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8.5学生实验 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914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8下物理 8.5学生实验 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91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二) | ||
【学习目标】 1.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2.经历“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规律的能力. 3.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 ||
教学设计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新课: 问卷调查:那些同学会游泳或者游过泳? 教师提问:如果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海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展示幻灯片:死海不“死”!引入新课。 | 大部分同学会游泳,或者有游泳的经历。 学生思考并回答:沉到水底。 学生 | 通过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课教学: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 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 F浮=F下-F上。 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00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
二.阿基米德的灵感 创设情境:指着漂浮在水面上的空易拉罐提出问题,易拉罐浮在水面上,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浸入水中呢? 方法1:用手把空易拉罐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 问题:(1)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2)易拉罐受到的重力变化了吗?受到的浮力变化了吗? (3)水面高度有什么变化? (4)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方法2:将易拉罐踩扁放入水中下沉。 问题:(1)易拉罐为什么会沉下去?它受到的重力变化了吗?受到的浮力变化了吗? (2)易拉罐踩扁后放入水中,什么变了? (3)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方法3:将易拉罐灌满水后放入水中下沉。 问题:易拉罐灌满水后受到的重力变了吗?受的浮力变了吗? 思考问题: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多少是否存在定量的关系呢?
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说法:把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称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不是和排开液体的质量有一定的联系呢?排开液体的质量是不是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一定的联系呢?浮力的大小会不会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一定的关系呢? 由于物体的体积与密度的乘积等于物体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也密切相关。
浮力的大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点拨学生猜想]:由前面实验我们知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是有关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水。 思考问题:a如何测出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呢? b水杯中的水应为多少? c先测空桶的重力呢,还是先测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呢? 小组讨论,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学生分组实验,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步骤 a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和小桶所受的重力 b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把石块浸入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人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则为排开水的重力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分析与讨论: 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 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的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个结论叫做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讲述]:上述结论是阿基米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称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到的重力。 特别提醒(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说明): ①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浮=G排 ②物体浸在液体中有一种可能: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那部分的体积。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全部进入液体后的深度无关。 教师:我们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导出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
|
学生讨论得出: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通过实验发现将易拉罐压入水桶的过程中,易拉罐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排开的水越来越多。说明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多少有关系。
思考讨论。易拉罐的重力没有变,之所以会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减小了。 易拉罐踩扁后,体积变小,放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也变小了。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易拉罐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交流分析:根据上一节课我们知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现在根据阿基米德的故事,如果我们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取代“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来陈述这个结论,可以得到,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学生讨论]:经过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教师评价。 思考交流: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出。
小组讨论,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学生设计实验,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思考交流: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出。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F浮=G排,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
回顾旧知,发现不足,引入新课。
让学生大胆猜想,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步引导、层层过渡。)
各小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总结实验结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
小结
|
|
|
作业 |
板书设计:
物理北师大版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一、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一、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版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理念,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一、力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一、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