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人大附中(创新班)中考物理一模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北京人大附中(创新班)中考物理一模练习题,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选择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北京市人大附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创新班)(5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 )
A.焦耳(J) B.瓦特(W)
C.千瓦时(kW•h) D.千瓦(kW)
2.(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地上的树影 B.水中山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3.(2分)图所示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核桃夹 B.钓鱼竿
C.天平 D.镊子
4.(2分)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冰冻的衣服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5.(2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陶瓷碗 D.不锈钢尺
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10℃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大
B.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7.(2分)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可以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B.风能、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氢弹与核电站一样其原理都是利用了核聚变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对能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 100%
8.(2分)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的电冰箱压缩机和冰箱内照明灯泡连接电路示意图中,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受温控开关控制,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受门控开关控制,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调判断不同人发声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全部消除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受力
D.电磁感应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11.(2分)一位摄影爱好者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极限跳伞运动员从悬崖上跳下的过程。从运动员离开悬崖时开始,每隔0.3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张记录运动员在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段下落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运动员从a点到d点可视为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ab、bc和cd的时间间隔均为0.6s,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对于运动员从a点到d点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a点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比在d点时的小
B.运动员在a点时所受合力比在d点时的小
C.运动员由a至d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
D.运动员由a至d的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12.(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的惯性
C.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13.(2分)如图所示,用大小为5N的力F拉动木板B,使B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物体A通过水平轻绳经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
C.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木板B的运动状态不变
D.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增大
14.(2分)空气质量指数(用AQI表示)是衡量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标,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图甲是一个检测空气质量指数的电路图,其中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当R周围的空气质量指数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路中电流减小
C.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15.(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将物块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接触,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F1,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p1;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B静止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2,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p2.已知物块A与B完全相同,细杆、细线与相应物体间的作用力均不为零,忽略细杆、细线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
B.F1<F2
C.若撤去细杆,物块A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D.若剪断细线,物块B静止时,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3分.有错选、漏选的不得分)
1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
B.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一定高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花开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3分)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一个电源(未知电压)、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带有导线夹的导线。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问题是( )
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B.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是否有关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D.计算出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19.(3分)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一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9
99
99
表二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A.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只有温度计
B.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C.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D.由表二可知,本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
20.(3分)在探究“让线圈转起来的实验中”,小红用钕铁硼磁铁、一节干电池、线圈、金属支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绝缘胶带将支架固定在电池两端,将磁铁放在电池侧壁上,再将线圈一端的绝缘漆全部刮去,另一端的绝缘漆只刮去一半后,放在支架上,线圈即可持续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转动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B.这个装置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C.只改变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
D.只改变电流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不会改变
三、实验选择题
21.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
2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使得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这两片金属箔是由于 而张开。
24.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好电路,开关试触确认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实验中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次数
1
2
3
U/V
2
2.5
3
I/A
①
0.30
0.32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数据是 ;
(2)由表格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是 Ω.(结果保留整数)
2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将小球沿着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并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 (选填“小球”或“木块”)在 (选填“A”、“B”或“C”)位置的动能;
(2)通过实验甲和实验乙得到的结论是: 。
26.(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由于一般的水都能导电,当杯中的水位升到金属块B处时, 灯亮。(选填“L1”或“L2”)
(2)图乙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内左侧水面 于右侧水面。(选填“高”或“低”)
2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为了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向 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
(3)保持(2)中各元件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光屏上原本清晰的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果把凸透镜和光屏看作人眼系统,眼球中晶状体、水样液和角膜等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人眼“凸透镜”的焦距变小,感觉看东西模糊,要矫正这种眼睛的视力,应该给配一个 (选填“凹”或“凸”)透镜。
