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2.2西电东送与北煤南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读我国西煤东送运输网络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西煤东送”途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 A.云贵高原、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两广丘陵C.横断山区、两广丘陵 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2)下列关于“西煤东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西南地区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B.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C.有利于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D.减轻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2.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 C.川气东送 D.西电东送3.下图分别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图1)和中国“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1中,正确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2)下列有关“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电东送”工程中电能调出区均以火电的形式调出B.“西电东送”工程中电能调出区均以水电的形式调出C.“西电东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电能紧张状况,同时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D.“西电东送”有利于把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4.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西南地区水能等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炭的直接原因是( ) A.云、贵、川、渝等省级行政区没有优质煤炭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炭的需求增大D.“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2)新疆优质煤炭资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措施合理的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里程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C.全力扩大优质煤炭的开采量,保证供应D.积极发展天然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5.下图为晋、陕、内蒙古地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图中煤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图中煤炭产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自然原因。(2)在“北煤南运”路线①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路线③,请说明发展运煤路线③的重要意义。(3)为煤炭产区的发展提出两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二、素养提升6. 2019年10月31日下午,我国第一条输煤管道——神渭输煤管道项目实现了主体贯通。项目设计每年从陕北往关中输送优质原煤1 000万吨。神木首端场站将50毫米以下的洗煤破碎至6毫米以下,按照51%~53%的配比制备成水煤浆,再通过5座加压泵站,将其输送至关中城市泵站(图中5号泵站)。下图为神渭输煤管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同等运力的铁路和公路相比,神渭输煤管道项目( ) A.建设成本高 B.占地面积小C.水资源消耗少 D.环境污染严重(2)该项目运行后,对渭南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 A.提高煤化工业原料运输的连续性B.突破“北煤南运”的瓶颈C.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煤炭资源D.开创全新煤炭物流模式7.我国最长的运煤专线——蒙华铁路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南至江西吉安,线路全长1 837千米。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东部地区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该铁路建设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沿线( ) A.河网密布,气象灾害多发 B.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经过农业区,占用大量优质耕地(2)该铁路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①构建“北煤南运”的新通道,完善路网布局 ②加快内蒙古、陕西等地能源开发,促进西部大开发 ③保障沿线能源供应,促进中部崛起 ④通过长江实施水陆联运,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下图是某区域能源调配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工程的电能构成是( ) A.水电 B.火电为主,水电为辅C.火电 D.水电为主,火电为辅(2)“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短缺 ②其他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有限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皖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D.三大产业均衡发展10.(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贵州省是我国五大能源基地之一,并且独具“水火”互济优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省级行政区。下图示意贵州省的河流、水电站和煤炭资源分布。(1)说明贵州省被列为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2)简述贵州省被列为“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省级行政区的意义。(3)目前,贵州省就能源基地建设是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出现了争论。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C【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煤东送”途经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四川盆地位于图示煤炭输出区北部,江南丘陵主要位于江西、湖南、浙江境内,横断山区主要位于云贵高原西北部,图示运输网络没有经过这三个地形区。(2)“西煤东送”有利于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燃煤对环境污染较大,会加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西煤东送”促进了西南地区到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但这些不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的影响:
1、将资源输出地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资源输出工程的开展能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另外也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工业发展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对资源输入地的影响:
1、缓解当地资源紧缺状况,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2、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答案】C【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根据图中路线可看出西端为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东端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相对富余,而上海市经济发达,能源不足。因此图示内容应为“川气东送”。故选C项。【点评】川气东送引总投资626.76亿元,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全部达产后预计为中石化增加销售收入200亿元。3.【答案】(1)B(2)C【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最高,根据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可判断,正确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②,B项对。(2)“西电东送”工程中,输向广东方向的南部通道和输向华东方向的中部通道,电能调出区以水电的形式调出为主,A项错。输向京津唐方向的北部通道,电能调出区以火电的形式调出为主,B项错。“西电东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电能紧张状况,同时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C项对。