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五至六年级第五章 体操类运动第三节 跳绳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体育五至六年级第五章 体操类运动第三节 跳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课的构思,复习跳集体绳,学习其他花样的跳法,游戏,舞蹈放松,课堂小结,收拾器材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短绳组合跳法
课的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课设计教学。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长短绳的结合跳法、和学生相互协作的游戏。本课以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所选择的内容都能让学生“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出长短绳的组合跳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从而亲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课的构思
本课用跳绳贯穿课的始终,使整堂课结构完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导入新课阶段,应用传统的队列,使学生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激发阶段,学生利用跳绳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拉伸练习做好热身活动。学习阶段,从简单复习跳单绳开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两人一组跳绳体现配合的同时,还集合大家的智慧解决如何顺利参进绳这一难题。有两人配合到五人配合更是体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通过大胆的尝试,在同伴的鼓励下能顺利的再长绳内跳短绳。在学习阶段,所有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是本次课的重难点。老师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谣《编花篮》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通过两人三足跑接力比赛,活跃课堂气氛。根据“水平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争强好胜,以及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游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团结协作的因素,因此要求学生在游戏比赛中相互协调配合,在游戏过程中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另外,整堂课都在明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使课堂增添了不少轻松的气氛。
教学 内容 | 1、花样跳长绳 2、游戏:两人三足 | ||||
课的
任务 |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2、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 ||||
重点难点 | 用不同的方法跳长绳,并找准进绳的时机。 身体的协调配合,与同伴保持节奏一致。 | ||||
结构 | 教学内容 | 组织、教法和要求 | 次数 | 强 度 | 时 间 |
准
备
部
分 |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互相问好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教师宣布本课任务 5、练习队列队形
二.准备活动 1、热身慢跑 2、2分钟跳双人绳
三、复习跳集体绳 8人一组复习集体长绳。
|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型 教法: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汇报。 2.向教师问好,认真听课的要求。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型
教法: 教师知道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完成 要求:控制活动范围,注意周围学生的安全。
组织:以老师为中心成五角形站位 教法:学生分组练习, 要求: 学生控制好前后进绳时间,保证中间不摇空绳。 |
|
弱
中
中 |
2
6
2 |
结构 | 教学内容 | 组织、教法及要求 | 次数 | 强 度 | 时 间 | ||||||||||||||
基
本
部
分 | 四学习三角绳。
五、学习其他花样的跳法。
1、 十字绳
2、 绳中绳
3、 彩虹绳
六、游戏:两人三足 游戏方法:
| 组织:同上 教法: 1、观看视频,重点观察摇绳方向和进绳时机 2、统一节奏,摇绳练习 3、以小队为单位练习 4、配上童谣练习并比赛。
组织:同上 教法:1、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其他花样跳绳的方法。 2、边观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分小组自选花样练习。 4、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5、分组展示,小组间互教互学。
组织: ○○○○○ ○○○○○ ●●●●● ●●●●●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自由练习后,展开男女对抗赛。 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练习时要呼喊口号。 |
|
强
强
中
|
8
12
5
| ||||||||||||||
结束 部分 |
七、舞蹈放松。 八、课堂小结 九、收拾器材下课 | 组织:以老师为中心两个圆形。 教法: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拉伸放松。 要求:跟音乐节奏,动作舒展大方。 |
|
弱 | 4
1 | ||||||||||||||
器材 准备 | 长绳20根。 | 运 动 量 预 计 |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
|
|
|
|
|
|
|
|
|
|
|
| ||||
密度预计 |
| 0` 5` 10` 15` 20` 25`30` 35` 40` 45` 50` | |||||||||||||||||
教 学 后 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