28.小英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和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排除电路故障,小英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进行检查判断。她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依次正确连接,对应出现的电压表示数如表所示。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情况
电压表
示数/V
电源两端
3
开关S两端
0
灯泡L1两端
0
灯泡L2两端
3
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 断路。(选填“L1”或“L2”)
29.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2.5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实验所需表格;
(2)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 %;
(3)若想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方法 ;
(4)该组同学在探究时认为,由于已知了物重和自由绳端拉力的大小,可以利用nF=G动+G物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下面请你帮助这组同学进行分析:利用nF=G动+G物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与真实动滑轮的重力相比的大小关系?并给出你的理由 。
30.小明猜想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为了验证猜想,他准备好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并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A<RB<RC)浸没在煤油中,再用装有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图甲中的烧瓶①用导线连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下来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a.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的示数为I,记录相关数据;
b.断开开关,用烧瓶②替换下烧瓶①,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
c.断开开关,用烧瓶③替换下烧瓶②,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明计划探究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
(2)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能验证他的猜想,理由一: ;理由二: ;
(3)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4)实验完成后,小明还提议利用RA、RB两个烧瓶改装成“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想保持乙的电路图不变,他们把RB的瓶中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外,除此之外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目的是 。此外,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大小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们设计的实验必须更换一个器材,使得满足的条件还有 。
31.在年级“实验小能手竞赛”中,亮亮小组抽到的任务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领到实验器材时,发现只有学生电源、小灯泡、两块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和足够的导线,经过思考,他们设计了所需的实验电路(其中的部分连线如图所示),完成了实验任务。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记录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断开开关。
(3)请写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结果用U1、U2和R0表示)
32.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
(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
(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1;
(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2;
(4) ,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3;
(5)计算木块的密度为:ρ木=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33.小华在实验室做电磁实验时,不小心把条形磁铁(在磁铁两端分别写着“N”和“S”)摔到了地面上,断成两个半截,两个半截磁铁上分别写着“N”或“S”,小华认为:“条形磁铁断了后,每个半截磁铁就会只剩下一个磁极。”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4.阅读《桔槔》回答问题。
桔槔
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提水工具虽简单,但它可以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如图所示,上端的横长杆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中间一点由支架支撑起来,相当于支点。横长杆的一端绑上重石,另一端用绳子与汲器(提水的容器)相连。
当不提水时,横长杆的绑重石端位置较低,横长杆的汲器端位置较高;当要提水时,人则用力将汲器往下压,使汲器下降到水面下并让水流入汲器(同时捆绑重石的那端位置上升),当汲器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汲器中的水提升。
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
物理学中,为便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经常把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理想化,突出强调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忽略其次要特征。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为研究桔槔,我们可为桔槔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假设横长杆为一个笔直的轻质杠杆,绳子与横长杆的连接点到支点的距离为L1,重石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为L2,未装水的汲器的重力为G0,汲器装满水后的重力为G1,重石的重力为G2.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事实证明,理想模型法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桔槔提水时,能够省力, 省功。(选填“也能”或“不能”)
(2)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分析,为实现不提水时,桔槔的重石端位置较低(接触地面),应满足的条件是:G2 L2 G0 L1.(选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人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多少力?
六、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5.(3分)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10V并保持不变,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30s,电阻R2消耗的电能W。
36.(3分)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800N的工人师傅利用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重物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
(2)地面对工人师傅支持力F支;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P。
2020年北京市人大附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创新班)(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 )
A.焦耳(J) B.瓦特(W)
C.千瓦时(kW•h) D.千瓦(kW)
【分析】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解答】解:A、焦耳(J)是电功(电能)的国际单位,故A错误。
B、瓦特(W)是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故B正确。
C、千瓦时(kW•h)是电能的单位,故C错误。
D、千瓦(kW)是电功率的单位,但不是电功率的国际单位,1kW=1000W,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2.(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地上的树影 B.水中山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分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
【解答】解:A、树影是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树,在树的下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造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以下光现象原理:
透镜、玻璃砖、看水中的物体一般都是光的折射原理;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镜子、水中倒影、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
3.(2分)图所示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核桃夹 B.钓鱼竿
C.天平 D.镊子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4.(2分)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冰冻的衣服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
【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属于熔化;不符合题意;
B、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冬天玻璃上有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D、热风干手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属于汽化现象,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5.(2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陶瓷碗 D.不锈钢尺
【分析】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
【解答】解:陶瓷碗、橡胶手套、塑料笔杆,不容易导电,都属于绝缘体;钢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故选:D。
【点评】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生活中哪些地面用什么导体来导电,用什么绝缘体来绝缘等。
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10℃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大
B.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2)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判断;
