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免疫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免疫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射甲流疫苗,第三节免疫,学习目标,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问题一: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当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身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胸腺、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是针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这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的特点?
3、(1)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康复后一般不会再次感染此病。你认为康复后一般不会再次感染此病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体内产生了抵抗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抗体
引起人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异物)的特殊蛋白质
多数抗体对人体有利:使人体不再患某种疾病 (如:接种麻疹疫苗后不会再患麻疹等) 少数抗体对人体不利:过敏反应、对移植器官的排斥等
甲型H1N1病毒(病原体)
抵抗甲型H1N1病毒的物质 (特殊蛋白质)
甲型H1N1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作用: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胸腺(新生儿的胸腺明显较大)
(2)假如某甲型H1N1流感患者康复后,不慎与“手足口病”患者亲密接触,有无患“手足口病”的可能 ;请说出你的理由。
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 。
1、天花病毒与抗原之间是什么关系? 2、什么是抗原?抗体是如何产生的?3、当侵入人体的天花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4、当天花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他们吗? 5、天花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其他病毒?为什么?
思考: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
根据课本理解记忆:(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和___ 组成,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免疫细胞主要指_____,当它受到______刺激时就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_______叫做抗体。(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特点: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 或_____ 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 )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1、狗、牛等动物在受伤后,会用沾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这是为什么?
唾液中有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免疫一等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免疫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节免疫,病原体,皮肤和粘膜,皮肤和黏膜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免疫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体的免疫功能,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各种细菌,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