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性试题汇编(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性试题汇编之光学(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性试题汇编之光学(含答案),共47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性试题汇编之光学
一.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共1小题)
1.(2021•成华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蜡烛离小孔越远,屏幕上所成的虚像将离小孔越近,像的大小将变小
B.乙图中,雨后晴朗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
C.丙图中,把纸板F沿ON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上
D.丁图是照相机原理图,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像也会变短,像变短的速度比蜡烛变短的速度快
二.光的反射现象(共1小题)
2.(2021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枪的影子 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
C.②是③的影子 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
三.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共1小题)
3.(2021•绵阳)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A、C之间的距离是 cm。(点A、B、C未在图中标出)
四.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共1小题)
4.(2021•越秀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到鞋店去买鞋,他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
(1)画出代表着新鞋的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
(2)小明向后退了几步,新鞋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与新鞋的距离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画出人眼B看到鞋子A的像的光路图。
五.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共1小题)
5.(2021•黄冈一模)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
(1)眼睛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杯边适当的位置,在B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一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
六.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共1小题)
6.(2021•新市区二模)小明想知道某块透镜的焦距,进行如图甲操作(镜面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且透镜与白纸保持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 cm:若某时刻白纸上的所成圆形光斑直径为透镜直径的一半,且使凸透镜稍远离白纸光斑变大,则此时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 cm。
七.透镜的光路图(共1小题)
7.(2019秋•台山市期中)如图所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八.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共2小题)
8.(2021秋•新泰市校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②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f<15cm
③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④
9.(2022•武汉模拟)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题1图、题2图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题 (选填“1”或“2”)图。
(3)本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题2图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题 (选填“3”或“4”)图中的视力缺陷。
(5)如题5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光体AB所处的位置,请你根据所学的透镜知识,用特殊光线作出AB在光屏上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
九.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共3小题)
10.(2021•梧州)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B.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将漫画逐渐靠近水杯,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
11.(2022春•龙港区期末)“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15:40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在一个水膜上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我们会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再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王亚平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如图乙所示,中间气泡中形成的缩小的正像 (填“是”或“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反像是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王亚平应在这个水球所形成的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 (填外”或“内”)。
12.(2019•无锡一模)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A、5m
B、0.5m
C、0.05m
D、0.005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焦距较 ,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 ,所以不需要“调焦”。(均选填“大或“小”)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一十.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共1小题)
13.(2019•广东一模)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
(1)我们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 (填字母)。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2)由图乙得出: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 处的物体,我们人眼若长期观察 (以上两空均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一十一.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小题)
14.(2022•中宁县模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学校都在与时俱进,如图为学校安装的电子白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关于电子白板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看电子白板时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B.屏幕上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学生能在教室的各个方向看清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一十二.生活中的透镜(共1小题)
15.(2021•越秀区校级二模)自制显微镜的实验中,在透明胶盒的底部画箭头印记,在盒上滴有一薄水滴(如图甲所示)人能观察到一正立放大的箭头像;把水滴加厚,能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像,如图乙所示。
(1)上述情景中,甲图中薄水滴的作用相当于 ,乙图中厚水滴B的作用相当于 (以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图中示意了图丙成像的部分光路,厚水滴B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厚水滴的焦点为F水滴。凸透镜的焦点为F凸透镜,在图中画出:①光线a经水滴折射前的入射光线;②光线b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性试题汇编之光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共1小题)
1.(2021•成华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蜡烛离小孔越远,屏幕上所成的虚像将离小孔越近,像的大小将变小
B.乙图中,雨后晴朗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
C.丙图中,把纸板F沿ON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上
D.丁图是照相机原理图,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像也会变短,像变短的速度比蜡烛变短的速度快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镜面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距都有关系;
(2)当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反射光恰好进入人的眼睛;
(3)熟记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u>2f、f<v<2f时,即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解答】解:A、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蜡烛大小不变时,蜡烛离小孔越远,屏幕上所成的像离小孔的距离跟蜡烛离小孔远近无关;小孔所成的像的大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还与成像的屏幕距小孔的距离也有关,故A错误;
B、当迎着月光走时,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地面暗,故B错误;
C、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与硬纸板是否折叠没有关系,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像也会变小,但是变小的速度比蜡烛变短的速度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光的反射现象(共1小题)
2.(2021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枪的影子 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
C.②是③的影子 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AD、由题意可知,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枪挡住,在枪后面的墙壁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即①是枪在墙上的影子,②是墙上影子在玻璃面成的像,故A、D正确;
BC、玻璃台面是一个平面镜,则③是枪在这个平面镜中成的像,②是①经玻璃反射所成的虚像,故C错误,B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要联系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多加思考。