(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
A、把﹣10℃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中,由于冰箱内的温度高于冰块的温度,存在温度差,所以冰块会吸收热量,则冰块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
B、由于分子很小,眼睛是看不到的,所以悬浮在空中的极细微尘粒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错误;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内能、分子动理论、改变内能的方法,涉及的内容多,但都属于基础知识。
7.(2分)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可以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B.风能、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氢弹与核电站一样其原理都是利用了核聚变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对能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 100%
【分析】(1)不管是能量在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过程中,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2)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像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短期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3)氢弹利用了核聚变,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
(4)由于存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即利用能量时一定有损失,所以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可以达到100%;
【解答】解:
A、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风能和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或者可重复利用,因此都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氢弹与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不同,氢弹利用了核聚变,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故C错误;
D、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而损失掉,所以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可以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能源、能量的转移、转化和利用率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8.(2分)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的电冰箱压缩机和冰箱内照明灯泡连接电路示意图中,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受温控开关控制,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受门控开关控制,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分析】串联电路中用电器要相互影响工作,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不影响工作。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确定各电路原件的连接方式,然后选择电路图。
【解答】解: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则它们是并联的,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M工作,开关S2控制灯L;
A、压缩机M与灯L串联,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开关S1闭合对压缩机M短路,没有控制压缩机M,故B错误;
C、温控开关S1接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灯L不能独立工作,故C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压缩机M与灯L并联,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设计,根据压缩机与灯泡间的关系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调判断不同人发声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全部消除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殊,通过音色能分辨物体;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分别在是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而不是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可能全部消除噪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受力
D.电磁感应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分析】(1)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并不存在;
(2)地球周围有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3)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导体不受磁场力的作用;
(4)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
【解答】解:
A、磁感线是人为假想的曲线,并不存在,而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所以不能说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故A错误;
B、地球周围有磁场,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B错误;
C、通电导体放入磁场中,也不一定就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当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导体不受磁场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磁场、磁感线、地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电磁感应现象,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11.(2分)一位摄影爱好者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极限跳伞运动员从悬崖上跳下的过程。从运动员离开悬崖时开始,每隔0.3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张记录运动员在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段下落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运动员从a点到d点可视为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ab、bc和cd的时间间隔均为0.6s,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对于运动员从a点到d点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a点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比在d点时的小
B.运动员在a点时所受合力比在d点时的小
C.运动员由a至d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
D.运动员由a至d的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据此可知运动员速度的变化,再利用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可知阻力的变化;
(2)先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进行判断;
(3)根据P=Gv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化;
(4)根据能量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由图知,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变大,因此他的速度是逐渐变大的;又因为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运动员在a点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比在d点时的小,故A正确;
B、因为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只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而阻力越来越大,重力不变,因此合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因为运动员在d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由P=Gv可知,运动员在d点重力做功的功率比在a点时变大,故C正确;
D、由于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所以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即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极限跳伞为内容,考查了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阻力的变化、功率的比较以及机械能的转化,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2.(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的惯性
C.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分析】(1)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将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青蛙所受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受到了桌面对它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去比较力和惯性的大小,故B错误;
C、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要大于青蛙受到的重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平衡力判断和物体受力分析,是一道基础题。
13.(2分)如图所示,用大小为5N的力F拉动木板B,使B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物体A通过水平轻绳经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
C.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木板B的运动状态不变
D.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增大
【分析】(1)当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对木板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解:A、物块A与B相互接触,有相对运动,故木块B受到A的向右摩擦力的作用,同时物体A受到B的向左摩擦力,故A错误;
B、物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f=F弹=2N,故B正确;
