:在蜜蜂叮咬处涂些肥皂水,在马蜂叮咬处涂些食醋能减缓疼痛,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问题:酸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 学生产生质疑,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复习,猜想可能是蜜蜂叮咬处的酸和肥皂水中的碱发生反应,马蜂叮咬处的碱和食醋中的酸发生反应。 | 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通过提问猜想引入,既巩固了前两节课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让每位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
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 1、酸和碱的反应 实验1: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请一位学生演示实验。
教师设计4个问题继续深入引导,归纳出判断物质反应的方法。
方法小结:借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改变,从而判断物质间的变化。 提问: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如何判断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能反应? 请学生实验操作验证,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以上2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引导:从反应物生成物类别角度分析。 小结: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酸碱反应。(中和反应)
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读图:根据书本20页图1—26说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动画]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结:酸和碱反应实质 H++OH-=H2O
|
学生讨论得出多种实验方案。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最佳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操作步骤及现象,逐步分析原因。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进一步归纳出判断方法。
学生操作验证,很容易就书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归纳出两个反应的共同特点,再举例其他的酸和碱反应,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了酸碱反应的特点。
学生观察书本115页20页图1—26回答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通过动画观察,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通过方程式分析法进一步确定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实验观察及分析,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通过问题提示,使学生讨论更具方向性,回答更规范。通过归纳小结,掌握物质反应的判断证据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活学活用,提高方法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训练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知道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的特点,突出重点。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建模的方式提高知识的建构能力。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酸碱反应中的微观变化。
|
三、酸碱反应的应用 | 过渡提问:在实验完成后能将过量的酸溶液或碱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应该如何处理呢?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酸碱反应的应用。 提问:如何处理工厂的废水?如何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碱在医药上如何的应用等?
小结:在碱性物质中加入酸性物质,或在酸性物质中加入碱性物质,可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利用该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 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新知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酸和碱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原理,各抒己见。解决实际问题,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现学现用,巩固知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教学引向实际生产生活。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化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密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四、小结及检测 |
检测采用“非常6+1”砸金蛋的方法。每个金蛋对应一道习题。
对应习题如下: 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2、将含有H+和OH-的两种溶液放在同一容器中,会怎样? 3、如图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变化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往______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2)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时,则反应获得溶液的pH恰好为7。 (3)A、B、C三处的溶质分别是哪些? 4、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的酸和碱与同种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是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将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小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见表格。(1)请分析这种指示剂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2)乙组中废液呈红色说明它是__性,不可能有___; (3)甲组中废液呈无色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性,若呈中性则废液溶质__________,若呈酸性则废液中离子有_______。 5、如图所示, 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该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6、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 学生分别回顾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学生可选择任意一个金蛋进行答题。
| 让学生小结是为了让他们自己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强学习的自主性。
选择游戏的方法进行课堂检测是为了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部分学生往往做题感觉枯燥乏味,这样的形式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被动做题转变为主动做题。 |
五、板书设计
|
初中科粤版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获奖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粤版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