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物理加练必刷题(新高考版)第三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解析版】
展开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滑块A和B,其间用长为L=1 m的细线相连,细线可承受的最大张力为FTm=10 N,现对滑块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4 N,作用1 s后突然将外力变为F2=32 N,滑块质量mA=4 kg,mB=2 kg,两滑块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 s末滑块B的速度为3 m/s
B.1.5 s末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滑块B刚静止时滑块A的速度为eq \f(16,3) m/s
D.滑块B刚静止时两滑块间的距离为4 m
答案 B
解析 当F1=24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的加速度为F1-μ(mA+mB)g=(mA+mB)a1,解得a1=2 m/s2,则1 s末滑块B的速度为v=a1t1=2 m/s,故A错误;外力变为F2=32 N,若中间的细绳不断裂,则整体的加速度F2-μ(mA+mB)g=(mA+mB)a2,解得a2=eq \f(10,3) m/s2,此时细线的拉力为FT=mBa2+μmBg=10.7 N>FTm=10 N,则细线已经断裂,则B的加速度大小为aB=μg=2 m/s2,即1.5 s末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故B正确;滑块B做匀减速运动到静止用时t2=eq \f(v,aB)=1 s,细线断开时A的加速度aA=eq \f(F2-μmAg,mA)=6 m/s2,滑块B刚静止时A的速度vA=v+aAt2=2 m/s+6×1 m/s=8 m/s,故C错误; 滑块B刚静止时两滑块间的距离为Δx=eq \f(v+vA,2)t2-eq \f(v,2)t2+L=5 m,故D错误.
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轻绳的弹力大小为F
B.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eq \f(1,3)μmg
D.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eq \f(3,2)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eq \f(1,2)μmg
答案 D
解析 三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知,对a、b、c系统F=3μmg,对b、c系统FT=2μmg,则FT<F,故A错误;因为c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剪断轻绳后,b、c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对b、c系统:2μmg=2ma′,对c:Ff′=ma′,解得Ff′=μmg,故C错误;当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eq \f(3,2)倍,即F′=eq \f(3,2)F=eq \f(9,2)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b、c系统:F′-3μmg=3ma,对C,Ff=ma,解得Ff=eq \f(1,2)μmg,故D正确.
3.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A、B由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则( )
A.轻绳拉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
B.轻绳拉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
C.轻绳拉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
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不变
答案 C
解析 以物体A、B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1+m2)gsin θ-μ(m1+m2)gcs θ=(m1+m2)a,
解得a=eq \f(F,m1+m2)-gsin θ-μgcs θ.再隔离B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T-m2gsin θ-μm2gcs θ=m2a,解得FT=eq \f(m2F,m1+m2).则知绳子的拉力与斜面倾角θ无关,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选项C正确,A、B错误;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以物体A、B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1+m2)gsin θ-μ(m1+m2)gcs θ=(m1+m2)a′,
解得a′=eq \f(F,m1+m2)+gsin θ-μgcs θ
再隔离A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T′+m1gsin θ-μm1gcs θ=m1a′,
解得FT′=eq \f(m1F,m1+m2),可知轻绳拉力的大小改变,选项D错误.
4.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语词典在上,图乙中汉语词典在上,已知图甲中两本书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已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同一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1>μ2
B.动摩擦因数μ3<μ2
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s θ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s θ
答案 D
解析 题图甲中对整体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2mgsin θ=2μ2mgcs θ,得μ2cs θ=sin θ.题图乙中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sin θ-μ12mgcs θ=2ma,得μ1cs θ=sin θ-eq \f(a,g).由两式可知μ1<μ2,A错误;题图乙中对汉语词典隔离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Ff=ma,解得Ff=μ1mgcs θ,两词典保持相对静止,则μ1mgcs θ<μ3mgcs θ,但无法比较μ2与μ3的关系,B错误;由共点力平衡知,题图甲中英语词典所受的摩擦力Ff=mgsin θ
=μ2mgcs θ,D正确;题图乙中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sin θ-μ12mgcs θ=2ma
对于汉语词典,有
mgsin θ-Ff=ma
得Ff=mgsin θ-ma
得Ff<μ2mgcs θ,C错误.