C、用大小为5N的力F拉动木板B,使B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对B的摩擦力为f=2N,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F﹣f=5N﹣2N=3N,若用大小为6N的力F拉动木板B时,F>f+f′,故木板B不再平衡,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A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14.(2分)空气质量指数(用AQI表示)是衡量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标,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图甲是一个检测空气质量指数的电路图,其中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当R周围的空气质量指数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路中电流减小
C.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分析】ABC、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图乙判断当R周围的空气质量指数增大时气敏电阻大小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确定电压表示数和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的变化;
D、根据P=UI判断电路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ABC、气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
当R周围的空气质量指数增大时,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倒数增大,气敏电阻变小,根据电阻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I=,电路的电流增大,故B错误;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R0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故A错误;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减小,故C正确;
D、根据P=UI,因电路中电流变大,故电路总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联系实际考查电功率公式、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15.(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将物块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接触,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F1,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p1;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B静止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2,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p2.已知物块A与B完全相同,细杆、细线与相应物体间的作用力均不为零,忽略细杆、细线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
B.F1<F2
C.若撤去细杆,物块A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D.若剪断细线,物块B静止时,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分析】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说明此时A受到的浮力要大于重力;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则此时B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据此可以判断撤去细杆和细线后AB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从而比较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
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说明此时A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说明此时B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撤去细杆后,物体A将会漂浮在甲液体中,则甲液体的密度要大于A的密度,即ρ甲>ρA;
剪断细线后,B在乙液体中会下沉,则乙液体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即ρ乙<ρB;
已知物块A与B完全相同,即ρA=ρB,比较可知ρ甲>ρ乙;
A、因为ρ甲>ρ乙,液体深度相同,所以,根据p=ρgh可知,p1>p2,故A错误;
B、AB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ρ甲>ρ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即F1>F2,故B错误;
C、撤去细杆前,以容器、液体和物块A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下的总重力、向下的细杆压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F支=G液+G容器+GA+F杆压;
撤去细杆后,F杆压变为0,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与整个装置的重力相等,即F'=F支′=G液+G容器+GA;
所以,撤去细杆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故C正确;
D、若剪断细线,物块B静止时会沉底,V排不变,则乙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不变,液体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的理解和掌握,能判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3分.有错选、漏选的不得分)
1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3)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存在,故B错误;
C、根据电流的产生可知,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正确;
D、由I=可知,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流的形成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知识,这些都是基本内容,要记住。
1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
B.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一定高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花开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热多少等因素无关;
(2)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又相等,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判断温度变化量;
(3)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等;
(4)固体、液体、气体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的。
【解答】解: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多少、燃烧情况、放热多少等因素无关,故A错误;
B、若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根据△t=,由于酒精的比热容小,所以酒精温度升高一定多,但题中不知道水和酒精的质量关系,则不能确定哪一个温度升高的多,故B错误;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因为热风的温度不但高,而且空气流动速度快,所以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故C正确;
D、花开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分子动理论和比热容等知识象,注意正确理解分子的大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18.(3分)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一个电源(未知电压)、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带有导线夹的导线。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问题是( )
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B.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是否有关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D.计算出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
同时要掌握控制变量法,要研究电阻和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其他量不变。
【解答】解:
A、因为有两根长度相同但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将这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读数情况,同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相同,所以可以研究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
B、同时我们可以用同一根镍铬合金丝,这样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将合金丝的不同长度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这样可以研究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因为题目中只给出了一种材料,所以不能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电源电压未知,也没有测量电压的电压表,所以无法测量镍铬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因此无法计算出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点评】此题是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因为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用控制变量法。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
19.(3分)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一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9
99
99
表二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A.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只有温度计
B.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C.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D.由表二可知,本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
【分析】(1)实验中需要测量不同时间的水的温度;
(2)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被测温度在该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解答】解:
A、实验中需要测量不同时间的水的温度,所以需要秒表和温度计,故A错误;
B、由表格可知,水在99℃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9℃,故B正确;