三.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共1小题)
3.(2021•绵阳)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A、C之间的距离是 4 cm。(点A、B、C未在图中标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分析】(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画出光路图,根据数学几何知识即可解题。
【解答】解: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因此A到水面的距离小于B到水面的距离;由几何知识可知AODC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AC=OD,三角形ODE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D是水面上升高度的两倍,AC=OD,所以AC的距离为4cm。
故答案为:小于;4。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此类题型正确的画出光路图是关键。
四.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共1小题)
4.(2021•越秀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到鞋店去买鞋,他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
(1)画出代表着新鞋的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
(2)小明向后退了几步,新鞋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与新鞋的距离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画出人眼B看到鞋子A的像的光路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2)根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即可作出小明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的特点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新鞋的点A的对称点A′,即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如下图所示:
(2)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小明向后退了几步,新鞋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与新鞋的距离变大;
(3)连接像点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B,则AO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见解答;(2)不变;变大;(3)见解答。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时考查利用平面镜作图,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五.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共1小题)
5.(2021•黄冈一模)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
(1)眼睛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杯边适当的位置,在B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现象。
(3)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一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解答】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3)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说明此时的折射光线会沿着杯子右侧的上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连接B点和杯子右侧的上沿可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为折射点,连接A点和折射点可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直线;(2)反射;(3)见上图。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关于光的传播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考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熟练掌握。
六.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共1小题)
6.(2021•新市区二模)小明想知道某块透镜的焦距,进行如图甲操作(镜面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且透镜与白纸保持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 12 cm:若某时刻白纸上的所成圆形光斑直径为透镜直径的一半,且使凸透镜稍远离白纸光斑变大,则此时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 18 cm。
【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形成最小最亮光斑时白纸烤焦的时间最短;利用光路作图,结合三角形相似求解。
【解答】解:镜面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经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成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白纸烤焦时间最短,由乙图可知,s=12cm时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最短为4min,所以凸透镜焦距12cm;
若某时刻白纸上的所成圆形光斑直径为透镜直径的一半,由下图可知,圆形光斑的位置可能在1或2的位置,且使凸透镜稍远离白纸光斑变大,则圆形光斑的位置只能在2的位置,
因三角形AOF与BC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有:,故CF=×12cm=6cm;
则此时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OC=OF+FC=12cm+6cm=18cm。
故答案为:12;18。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根据图像分析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七.透镜的光路图(共1小题)
7.(2019秋•台山市期中)如图所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1)先求出反射角、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2)根据“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
(1)由图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90°﹣60°=30°,则入射角也为30°,由此在法线上方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30°;
(2)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折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由此画出另一条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光的反射光路图和透镜光路图的画法,熟记反射定律的内容,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是解答此题关键。
八.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共2小题)
8.(2021秋•新泰市校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②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f<15cm
③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④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①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u>2f,2f>v>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故①错误;
②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f>15cm>f,30cm>2f;所以15cm>f>7.5cm,故②正确;
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则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故③正确;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9.(2022•武汉模拟)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题1图、题2图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题 1 (选填“1”或“2”)图。
(3)本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题2图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题 4 (选填“3”或“4”)图中的视力缺陷。
(5)如题5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光体AB所处的位置,请你根据所学的透镜知识,用特殊光线作出AB在光屏上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成像情况。
(3)根据1、2两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变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凸透镜矫正;
(5)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确定物体A的位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解答】解:(1)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点燃蜡烛后再调节实验器材高度。
(2)凸透镜成实像时,1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图,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1图,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2f>v>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50.0cm﹣20.0cm=30.0cm,30.0cm>2f,
v=65.0cm﹣50.0cm=15.0cm,2f>15.0cm>f,
解得,15.0cm>f>7.5cm﹣﹣﹣﹣﹣﹣①
2图,2f>u>f,v>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50.0cm﹣32.0cm=18.0cm,2f>18.0cm>f,
v=73cm﹣50cm=23cm,23cm>2f,
解得,11.5cm>f>9.0cm﹣﹣﹣﹣﹣﹣②
由①②得,11.5cm>f>9.0cm,
ABD不在该范围,C选项在此范围,故选C。
(4)3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需要凹透镜矫正。
4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需要凸透镜矫正。
在题2图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所放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矫正远视眼的凸透镜,故选4图;
(5)连接AO并延长,过A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F并延长,与AO的延长线交于一点A′,该点是物体AB的A点像的位置,作该点垂直于主光轴,即为AB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致位置。如下图所示:
。
故答案为:(1)需要;(2)1;(3)C;(4)4;(5)见上图。