5.质量均为0.2 kg的两个小物块A、B用绕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将A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前瞬间A的底部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0.8 m,轻绳处于伸直状态,A落地后不反弹,B继续沿水平台面向右运动.B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B不会与滑轮相碰,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落地前轻绳的拉力大小为2 N
B.B运动的最大速度为4 m/s
C.A落地后,B向右运动的路程为1.2 m
D.B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答案 D
解析 设A落地前轻绳的拉力大小为FT,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则对A、B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T=ma1,FT-μmg=ma1
联立解得a1=2.5 m/s2,FT=1.5 N,故A错误;A落地时B达到最大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最大速度为v=eq \r(2a1h)=2 m/s,故B错误;A落地后,B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μg=5 m/s2,B向右运动的路程为s=eq \f(v2,2a2)=0.4 m,故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B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eq \x\t(v)=eq \f(v,2)=1 m/s,所以整个过程中B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故D正确.
6.(2022·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f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是( )
A.eq \f(3,5)Ffm B.eq \f(3,4)Ffm
C.eq \f(3,2)Ffm D.Ffm
答案 C
解析 当下面2m的木块与它上面m的木块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拉力F达到最大,将4个物体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6mgsin 30°=6ma,
将2个m及斜面上的2m看作整体Ffm+4mgsin 30°=4ma,联立解得F=eq \f(3,2)Ffm,故C正确,A、B、D错误.
7.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光滑斜面,斜面倾角为30°,质量为m1、m2的物体通过轻质细线跨过光滑滑轮连接,将m1置于斜面释放后,m1沿斜面向上滑动,将m1、m2互换位置后,m2也能沿斜面上滑,求:
(1)m1、m2应满足的条件;
(2)若将m1置于斜面底端释放,运动到顶端的时间为t,将m2置于斜面底端释放,运动到顶端的时间为eq \f(t,2),m1与m2的比值为多少;
(3)若斜面粗糙,m1、m2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将m1置于斜面释放后,m1仍然能够沿斜面向上滑动,将m1、m2互换位置后,m2也能沿斜面上滑,则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eq \f(1,2)m2
得m1<2m2
将m1、m2互换位置后,m2也能沿斜面上滑,则有m1g>m2gsin θ
得m1>eq \f(1,2)m2,所以eq \f(1,2)m2
得4a1=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2g-m1gsin θ=(m1+m2)a1
m1g-m2gsin θ=(m1+m2)a2
联立解得eq \f(m1,m2)=eq \f(3,2)
(3)由题意可知m2g>m1gsin θ+μm1gcs θ,m1g>m2gsin θ+μm2gcs θ
即eq \f(1+\r(3)μ,2)m1
(1)A在PQ段运动刚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
(2)物块D刚过P点时,杆对物块D的弹力;
(3)从开始运动到C过P点,经历多长时间.
答案 (1)A离P点为L处 (2)0 (3)3eq \r(\f(L,gsin θ))
解析 (1)A在PQ段运动刚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4mgsin θ=nμmgcs θ
解得n=2,即B刚滑至PQ段时,故A离P点为L处.
(2)D刚过P点时A刚离开Q点,则B、C、D整体3μmgcs θ-3mgsin θ=3ma
则a=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对D分析:F+μmgcs θ-mgsin θ=ma
得F=0,即杆对物块D的弹力为零.
(3)A过P点后,整体匀加速下滑4mgsin θ-μmgcs θ=4ma1
则a1=eq \f(4mgsin θ-μmgcs θ,4m)=eq \f(gsin θ,2)
又L=eq \f(1,2)a1t12
得t1=2eq \r(\f(L,gsin θ))
B过P点后,由(1)易知整体匀速下滑
所以t2=eq \f(t1,2)=eq \r(\f(L,gsin θ))
所以t=t1+t2=3eq \r(\f(L,gsin θ)).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3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3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0——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0——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加练半小时 第三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加练半小时 第三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