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水的沸点是99℃,所以此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
D、此时水的沸点是99℃,高于酒精的沸点,99℃时,酒精是气态,水银是液态,所以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要采用水银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一定要使被测温度在液体温度计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20.(3分)在探究“让线圈转起来的实验中”,小红用钕铁硼磁铁、一节干电池、线圈、金属支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绝缘胶带将支架固定在电池两端,将磁铁放在电池侧壁上,再将线圈一端的绝缘漆全部刮去,另一端的绝缘漆只刮去一半后,放在支架上,线圈即可持续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转动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B.这个装置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C.只改变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
D.只改变电流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不会改变
【分析】(1)据该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分析即可判断;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A、线圈转动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电能都转化成了机械能,故A错误;
B、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该线圈通电能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实验,故B错误;
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故只改变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故C正确;
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故只改变电流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该装置的能量转化、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三、实验选择题
21.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4℃
【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区分是零上还是零下。
2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 OA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
由图可知,OA是从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所以,OA表示力F的力臂;虽然AC⊥OB,但OB是杠杆,不是力的作用线,则AC不是力臂。
故答案为:OA。
【点评】考查学生对力臂的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基础题目。
2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使得这两片金属箔带 负电 (选填“正电”或“负电”),这两片金属箔是由于 排斥 而张开。
【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橡胶棒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同种电荷,即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故答案为:负电;排斥。
【点评】知道实验室中如何取得正电荷和负电荷,且明白验电器的制作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4.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好电路,开关试触确认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实验中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次数
1
2
3
U/V
2
2.5
3
I/A
①
0.30
0.32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数据是 0.26A ;
(2)由表格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是 8 Ω.(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1)根据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示数;
(2)由表中数据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欧姆定律计算灯泡此时电阻。
【解答】解:
(1)由图乙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0.02A,所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正常发光,由表中数据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0A,
由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
R==≈8Ω。
故答案为:(1)0.26A;(2)8。
【点评】本题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和灯泡电阻的计算,要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等于额定电压,难度不大。
2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将小球沿着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并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 小球 (选填“小球”或“木块”)在 C (选填“A”、“B”或“C”)位置的动能;
(2)通过实验甲和实验乙得到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
【分析】(1)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物体动能”指的是小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动能;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质量相同;则需使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解答】解:
(1)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物体动能”指的是小球刚滚到水平面C处时的动能;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小于乙滚下的高度,乙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1)小球;C;(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应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掌握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26.(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由于一般的水都能导电,当杯中的水位升到金属块B处时, L1 灯亮。(选填“L1”或“L2”)
(2)图乙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内左侧水面 高 于右侧水面。(选填“高”或“低”)
【分析】(1)明确水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知道当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对电磁铁的影响,再进一步分析电磁铁对工作电路的影响,从而判断出两只灯泡的工作情况。
(2)吹气前,U形管两边气压相同,属于连通器,两边液面相平;当吹气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U形管左边压强变化,进而分析两边液面变化情况。
【解答】解:(1)读图甲可知,当水位上升到B金属块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获得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与上方L2断开,与下端L1连通,故L1亮。
(2)不吹气,U形管两边气压相同,水面相平;
当向瓶内吹风时,瓶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U形管左侧水面上方气压变小,U形管两侧气压不相等,使得左侧水面升高。
故答案为:(1)L1;(2)高。
【点评】能通过读图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此题中还利用了水的导电性,值得我们注意。还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求平时学习多积累,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放大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幻灯机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为了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向 左 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
(3)保持(2)中各元件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光屏上原本清晰的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果把凸透镜和光屏看作人眼系统,眼球中晶状体、水样液和角膜等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人眼“凸透镜”的焦距变小,感觉看东西模糊,要矫正这种眼睛的视力,应该给配一个 凹 (选填“凹”或“凸”)透镜。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越靠近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延迟光的会聚。
【解答】解:(1)由题可知,当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时,u=50cm﹣25cm=25cm,则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
(2)由题可知,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u=50cm﹣10cm=4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物距变大,因此像距变小,光屏向左移动,靠近凸透镜;
(3)各元件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焦距变短,则发光体发出的光经此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点会靠近透镜,即像距会变小,导致光屏上原本清晰的烛焰的像变模糊,因此要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延迟光的会聚。
故答案为:(1)放大;幻灯机;(2)左;(3)凹。
【点评】本题着重才考核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并能合理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28.小英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和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排除电路故障,小英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进行检查判断。她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依次正确连接,对应出现的电压表示数如表所示。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情况
电压表
示数/V
电源两端
3
开关S两端
0
灯泡L1两端
0
灯泡L2两端
3
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 L2 断路。(选填“L1”或“L2”)
