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教案
展开第七章 第三节 四川省教学设计
课题题目 | 第七章 第三节 四川省 | 版 本 | 中图版 | ||||||
课标要求 | 1、 运用地区说出四川省的位置、范围,并作出简要评价。 2、 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类型,并能归纳四川省地形主要特点。 3、 通过阅读地形与气候图,说出区域内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影响因素。 4、 能举例说明四川省在东西部明显的自然环境差异,能说出生活中四川省多发的自然灾害。 5、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川省自然环境特点,了解学习区域自然环境的途径,掌握使用地图册和读图方法,了解四川省东西两大地理区的主要自然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尝试从生活中和学习过程发现地理知识和收集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读图、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将地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意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 ||||||||
教学重点 | 四川省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氛围主要的四个部分,有四川省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灾害 | ||||||||
教学难点 | 通过读图,分析和归纳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 ||||||||
教学方法 | 教师导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 ||||||||
学法指导 |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 | ||||||||
课前准备 | 教师:制作第一课时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一 导入 | 播放歌曲《辣妹子》 我的家乡四川省 | 听歌曲 听老师讲述 | 直观了解四川省 情景带入 产生学习兴趣 | ||||||
环节二 分组学习 | 划分小组 分组学习、安排小组主要任务 发导学案,组织有序开展学习 进行如下分组 第一组:四川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 第二组:四川省的地形、地势、河流 第三组:四川省的气候 第四组:四川省的自然灾害 | 准备课本、地图册 听和明确要求 结合课前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依照导学案,开展有条理、有重点的学习 | 组织有序,开展有实际效果的小组协助、合作学习,分别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进行主要知识的学习 | ||||||
环节三 分组学习指导 | 巡视学习小组,并进行学习指导。 提醒每个小组分别要完成的课堂学习任务 第一组:阅读、读图A 地图册34页完成相应的读图活动回答问题 第二组:阅读、读图A、B地图册34页,完成B图填图,说出四川省的主要河流 第三组:阅读、读图 对四川省的冬季、夏季气温特点,对四川省降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尝试概况四川省气候特点 第四组:阅读,比较四川省东西部自然灾害的差异,联系生活、生产,说说自然灾害 | 通过查阅地图册,结合课前学习,展开自主学习和讨论,利用有据可循的分析,尝试有条理的归纳,总结特点 |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合作学习、讨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之间协助、合作意识 激发学习热情 | ||||||
环节四 分组学习反馈1 | 反馈点:四川省的位置、范围、人口 提问:第一组,完成的怎样? 选择提问:四川省临近的省有哪些?有哪些民族?你能在地图上指出汶川在哪儿吗? 提问请学生主动发言 请组长总结 | 学生主要从位置、范围、人口分别叙述,可积极补充回答 组长尝试归纳四川省的位置、范围、人口的主要特点 |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竞争意识 | ||||||
老师展示课件,对四川省位置、范围、人口进行引导式学习,讲解和答疑,对第一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 |||||||||
环节四 分组学习反馈2 | 反馈点:四川省的地形、地势、河流 提问:第二组,完成的怎样? 选择提问:四川省的最高山是?四川省位于长江的那段?四川省的主要河流分布特点是?流经成都的是那条河流? 提问请学生主动发言 完成活动:B图填图 请组长总结 | 学生主要从地形、地势、河流分别叙述,可积极补充回答 组长尝试归纳四川省的地形、地势、河流的主要特点 并能根据地图指出四川省的河流分布 |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竞争意识 | ||||||
老师展示课件,对四川省地形、地势、河流进行引导式学习,讲解和答疑,对第二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 |||||||||
环节四 分组学习反馈3 | 反馈点:四川省的气候 提问:第三组,完成的怎样? 选择提问:四川省的气温在冬季、夏季有哪些特点?四川省的降水分布特点?四川省主要气候类型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因何得名? 完成活动:1.气温差异-填表 2.东西部降水的差异影响因素的回答 3.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分析 提问请学生主动发言 请组长总结 | 学生分别从气温、降水分析特点、分别叙述,联系所学,说出四川省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概况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可积极补充回答 组长尝试归纳四川省气候的主要特点
|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竞争意识 | ||||||
老师展示课件,对四川省气候进行引导式学习,对四川省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讲解和答疑,比较东西气候的差异,总结东西部主要气候特点。对第三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 |||||||||
环节四 分组学习反馈4 | 反馈点:四川省自然灾害 提问:第四组,完成的怎样? 选择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四川省的汶川地震是哪一年,损失怎样? 提问请学生主动发言 完成活动:比较东西部再燃灾害 | 学生主要从生活、生产中找到例子 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概况利用数据,分析自然灾害,直观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可积极补充回答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阅读能力,比较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
老师展示课件,对四川省自然灾害引导式学习,利用图片和数据讲解和答疑,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无情,人类有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
环节五 游猎四川省自然风光 | 展示四川省主要的自然风光和自然遗产图片 简单解说 欢迎同学们以后到我的家乡旅游 | 观察 直观感受四川省自然的美 | 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意识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
环节六 导学案展示 | 利用爱莫能助,对个别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联机展示,进行这节课学习内容进行验收 | 观看 学生更正导学案,查缺补漏 | 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并改错,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生成获得感 | ||||||
环节七 小结 | 肯定学生课前学习的好习惯,各个小组完成合作学习很认真,讨论热烈,利用地图和地图册,充分阅读,有条理的分析和归纳,将四川省的自然环境特点描述地非常准确,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 ||||||||
板书设计 | |||||||||
反思 | 本节课是四川省第一课时,设计开放课堂,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习为辅,先学后教的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分析、归纳、合作能力,增强了读图能力的培养,相互交流讨论的培养,培养了爱自然、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兴趣都有所提高,也在学生组织和临场以及表述能力上有所锻炼。 设计上突出了四川省自然环境特点,把握到了课本三基重点,对课堂达标基本完成。 另外对于本节课,难点在给予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控上,特别是自然灾害的讨论上,时间要留有余地,给予学生多点时间利用数据和实例多讲多说,发表一些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课堂上的小组间交流也应该得到重视,激发小组间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体系的知识,帮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联系生活和生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台湾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台湾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播放第五张图回答,手绘走向图,播放第六,七张图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