【点评】本题对于凸透镜成像知识点考查很全面,考查了根据物距和像距判断成像情况,根据成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像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综合性很强。
九.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共3小题)
10.(2021•梧州)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B.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将漫画逐渐靠近水杯,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生活中的透镜;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透明玻璃杯可以看成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柱形透镜,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解答】解:AB、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该凸透镜能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由乙图可知,此时的老鼠的像与甲图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颠倒的实像,故AB错误;
C、将漫画逐渐靠近水杯,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还是向右跑的,不是掉头的,故C错误。
D、若将漫画离水杯再远一些,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水、玻璃、水晶、冰等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相同,成像性质相同。
11.(2022春•龙港区期末)“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15:40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在一个水膜上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我们会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 (填“实”或“虚”)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再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王亚平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如图乙所示,中间气泡中形成的缩小的正像 不是 (填“是”或“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反像是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王亚平应在这个水球所形成的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 外 (填外”或“内”)。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都是倒立的;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
【解答】解: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表示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凸透镜成正立像是放大的,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所有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王亚平应在这个水球所形成的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故答案为:实;不是;外。
【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12.(2019•无锡一模)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实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大 ,此时像会 远离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D 。
A、5m
B、0.5m
C、0.05m
D、0.005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焦距较 小 ,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 小 ,所以不需要“调焦”。(均选填“大或“小”)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像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
(3)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解答】解: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0m时,像距v保持在0.5cm=0.005m左右,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选D。
(3)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需要“调焦”。
故答案为:(1)实;大;远离;(2)D;(3)小;小。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一十.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共1小题)
13.(2019•广东一模)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
(1)我们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 D (填字母)。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2)由图乙得出: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 远 处的物体,我们人眼若长期观察 近 (以上两空均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 近视眼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前 (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配戴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专题】信息给予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得出结论。
(2)对比乙图中凸透镜的凸度可知,当晶状体曲度过大时,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1)由“可调式眼镜”的原理可知,可调式镜片,通过眼部肌肉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焦距变短,反之亦然;帮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故选D;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透镜的凸度变大了,透镜的焦距也变短了,若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近视眼;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能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1)D;(2)远;近;近视眼;前;凹透镜。
【点评】材料阅读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一十一.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小题)
14.(2022•中宁县模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学校都在与时俱进,如图为学校安装的电子白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关于电子白板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看电子白板时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B.屏幕上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学生能在教室的各个方向看清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1)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4)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此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解答】解:A、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A错误;
B、屏幕上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错误;
C、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放大镜就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是向各个方向的,这样能使各个位置上的人都能看清大屏幕上的画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凸透镜的特点、漫反射等知识,可解答此题。
一十二.生活中的透镜(共1小题)
15.(2021•越秀区校级二模)自制显微镜的实验中,在透明胶盒的底部画箭头印记,在盒上滴有一薄水滴(如图甲所示)人能观察到一正立放大的箭头像;把水滴加厚,能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像,如图乙所示。
(1)上述情景中,甲图中薄水滴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乙图中厚水滴B的作用相当于 投影仪 (以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图中示意了图丙成像的部分光路,厚水滴B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厚水滴的焦点为F水滴。凸透镜的焦点为F凸透镜,在图中画出:①光线a经水滴折射前的入射光线;②光线b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当在盒上滴有一薄水滴,人能观察到一正立放大的箭头像,所以薄水滴相当于放大镜;
把水滴加厚,能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像,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可知,厚水滴相当于投影仪;
(2)由题可知,折射光线a过水滴的焦点,则光线a经水滴折射前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其折射光线过该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放大镜;投影仪;(2)见上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以及凸透镜的光路图,关键是理解题意并仔细分析。
考点卡片
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知识点的认识】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可以简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而不能为光沿直线传播。
(4)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传播了。
【命题方向】
一般命题从光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在一种介质中传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
【解题方法点拨】
解题时要注意光传播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同一均匀介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仅是“同一介质”不能保证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
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原理就是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很多,例如:
(1)小孔成像;(2)射击瞄准;(3)激光准直;(4)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等.(5)影子的形成(6)日月食的形成
【命题方向】
给出一些光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来判断是否是光的那种现象是命题的关键.