西电东送有利于把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同时导致西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下降,D项错。【点评】能源消费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消费的每种能源的数量及其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或者是按消费部门分类的能源消费量及其比重。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掌握能源消费去向,为合理分配、利用能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搞好能源供需平衡奠定基础。研究历年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可以为预测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提供依据。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工业部门结构的调整;各部门、行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政策的变化等。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部门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农村能源消费以生物质能为主。4.【答案】(1)C(2)B【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炭的直接原因是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炭的需求增大,C项对。(2)新疆优质煤炭资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措施合理的是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B项对。减少运输损耗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状态,A项错。全力扩大优质煤炭的开采量,将会进一步导致优质煤炭资源不足,不能增强煤炭资源储量,C项错。节省优质煤炭资源,不能增加资源总量,不能保证向西南地区输出稳定,D项错。【点评】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能源资源西部的储量较多,东部比较少。但我国的主要工业区位于东部地区,即资源产区与消费区分布不一致,于是我国建设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将西部的资源输往缺乏资源的东部地区。5.【答案】(1)水土流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暴雨集中,冲刷力强;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起伏大,坡度大 (2)增加运煤量;减轻南北向铁路运输的压力;海运费用低,降低成本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火电站,输出火电。 【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第(1)题,图中煤炭产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主要从土壤、地形、降水、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北煤南运路线①②是铁路运输,路线③是海运。重点发展运煤路线③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海运的优势方面分析。第(3)题,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火电站,输出火电。这两项措施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又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点评】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依据: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小。6.【答案】(1)B(2)A【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神渭输煤管道项目除加压泵站外,大部分管线埋于地下,实际占地面积很小,B项正确;同等运力的铁路和公路建设成本更高,A项错;神渭输煤管道项目是输送水煤浆,水资源消耗大,C项错;管道运输较为密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粉尘等污染较小,D项错。故选B项。(2)管道运输的运输费用低于铁路和公路运输,且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A项正确;神渭输煤管道项目不能改善我国整体的“北煤南运”的大格局,B项错;渭南自身的煤炭资源有限,C项错;开创全新煤炭物流模式并不是对渭南的影响,D项错。故选A项。【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
(3)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7.【答案】(1)B(2)D【考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蒙华铁路经过了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江南丘陵,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铁路的修建成本高,B项正确。(2)据材料可知,蒙华铁路是我国最长的运煤专线,构建了我国“北煤南运”的新通道,完善路网布局;加快内蒙古、陕西等地区能源开发,将沿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沿线地区能源短缺,该铁路能够保障沿线能源供应,促进中部崛起;通过长江实施水陆联运,可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故选D项。【点评】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依据: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小。8.【答案】(1)D(2)C【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西电东送”南部通道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云贵高原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故D项正确。(2)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快,对能源(尤其是洁净的天然气)需求量大,但该地区常规能源不丰富,故C项正确。【点评】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9.【答案】(1)D(2)B【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1)由图示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安徽淮南,而该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地,“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电能,市场距离近。故选D项。(2),“皖电东送”是通过坑口火电站的建设,将安徽淮南煤矿基地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资源输出,有利于改善上海、浙江等地的环境状况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故选B项。【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地区分布差异;资源地区的供求关系差异调入区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资源量少;消耗量大;利用不合理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环境影响小10.【答案】(1)煤炭、水能资源丰富,能“水火”互济,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可向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等主要煤炭调入区就近供煤、送电;铁路、公路和航运比较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2)促进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带动采掘、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3)观点一:优先发展火电。 理由:火电建设投资少、收益快,有利于快速促进区域发展;火电发电量受季节影响小,电能供应稳定。或观点二:优先发展水电。理由:水电是可再生、洁净能源;水电站运转费用低【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解析】【分析】第(1)题,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生产量、能源可开采量和输送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贵州省煤炭、水能资源丰富,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可向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等主要煤炭调入区就近供煤、送电;交通运输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第(2)题,贵州省被列为“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省级行政区,促进贵州省的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都可以。优先发展火电,则突出火电优势,火电建设投资少、收益快,火电发电量受季节影响小,电能供应稳定;若优先发展水电,则考虑水电环保,水电是可再生、洁净能源;水电站运转费用低。【点评】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课后测评,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