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数码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A.①开采的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 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 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 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度地区扩展
2.读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197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B. 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
C. 1975—1985年期间下降
D. 3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1 ℃
(2)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煤炭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3.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的产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全球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则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升温3 ℃,下列几个国家或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4.每年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在2016年的世界地球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幅度控制在2 ℃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可能带来的影响为( )
A.各大洲陆地面积扩大
B.陆地上冰川占淡水总量的比例增大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D.高纬度国家的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2)为了“把升温控制在1.5 ℃之内”,我们应该( )
A.多使用煤等矿物能源 B.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节假日多使用纸质贺卡
5.读大陆架海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温室效应,则原因与图中 数码相关,理由是什么?
(2)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人建议向南极附近海域撒入大量铁以促进海藻生长,以此来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二、素养提升
6.下表是西藏地区各站点0.8米深度年平均地温距平(单位:℃)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 份 | 拉萨 | 泽当 | 当雄 | 安多 | 日喀则 |
1970—1979 | -0.8 | -0.2 | -0.1 | -0.2 | -0.5 |
1980—1989 | -0.1 | 0.1 | 0.1 | -0.2 | -0.2 |
1990—1999 | 0.9 | 0.1 | 0.1 | 0.3 | 0.6 |
(1)表中数据表明( )
①就年平均地温而言,呈逐年升高趋势 ②20世纪70年代西藏地区地壳活动弱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根据西藏地区年平均地温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 )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趋势 ②阿尔卑斯山多年冻土最大深度呈明显增加趋势 ③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面积不断萎缩 ④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活动层厚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做法中,对缓解表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措施是( )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④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2019年4月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发生了两次珊瑚白化灾害(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并造成了珊瑚大面积死亡。下图为白化珊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B.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C.太阳活动的能量释放 D.太阳辐射的区域差异
(2)推测大规模海洋热浪将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我国海岸线不变 ③两极冰川纬度升高 ④海洋的面积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8.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关系模式图,横坐标代表气温状况,纵坐标代表出现频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了( )
A.全球最低气温将升高 B.极冷天气出现频率将增加
C.全球平均气温将下降 D.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将增加
(2)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 )
A.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B.我国柑橘种植北界南移
C.北欧地区雪线下降 D.北极地区冰川融化
9.(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监测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专家指出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化,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少好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会对高原生态系统、工农业、交通、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该地区地势高峻,冰川广布,湿地众多。下图为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站点抽样统计数据)。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
(2)有数据表明,近几十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升温速度增快,试从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3)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推测未来三江源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简述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对铁路安全运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图中③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减弱温室效应;①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②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④指沉积岩层中的动植物遗体在地下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而逐渐形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气候变暖会加快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和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展。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2.【答案】(1)B
(2)D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因此A错,B对;1975—1985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C错;3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小于1 ℃,D错。(2)毁林使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高耗能工业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是导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答案】(1)A
(2)B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故答案为:A。(2)从气温升高导致的粮食增产幅度看,西亚的粮食增产幅度最大,推测出西亚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故答案为:B。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4.【答案】(1)D
(2)C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会使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融水流入海洋,海平面上升,陆地上冰川占淡水总量的比例会减少,海拔较低的陆地会被海水淹没,陆地面积会减少;全球气温升高,高纬度部分地区会适合温带作物的种植,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2)为了“把升温控制在1.5 ℃之内”,我们应该节能减排,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尽量不用纸质贺卡,提倡文明消费;应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5.【答案】(1)①②;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的过度砍伐,农田水土流失影响作物生长,进而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
(2)可行。撒入大量铁可以促进海藻生长,有利于吸收温室气体。
或不可行。海藻繁盛会导致海水水质恶化,破坏南极附近海域磷虾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新的生态灾难。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增多有关,从图中可看出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的过度砍伐,农田水土流失影响作物生长,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减弱。故答案为①②。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两种观点都对。可行的观点:从图中可看出水生植物与蓝藻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可行;不可行的观点:撒入大量铁可以促进海藻生长,海藻繁盛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破坏南极附近海域磷虾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新的生态灾难。
故答案为:(1) ①②;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的过度砍伐,农田水土流失影响作物生长,进而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2)可行。撒入大量铁可以促进海藻生长,有利于吸收温室气体。或不可行。海藻繁盛会导致海水水质恶化,破坏南极附近海域磷虾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新的生态灾难。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6.【答案】(1)C
(2)B
(3)B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西藏平均地温距平上升,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2)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许多著名高山的冰川面积不断萎缩,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活动层厚度加大。(3)全球气候变暖的缓解措施主要是: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进行国际合作;等等。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7.【答案】(1)B
(2)C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珊瑚白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的现象。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2)大规模海洋热浪改变了海洋环境,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海平面上升,我国海岸线后退,②错误;两极冰川融化,纬度升高,③正确;海洋的面积扩大,④错误。故C正确。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8.【答案】(1)D
(2)D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全球天气未来将偏离平均状态,向极热方向移动,故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2)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导致我国柑橘种植北界向北移动,雪线上升,北极地区冰川加速融化。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9.【答案】(1)气温总体升高;降水大部分地区增加,但三江源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降水有所减少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大量冰川融化,冰雪覆盖率降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显著减弱,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气温升高速度增快
(3)变化:河流流量先增加,后减少
原因:三江源地区分布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候变暖会导致短时期内冰川融化加剧(或冻土解冻),河流流量增加。后期由于降水减少,加上冰川融化加速,冰川面积变小,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少
(4)冻土融化,冻融频繁,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冻土融化和大量冰雪消融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铁路运营。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结合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进行描述。从气温变化图可知,整体上气温呈升高的趋势;从降水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降水增多,但是三江源地区和黄河上游的降水呈减少的趋势。
(2)影响气温的下垫面因素主要是地形、洋流、植被、下垫面的形态(水面、冰面)等,实则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利用该原理进行解释。结合青藏高原冰川连绵、雪山广布的特征及在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冰川的面积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释放出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进而导致气温升高。
(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不断融化,冻土解冻,加上该区域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从短期来看,随着冰川的融化量和冻土解冻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增加,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增多,可能会增加降水,同样增加河流的径流量;但是从长期来看,后期由于降水减少,冰川融化量减少,冻土解冻量也下降,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径流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层融化,且冻融作用频繁,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融化,降水增多,加上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
故答案为:(1)气温总体升高;降水大部分地区增加,但三江源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降水有所减少。(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大量冰川融化,冰雪覆盖率降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显著减弱,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气温升高速度增快。(3)变化:河流流量先增加,后减少。(4)冻土融化,冻融频繁,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冻土融化和大量冰雪消融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铁路运营。原因:三江源地区分布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候变暖会导致短时期内冰川融化加剧(或冻土解冻),河流流量增加。后期由于降水减少,加上冰川融化加速,冰川面积变小,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少。
【点评】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全球变暖会因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①影响作物产量;②影响种植制度 ;③影响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
(2)对工业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增多,加快和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精品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