【解题方法点拨】
只要判断好直线传播的条件就可以解答.
3.光的反射现象
【知识点的认识】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类,镜面反射反射面平滑,漫反射反射平面不平整,凹凸不平。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就是都遵循反射定律。
【命题方向】
给出一些光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来判断是否是光的那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应当属于哪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否遵循反射定律?是命题方向。
【解题方法点拨】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的定义及分类,熟记特点。
4.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命题方向】
光的反射定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命题形式来看,选择题、作图题、填空题仍然是主要的三种题型,作图题将更加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勤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方法点拨】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先叙述入射光线如何变化,再叙述反射光线如何变化。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皆为0度。
5.镜面反射
【知识点的认识】
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位于物体异侧的虚像.
【命题方向】
有关生活中的镜面反射的题,例如1:晚上,小雨在台灯上复习功课,书做正面的玻璃板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聪明的小雨想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猜着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答案:1.铺毛玻璃2.调调灯头
例如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踩在水潭里,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无论迎着和背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镜面反射的定义及性质就可以解答此类题目.
6.漫反射
【知识点的认识】
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这种反射的光称为漫射光.漫反射的每条光线均遵循反射定律.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由漫反射形成的物体亮度,一般视光源强度和反射面性质而定.如图:
【命题方向】
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命题的关键,例如1: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银幕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了﹣﹣﹣﹣﹣﹣的缘故.
2.人们根据漫反射原理,测量光通量的大小.各种用来接收光学系统所成实像的屏幕,均应采用漫反射率高的漫反射面做成.实验室中,常用毛玻璃的漫反射面做扩展光源.
人们依靠漫反射现象才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在环境光学中,常把无光泽的饰面材料近似地看作均匀漫反射表面,吸声材料测试用的混响室具有足够的扩散,保持着其墙面满足漫反射条件.(电影院的银幕、投影幕布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反射例子)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漫面反射的定义及性质就可以解答此类题目.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知识点的认识】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不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的对应点(S′),进入眼光的光并非来自对应点(S′),所以把(S′)称为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3)(方案)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4.记录和结论
【命题方向】
此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形式非常多,主要从实验的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题.
【解题方法点拨】
理解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实验中认识规律,注意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的使用(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8.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知识点的认识】
作图的方法:(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利用高度反射(3)利用光路的可逆性
【命题方向】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是中考的考查重点
【解题方法点拨】
(1)画光线:利用反射规律,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或根据反射光线确定入射光线是基础性题目.
(2)作物体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确定反射面或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线关系确定反射面,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图例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4)确定光源或物体位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在平面镜和反射光路中确定光源或物体的位置.
作图时要注意:a、发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虚像点
b、发光点位置连线和像的位置连线垂直于镜面
c、平面镜后面的所有线都是用虚线画
d、法线用虚线一般标垂直
e、光线别忘加箭头.
9.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由一种介质(比如水)斜射入第二介质(比如空气)时,在界面上部份光发生偏离原来路线而与原来路线产生夹角的现象。人们利用折射原理发明了透镜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正透镜”(可用于远视与老花镜),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负透镜”(可用于近视眼镜)。
【命题方向】
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例如: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解题方法点拨】
解题时要注意折射规律的内容,属于识记、理解内容。
10.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知识点的认识】
光的折射作图方法:(1)光的折射(2)光路可逆性
【命题方向】
光的折射作图是中考命题的主要知识点,(例如凸透镜、凹透镜光线作图)
【解题方法点拨】
(1)利用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②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
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2)根据光路可逆的可逆性。
若光是由较密的介质射入较疏的介质时呢?画出下图
1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知识点的认识】
一、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
二、颜料3原色:红,黄,蓝.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命题方向】
一般直接考查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或者考查光、颜料的生活应用题,而光的颜色是考试重点.例如: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D)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3原色知识点中的说明特点既可以解题.
12.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知识点的认识】
(1)透镜一般多是由两个以上的凸凹圆形透明体组成,每个透明体均有两个曲率半径和两个球心,连接两个球面的中心就是主光轴.通俗的说法是:通过透镜两侧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所谓曲率半径就是球面的半径,也就是从圆的中心至边缘的长度.
