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1、(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奉命于危难之间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2、(1)旁骛 (2)犀利 (3)根深蒂固 (4)吹毛求疵
3、C。【详解】A.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此处表示考虑光影是否适当,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B. 缄默:闭口不说话。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C.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表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却不把它放在心上,应该用“不以为意”。原词与语境不合,使用不恰当;
D.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表示事业和人生的配合双赢,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4、C。
5、
(1)北京冬奥会闭幕(1分),收获了众多好评/点赞(1分)。
(2)会徽中的“冬”融合了中国书法和冰雪运动元素,采用中国草书体的形式,表现出冰上运动员和雪上运动员的英姿。“冬”字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书法/汉字”或“丝带/节日”占1分。句意明确、表达通畅1分。)
二、
(一)
6、(1)靠近 (2)最后 (3)埋没 (4)冲刷(对一个1分)
7、(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分)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2分)
8、C。(A.一起;B.停止;C.按照/像;D.到,到达)
9、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对一处得1分)
10、(1)①探究事物原理,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要全面考虑,
实事求是,才能得出正确结论。(2分)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不能食古不化。(2分)
(2)示例:(1)食古不化,脱离实际,只是照搬古人的做法,不懂得按实际情况随机应变;(2)没有透彻理解古兵书、古水利书的精髓,不理解古人智慧的精神实质;(3)所读的古书并非经典,只是一家之言,内容不能适应刘羽冲时代的情况。(言之成理即可。对一处1分)
译文:有一回,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漫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像这样一天就出现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
(二)
11.D。(文章最后并未提到“只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才能生存下去”的观点,属于无中生有。)
12.放在第⑦段比较适合(1分)。因为第⑦段主要论述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而材料中列举的事实都是因为“面子”引出的浪费现象(2分)。
13.①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导学生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②家庭中做饭的量要合理,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③在社会上要形成勤俭节约的氛围,让大众自觉减少浪费;④个人应该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剩饭,不挑食,养成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一处1分)
(三)14、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1分),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2分)。
15、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1分),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2分)。
16、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1分),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1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2分)。
17、“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1分)。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2分)。
附加题(10分)
1、“新的长征”指祖国的建设(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1分),祖国的建设与长征一样会遇到困难与阻挠(1分)。
2、这节诗诗人对祖国的现实和未来进行热情描绘(2分),鼓舞人们在历史新时期和光一起前进(1分)。
参考:
《阳光在远处》中“阳光在沙漠的远处,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啊……”用“阳光”象征光明和希望,表达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太阳的话》中“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诗人借太阳的话,希望人们打开心灵之窗,拥抱光明。
《黎明的通知》借助“黎明”这一意象,表达对光明未来的赞美与向往。
《太阳》用“太阳”象征光明美好的新时代,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伟大时代。
(能够列举作品名称并简要说出意象、内容即可酌情给分,举一个例子2分,两个例子5分。不要求学生完整列举具体诗句。举参考示例以外的例子,只要有“光”的意象并分析准确即可给分)
三、作文。18.(50分)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一、审题。“从这里走出去”,可以实写,也就是实实在在地走出去,走出家门可以,走出校门可以,走出国门都可以。比如说,父母亲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几番努力,帮自家走出了经济上的拮据;因为自己的某种兴趣爱好——写作、绘画、音乐、棋类等等,他乡取经,远方参赛,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技能;假期,去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山顶,理解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到海边,懂得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内涵。虚写,则是深一层的理解。这里的“走出去”,便是走出情感、心灵、认知、思想上的某个误区、困境或者阴影。比如,家庭中的某场特殊的变故,一直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不能安心读书;同学间的某个误解,让自己一直闷闷不乐;老师的某次批评,比赛的某次失利,甚至弱势群体的某次挫折,都曾经深深刺痛过自己的心灵。诸如此类的不利情形,因为他人的耐心劝慰,或者自己的猛然醒悟,或者外界的偶然触发,最终豁然开朗,解开心结。这样的心路历程,相信不少同学有过,也就很容易写出感人的篇章。当然,还可以虚实结合。比如,心情不快时刻,暂时放下学习或生活中的琐屑,走进原野领略风光,不料却被某个劳动场景感动,或者被某个自然画面震撼,或者被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言谈点化,竟能触类旁通,茅塞顿开,放下了心中的不快,可谓一举两得。这样虚实相映,有形的与无形的碰撞、融合,从物质的层面上升到精神的领域,构思上属于略高一筹。
二、立意。“从这里走出去”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这里”上,“走出去”的事,应该是“我”曾经历的事,并且还应是一件(诸如对青春、对亲情、对友情等)有误会或做错的事,要写出在这件事中如何缺乏对情感、对自我的认识,然后通过他人的帮助,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大自然给予的启示,醍醐灌顶,明白其中原委的过程。可以选取的题材范围很广:要学生反思成长中的错误,感激相关的人或事;叙述相关事情的来龙去脉;描述体验深刻的情境;抒发从中得到的感悟,从而传递正能量,升华正能量!可拟题为“走出困境”“走出误区”“走出恐惧”“走出阴影”“走出迷茫”“走出苦恼”“走出忧愁”“走出阴霾”“走出自我小天地”等。要写出自己“走出”后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三、构思。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作时,注意细节的安排,这类作文最好以朴实的文字加以表现,从小事中反映大情感,大道理,写出事件的回环曲折,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
[语文][二模]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二模]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学会整本书“跳读”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请简析小说开头一段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