【分析】由图可知,两灯串联;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到电源两极是连通的,所以在L2处有断路故障。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闭合开关S后,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有示数,说明电源完好;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有示数,电压表两端能与电源两极连通,所以故障原因是L2断路。
故答案为:L2。
【点评】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判断电路故障: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可能有断路故障;若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或与电源不能相通。
29.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2.5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实验所需表格;
(2)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 62.5 %;
(3)若想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方法 增大提升的物重 ;
(4)该组同学在探究时认为,由于已知了物重和自由绳端拉力的大小,可以利用nF=G动+G物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下面请你帮助这组同学进行分析:利用nF=G动+G物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与真实动滑轮的重力相比的大小关系?并给出你的理由 绳子有重力和机械之间有摩擦 。
【分析】(1)根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设计表格;
(2)根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可求;
(3)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加物重可提高机械效率。减轻动滑轮的重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4)由于已知了物重和自由绳端拉力的大小,可以利用nF=G动+G物成立条件是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机械之间有摩擦
【解答】解:(1)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据此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
/c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cm
①
2.5
10
2
20
②
③
(2)由题意可知,G=2.5N,由图可知,h=10cm,s=20cm,F=2N,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62.5%;
(3)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提升的物重或减轻动滑轮的重等。
(4)由于已知了物重和自由绳端拉力的大小,可以利用nF=G动+G物成立条件是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机械之间有摩擦,但实验中因绳子有重力和机械之间有摩擦,故G轮≠nF﹣G物。
故答案为:(1)如上表;(2)62.5;(3)增大提升的物重;(4)绳子有重力和机械之间有摩擦。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表格设计,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应用效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常见题目。
30.小明猜想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为了验证猜想,他准备好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并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A<RB<RC)浸没在煤油中,再用装有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图甲中的烧瓶①用导线连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下来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a.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的示数为I,记录相关数据;
b.断开开关,用烧瓶②替换下烧瓶①,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
c.断开开关,用烧瓶③替换下烧瓶②,闭合开关,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明计划探究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电阻 ;
(2)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能验证他的猜想,理由一: 没有控制电流相同 ;理由二: 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 ;
(3)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来反映的;
(4)实验完成后,小明还提议利用RA、RB两个烧瓶改装成“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想保持乙的电路图不变,他们把RB的瓶中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外,除此之外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天平 ,目的是 使得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 。此外,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大小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们设计的实验必须更换一个器材,使得满足的条件还有 R甲=R乙 。
【分析】(1)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应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而改变电阻的阻值,所以此题应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来分析;再具体结合实验操作,找出实验操作中的问题。(2)由于小明是通过更换烧瓶(即更换电阻丝)来进行实验的,在更换电阻丝时,并没有调节滑片的位置使得电流不变,且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所以小明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
(3)电流产生热量多少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快慢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4)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应让两瓶中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大小关系,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小明准备了三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分别进行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故是为了探究电热和电阻的关系,在小明计划探究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电阻;
(2)由于小明是通过更换烧瓶(即更换电阻丝)来进行实验的,在更换电阻丝时,并没有调节滑片的位置使得电流不变,且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所以小明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3)实验时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映的,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运用了转换法;
(4)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则应让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和吸收的热量相等,由温度的变化求得比热的大小;故用相同质量的水代替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因此两瓶中都有电阻丝的阻值相等。
故答案为:(1)电阻;(2)①没有控制电流相同;②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4)天平;使得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R 甲=R 乙。
【点评】此题考查了焦耳定律验证实验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和结论是解答的基础,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1.在年级“实验小能手竞赛”中,亮亮小组抽到的任务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领到实验器材时,发现只有学生电源、小灯泡、两块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和足够的导线,经过思考,他们设计了所需的实验电路(其中的部分连线如图所示),完成了实验任务。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使得V1的示数为2.5V ,记录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断开开关。
(3)请写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U1×。 。(结果用U1、U2和R0表示)
【分析】(1)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一上一下”的原则;
(2)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P=UI要求出电压、电流;
(3)由P=UI可得。
【解答】解:(1)使滑动变阻器与电阻R0串联,并且“一上一下”连接;如下图所示:
(2)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2.5V,所以,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得V1的示数为2.5V,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再断开开关;
(3)由电路图可知,L和R0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I=IL=I0,
由题意可知R0的电压为U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I0=,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L=ULIL=U1×。
故答案为:(1)如上图;(2)使得V1的示数为2.5V;(3)U1×。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图,关键是电路的设计,是一道综合题。
32.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
(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
(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1;
(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2;
(4) 用细钢针将木块压入烧杯内的水中浸没,不与烧杯相接触 ,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3;
(5)计算木块的密度为:ρ木= ρ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分析】计算密度的公式为ρ=;木块的密度可以通过电子秤直接称量出来;木块的体积可以通过排水法求出来。
【解答】解:(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
(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1;即木块的质量为m1;