(2)光心: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4)焦点:实验表明,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命题方向】
这几个透镜要素是学习凸透镜、凹透镜基础中考命题是一般不会直接出题.
例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6cm;
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乙;所以f乙>u=12cm;
丙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6cm;
所以,f乙>f丙>f甲.
故选B.
点评:本题根据各凸透镜成像性质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各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然后比较焦距的大小.
例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有实焦点;凹凸镜有虚焦点.
(2)对于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对于凹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发散,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故A错误;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故B正确;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C错误;
D、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题方法点拨】
结合图用形象记忆法记忆,明确焦距、焦点是关键.
13.透镜的光路图
【知识点的认识】
(1)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3)凸透镜要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在对面会聚于焦点后继续传播,经过焦点的光线在透镜对面平行于主光轴传播.
(4)凹透镜要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透镜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命题方向】
凸透镜、凹透镜的作图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例1: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A、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A错误.
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正确.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射向另一个焦点的; 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关于这三条特殊光线的考查一般是告诉入射光线让画出出射光线或者告诉出射光线让画出入射光线.解这种题目时,把握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特点的对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例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点评: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告诉入射光线做出折射光线;也可以利用折射光线做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解题方法点拨】
应掌握透镜的特殊光线的特点: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就可以解题.
1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
物像异侧
u=f
﹣
﹣
﹣
不成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
f>u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
【命题方向】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例: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cm.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c 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投影仪 上.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 小 (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 倒立 的(填“倒立”或“正立”).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实 像(填“实”或“虚”).
分析:(1)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搞清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解:(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41cm﹣30cm=11cm;
(2)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蜡烛应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距之间,即图中的c点,图中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3)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可知,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凹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于光线发散,会延迟会聚,则需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仍为实像.
故答案为:(1)11;(2)c;投影仪;(3)小;远离;倒立;(4)远离;实.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解题方法点拨】
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1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
物像异侧
u=f
﹣
﹣
﹣
不成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
f>u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命题方向】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题.
例1: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1)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CD正确.
(2)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B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解题方法点拨】
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灵活解题.
16.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知识点的认识】
(1)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2)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屈光)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远的点叫调节远点,正视眼所能看到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的点叫调节近点,两点之间称为调节范围.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眼睛长时间用眼可发生眼疲劳现象,眼疲劳的症状表现为:眼睛发胀、头疼、眼花,眼睛酸涩、眼睛发干等.
(3)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命题方向】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小知识点是命题方向,结合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是命题方向.
例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把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结合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结论来进行判断.
解: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点评:弄清眼睛的视物原理,并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2:眼球好像一个 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 光屏 ,眼球和照相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而眼球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可以改变 的.
分析:(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1)眼球好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焦距变短,反之焦距变长,所以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实际上是改变了这架“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照相机;凸透镜;光屏;可以改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解题方法点拨】
理解眼睛的结构,眼睛视物的原理即可解题.
17.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知识点的认识】
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具有这种屈光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分散光线却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只要目标向眼前移动到一定距离,就能获得清晰的视力.所以,近视眼看近距离目标清晰,看远模糊,以凹球面透镜可矫正.
【命题方向】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是命题的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关键识记:(1)近视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2)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8.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的认识】
一、照相机的原理
1。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μ>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f<μ<2f)。
物体与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利用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点以外(μ>2f )。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实像小于物体(像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像距小于物距(像距小)。
3.照相机主要构造
镜头一般由几个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接收像。
机壳相当于暗室,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
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在胶卷上形成清晰地像。
光圈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的光线的多少,光圈上的数字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入镜头的光就越多。
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数字表示秒的倒数。
4.照相机照相的特点
(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要大于胶卷到照相机的距离。
(2)物体离照相机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胶卷到镜头的距离)越近,暗箱越短。
(3)照相机胶卷上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
(4)物体和像在镜头(凸透镜)的两侧。
二、投影仪的原理
1。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2f>μ>f)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实像大于物体(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距大)。
2.投影仪主要构造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图案(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像的距离;
(2)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
(3)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图案(物体)大。
三、放大镜原理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即μ<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放大镜成像特点
(1)物体被放大了
(2)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3)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不超过焦距),所成的像越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2—《光学实验》,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9—《光学作图》,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阶段测试卷一(声学、光学)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