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展开1、学生能在师生互动和欣赏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去体会乐曲内在的情感。
2、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特点。
2、能较好的去理解该曲。
教学过程:
一、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教师进行点名。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的歌曲里,有没有使用了三拍子的歌曲?有哪一些?速度有什么区别?(有《桑塔·露琪亚》、《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前者稍快,后者稍慢。)
或(可以先放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皇帝圆舞曲、春之声……都可以。然后再放了一段乐曲之后一个人跳一段三拍子的旋转圆舞曲,再问大家。老师刚才播放的音乐有什么特点?舞蹈节奏怎么样?这两个问题引出今天要上三拍子的圆舞曲!)
或从“溜冰”的话题导入或者来段现场表演吸引学生的兴趣。
2、你们还记得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吗?(强、弱、弱)
3、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欣赏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请大家翻开课本P34页。
三、展开新课:
1、教师:这一单元讲的内容都是有关舞蹈音乐,而且都是三拍子的乐曲。我们今天主要欣赏圆舞曲。你们知道什么叫圆舞曲吗?它跟其他三拍子歌曲有什么区别?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拍子舞蹈,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圆舞曲特别强调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具有鲜明的“强、弱、弱”的节拍感。)
2、对该曲进行简单的介绍:该曲作与882年,作者瓦尔托伊费尔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乐曲采用维也纳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3、教师:接下来,我们先完整的欣赏一遍《溜冰圆舞曲》,同学们在欣赏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每一段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并跟随音乐所到之处,根据音乐的速度手指作出相应的提示,音乐演奏得慢时请伸出一根手指,中速请伸出两根手指,快速请伸出三根手指。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待会我们要进行讨论。
4、欣赏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6-10分钟)
5、师生讨论:这首圆舞曲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可稍做引导。)
6、我们现在再分段仔细听一听:
1)、序曲:速度是怎样的?使用了什么乐器?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徐缓的;圆号;冬天的景色)
2)、第一圆舞曲:分主题A和B,两个主题,速度形成对比。让我们来唱一唱,并体会两个主题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主题A:宽广平稳,流畅明快,是人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主题B:运用了八分音符并强调起节奏,是乐曲充满了轻快活泼的情绪。)
3)、第二圆舞曲:分两个主题,主题A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的描绘了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主题B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段,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滑稽的舞蹈动作。
4)、第三圆舞曲:分两个主题,主题A主要有弦乐奏出,具有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而主题B轻巧活泼,与主题A形成了生动的情绪对比。
5)、第四圆舞曲:由整个乐队演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旋律,后面还有一段表现溜冰运动员在冰上作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动作的华彩乐段。
6)、结尾:欢乐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开头的第一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教师:我们分析完这首管弦乐曲,也对该曲有了进一步了解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不好?我们来个接力赛,这首曲子有四个小圆舞曲,第一圆舞曲代表第一组。如此类推,序曲和结尾我和大家一起来。现在给5分钟的时间为你们代表的圆舞曲中的主题添上简单的动作。(教师在旁进行指导)(6分钟)
教师:大家准备好了吗?仔细听音乐哦。(7分钟)(师生一起进行律动)
四、课堂总结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选择乐曲片段导入课题,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分段赏析,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优质课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分段赏析,画出旋律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音版☆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音版☆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