(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2;
(4)用细钢针将木块压入烧杯内的水中浸没,不与烧杯相接触,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3;
(5)密度表达式的推导:
在步骤4中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则木块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木块一个向上的力,木块就会给水一个向下的力,即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对水的压力;
比较步骤3、4可知,木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m3﹣m2;
则木块的体积即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
木块的密度为:ρ===ρ水。
故答案为:(4)用细钢针将木块压入烧杯内的水中浸没,不与烧杯相接触;(5)ρ水。
【点评】由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是比较简单的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如果只有天平或只有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有一定的难度,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难度会更大。
33.小华在实验室做电磁实验时,不小心把条形磁铁(在磁铁两端分别写着“N”和“S”)摔到了地面上,断成两个半截,两个半截磁铁上分别写着“N”或“S”,小华认为:“条形磁铁断了后,每个半截磁铁就会只剩下一个磁极。”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观点是错误的。
【分析】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极:N极和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解:用小磁针的一极分别和半截磁铁的两端靠近,会发现小磁针的这一磁极会受到半截磁铁一端排斥,另一端吸引,说明半截磁铁的两端分别是磁铁的两个不同磁极,小华的结论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磁铁两极的判定,是一道基础题。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4.阅读《桔槔》回答问题。
桔槔
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提水工具虽简单,但它可以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如图所示,上端的横长杆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中间一点由支架支撑起来,相当于支点。横长杆的一端绑上重石,另一端用绳子与汲器(提水的容器)相连。
当不提水时,横长杆的绑重石端位置较低,横长杆的汲器端位置较高;当要提水时,人则用力将汲器往下压,使汲器下降到水面下并让水流入汲器(同时捆绑重石的那端位置上升),当汲器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汲器中的水提升。
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
物理学中,为便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经常把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理想化,突出强调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忽略其次要特征。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为研究桔槔,我们可为桔槔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假设横长杆为一个笔直的轻质杠杆,绳子与横长杆的连接点到支点的距离为L1,重石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为L2,未装水的汲器的重力为G0,汲器装满水后的重力为G1,重石的重力为G2.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事实证明,理想模型法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桔槔提水时,能够省力, 不能 省功。(选填“也能”或“不能”)
(2)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分析,为实现不提水时,桔槔的重石端位置较低(接触地面),应满足的条件是:G2 L2 大于 G0 L1.(选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人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多少力?
【分析】(1)功的原理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力或省距离,有时为了方便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杠杆转动时的方向取决于力和对应力臂的乘积;
(3)人直接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时,汲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汲器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人借用桔槔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时,汲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人施加的拉力、绳子的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人施加的拉力,两次拉力之差即为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的力。
【解答】解:(1)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桔槔提水时,能够省力,但不能省功;
(2)为实现不提水时,桔槔的重石端位置较低(接触地面),应满足的条件是:G2L2大于G0L1;
(3)人直接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时,汲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汲器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此时人施加的拉力F1=G1,
人借用桔槔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时,设人施加的拉力为F2,
此时汲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人施加的拉力、绳子的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1=F2+F绳,则F绳=G1﹣F2,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2L2=F绳L1,G2L2=(G1﹣F2)L1,
解得:F2=G1﹣,
则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的力:
△F=F1﹣F2=G1﹣(G1﹣)=。
答:(1)不能;(2)大于;(3)人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的力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的原理和杠杆平衡条件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正确的得出人借用桔槔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时的拉力是关键。
六、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5.(3分)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10V并保持不变,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30s,电阻R2消耗的电能W。
【分析】(1)由图乙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阻R1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和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阻R2的阻值;
(3)根据W=UIt求出电阻R2消耗的电能W。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当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V,电路中的电流I1=0.5A,
由I=得,电阻R1的阻值:R1===4Ω;
(2)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6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U﹣U2=10V﹣6V=4V,
由图乙可知,当U1=4V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1A,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1=1A,
由I=得,电阻R2的阻值:R2===6Ω;
(3)电阻R2消耗的电能:W2=U2I2t=6V×1A×30s=180J。
答:(1)电阻R1的阻值为为4Ω;
(2)电阻R2的阻值为6Ω;
(3)通电30s,电阻R2消耗的电能W为180J。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能的计算等知识点,关键会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结合相关公式和规律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36.(3分)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800N的工人师傅利用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重物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
(2)地面对工人师傅支持力F支;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P。
【分析】(1)根据η====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根据η===求出拉力的大小,根据重力、拉力求出支持力;
(3)根据P===Fv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
(1)不计绳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带入数据得:
80%=,
解得:G轮=500N;
(2)由图可知,有5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即n=5,
由η===可得绳端的拉力:
F===500N;
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而静止,所以F+F支=G人,
则支持力:F支=G人﹣F=800N﹣500N=300N;
(3)有5段绳子拉着动滑轮,重物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
则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5v物=5×0.2m/s=1m/s;
则拉力的功率为:
P===Fv=500N×1m/s=500W。
答:(1)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500N;
(2)地面对工人师傅支持力为300N;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为500W。
【点评】本题是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考查了物体受力的分析、效率公式、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本题关键为:功率推导公式P===Fv的使用。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6/12 13:20:24;用户:初中物理+张天莉;邮箱:younzx8@xyh.com;学号:3708488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清华附中创新班2021初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人大附中初三物理0模试卷+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